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持续改进理念的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施模式构建
作者: 张倩 汝旋 高淑娟 莫德清¹ 李林 李学军 李华 舒小华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5)13-0117-05
Abstract:Theimplementationof ideologicalandpolicaleducationinengineringcourseswiththecoreconceptofOBE stillfaceschallngessuchasnotmeetingtheneedofstudentslackinganevaluationmchanismforcontinuousimprovement,and lackingsystematicplanning.Thispaperreflectsontheaboveissues,analyzesthemainproblems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 educatiointheteachingprocessofenvironmentalengineeringmajors,andproposesthepossbleimprovementsolutions.It elaboratesontheimplementationideasandprocess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Theauthoratemptstoconstructa continuousimprovement-orientedideologicalandpiticaleducationsystemforengineeringmajors.Theresultswouldpromotethe deepintegration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withtheOBEconcept.Thestudyalsoadvancestheconstructionofthe conotationofideol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Finall,animplementationmodelofideologicalandpolicaleducationwith professional attributes would gradually form.
Keywords:engineering;ideologicalandpolticaleducationincourses;continuousimprovement;OBE;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2020年,教育部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制定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纲领性文件的颁布和实施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课程思政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以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为载体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为了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向同行、协同育人,需要持续地、全面地、深度地推动专业课和通识课课程思政内涵建设2。近几年,课程思政的研究发展迅速,课程思政从鼓励性实施逐步在高校第一学堂、第二学堂、第三学堂遍地开花,成果丰硕。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目前对课程思政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课程思政观点阐述[3-4、路径或策略探讨[5-、实践模式讨论等几个方面7-8]。大量研究者以具体的课程为例,详细阐述如何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程9-I。然而,课程思政在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实施深度完全不同。工科专业以专业工程认证为抓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面向产出,持续改进”的OBE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与此同时,在以OBE理念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课程思政与OBE理念一体化的深度融合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分析
笔者所在的环境工程专业已经通过了专业工程教育认证,专业在课程思政育人模式上做了较好的探索。环境工程专业依据学院课程思政实施方案文件,根据专业特点,顶层设计了“课程思政矩阵”,让思政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全面铺开。专业要求教学大纲中体现思政内容,注重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衔接和无缝融合。目前课程思政在专业课教学中的普及率为 100 % 。笔者作为专业课教师,长期从事一线专业课程教学工作。在专业课融人课程思政的实施过程中,发现课程思政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① 目前的课程思政顶层设计考虑的思政点类型仍不够完善,没有考虑学生对这些思政点的需求度,没有美学拓展、文化浸润方面的思政点体现。教师对专业课思政点的设计纯粹依靠个人对课程的理解,缺乏对学生需求的调研。 ② 尽管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要有思政点的体现,但关于思政目标、思政内容、思政教学方法等仍不明确。 ③ 课程思政实施后的实际效果缺少评价,课程思政没有形成持续改进的闭环。基于以上问题,笔者在自己从事的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中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思考,尝试设计了工科专业课程思政与OBE理念深度融合的实施思路。
二持续改进型课程思政教学实施思路
根据OBE理念,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精准识别与定位是专业课程思政与OBE理念深度融合的基础。根据专业培养方案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不同课程类型承担的培养任务和思政目标不同。课程思政实施的第一个问题“课程思政目标与课程体系关系矩阵”,就是要建立具有不同侧重点的课程类型与课程思政点矩阵。
