借你一双慧眼
作者: 杨冬民我与《青年文学家》的缘分,起初来自我对诗歌狂热的爱好。
上初二时,我就因为一首模仿古诗词韵律而作的小诗,而得到了语文老师的夸奖。从此,我便一发不可收地爱上了诗歌。
这一路,我阅读了大量的诗歌作品。泰戈尔的《飞鸟集》、席慕蓉的《一棵开花的树》、汪国真的《热爱生命》、莎士比亚的《第18号十四行诗》,以及《诗刊》等,都成了令我沉迷的“座上宾”。
一路上,我遇到了众多的伯乐老师,以及对我的诗歌倍加赏识的编辑老师。他们是无私的,将自己的所学无私地通过公益课堂传授给我;他们是慧眼如炬的,看到了我诗歌中闪闪发光的东西。
随着我的诗歌被越来越多的报刊以及网络平台认可,我的一位有着相同爱好的同事刘清华也看到了我的光亮。在相互交流中,我发现他的成就是让我望尘莫及的,他上过的刊物,好多都是国家级、省级的。其中,就有《青年文学家》,我不由得对他的成就倾慕起来。
有一天,他问我:“想不想上《青年文学家》?”
我说:“当然想啦!”
他说:“那好,我带你上大刊!”
随后,他就让我整理几首小诗给他,由他来发给编辑审核。我慎而又慎,千挑万选了三首符合要求的诗歌发给他。
收到我发给他的三首小诗后,文字功底了得的他又对我的诗歌稍作修改。其中一首诗歌《躺在长椅上的男人》,里面有一个字,我觉得他修改得特别精彩。诗中,我写的是“手中握着一顶帽子”,他把“握”改成了“攘”,一下子突出了那顶帽子的重要性,那顶帽子是干粗活儿的人用来遮挡暴烈的阳光和厚厚灰尘的必需品,他必须牢牢攘在手中,不能失去它。还有两句,我写的是“我轻轻地走过他的身边,怕惊扰了他的美梦”,他帮我改成了“我悄悄地走过他的身边,怕惊扰了他的世界”,一个“悄悄”代替了“轻轻”,一下子把那份“怕”凸显出来了;“美梦”改成“世界”,从而构造了一个静谧的世界,让他能够在其中安然恬静地休息。真不愧是我的文学前辈和指引者,经他修改过的诗歌,更有文学意境,让我受益匪浅。
他又告诉我,订阅一份刊物,就可以加入青年文学家作家理事会,享受纯文学公益平台提供的免费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此外,还可以参加杂志社每月举办的同题征文活动,以及不定期举办的公益讲座、作品研讨等活动,从而获得业内专家、学者,以及知名作家分享的创作经验和心得。加入理事会的文友抱团取暖、取长补短,在文学的道路上共同进步。
我一听,只是订刊,不但可以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还可以获得这么多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就立马同意了。之后,我如期收到了订阅的刊物。而我投稿的诗歌作品,也很快发表了。
借青年文学家作家理事会理事刘清华的慧眼,我得以走进了《青年文学家》的世界。它不但丰富了我的业余生活,提高了我的文字鉴赏力,也开拓了我的视野,让我体会到什么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文学的道路永无止境,唯有不断努力,才能更好地成长,才能焕发文字的魅力,揭开文学世界的神秘面纱。
一起加油吧,热爱文字的朋友们!愿在文字的海洋里与你们一起翻出不一样的浪花!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wxji202510268.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