依据课程思政目标,课程思政中内容的精细设计、时机的精准判断、方法的精准选择是课程思政实施的重点。针对专业目前课程思政的思政目标、思政内容、思政教学方法等仍不明确的问题,需要全面梳理教学大纲、教案、教学实施过程中课程思政的体现形式。每门课程以课程思政矩阵为基础,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培养为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融合的课程思政点。在教学大纲中从教学内容、思政内容、能力要求和素质要求四个方面细化课程思政与课程内容结合的方式。根据设计的教学内容和思政内容进一步完成课程思政一体化的教学设计。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gjxk20251328.pd原版全文
课程思政成果的评价是持续改进型课程思政实施的关键环节。通过构建课程思政评价机制,形成课程思政目标达成评价方法和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体系和监督检查机制,将课程思政实施效果及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学管理者,可以形成持续改进的课程思政闭环系统,从而不断推进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
三持续改进型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过程
(一)调研社会和学生对素质能力的需求,完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顶层设计
从学生和用人单位角度出发,对专业课程思政点进一步梳理和优化。根据课程思政目标,设计思政自标与课程思政点之间的关系矩阵。基于课程思政目标与思政点关系矩阵梳理每门课程与课程思政目标支撑关系。课程思政目标与课程体系支撑矩阵构建过程如图1所示。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高素养人才目标的要求“具备良好的品格和科学文化素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遵守职业道德与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能够评价具体环境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能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通过对学生、教师和用人单位的调研建立分类、分层次的课程思政点,形成课程思政点与课程思政目标的对应关系矩阵(表1)。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师研讨会调研等方式,进一步将课程思政点落实到每门专业课中,最终形成课程思政目标与课程体系支撑矩阵。

(二) 制定课程思政内涵建设的组织形式
从教师层面,制定课程思政在教学全过程的组织形式。全面梳理教学大纲、教案、教学实施过程中课程思政的体现形式。每门课程以课程思政矩阵为基础,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培养为目标,设计与教学内容融合的课程思政点。在教学大纲中从教学内容、思政内容、能力要求和素质要求四个方面细化课程思政与课程内容结合的方式。根据设计的教学内容和思政内容进一步完成课程思政一体化的教学设计。课程思政在教学全过程的组织形式的要求和示例(以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为例)如下。
1)教学大纲中体现课程思政目标,依据知识和能力培养的层次,形成课程思政一体化课程目标。例如水污染控制工程的课程教学大纲的课程目标: ① 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工程技术方法,初步具备解决水污染控制工程运行或管理过程中问题的能力;掌握水污染控制的工艺流程、工程技术参数及污水生物处理的工艺计算,具备污水控制工程设计的初步能力,理解不同社会文化对水污染治理工程的影响,具有环保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② 能运用污水处理的基本原理,针对不同性质污水,根据污水排放要求优化工艺方案,认识到解决水污染问题有多种方案可以选择;能够分析不同污水控制工艺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获得适宜的运行参数。③ 能够基于污水控制工程基本原理和工程技术方法,借助文献或相关方法识别和分析复杂污水控制工程问题。

2)以课程目标为基础,设计课程的课程思政内容一体化矩阵。依据课程目标,水污染控制工程的思政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操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考虑人文和审美要求对工程的影响,做具有家国情怀的新时代的环保人。该目标对课程思政目标3和目标4形成强支撑。教师根据自身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考虑各章节的教学内容如何体现思政目标3和目标4的思政点,形成课程思政内容设计矩阵。示例见表2。
3)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信息表中明确思政内容和素质要求。在课程思政内容一体化矩阵基础上,教师认真考虑每章节要融合的思政内容,在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信息表中体现思政内容和素质要求,形成课程思政一体化教学内容信息表。表格的重要内容示例见表3。
4)细化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课程思政一体化教学内容信息表是课程思政一体化教学内容的总纲。需要根据设计的教学内容和思政内容进一步完成课程思政一体化的教学设计。课程思政一体化的教学设计重点从教学目标、教学素材、教学过程设计和思政目标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三)采用"双评价法”,构建课程思政评价机制
从两个维度制定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评估方法对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第一维度评价教师是否在课堂中按照课程思政的组织要求实施课程思政,鼓励教师设置适当的课程思政考核要求,组织学院督导进行评价。第二维度评价教师课程思政实施效果。通过问卷调查法,针对课程思政实施方式,课程思政内容和课程思政目标的满意情况进行调查,获得学生对每门课程的思政实施效果的评价和持续改进意见。形成课程思政自标达成评价方法和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体系和监督检查机制。
(四)形成持续改进型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基于以上持续改进型课程思政教学实施思路和实施过程,总结形成专业持续改进型课程思政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根据运行体系,在部分课程中进行应用,并根据实际运行结果,适当调整和修改,形成合理的环境工程专业持续改进型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注:H代表强支撑;M代表中等支撑;L代表弱支撑。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gjxk20251328.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