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任务驱动的中职农学专业技能实训教学探究
作者: 郑友霞技能实训是农学专业教学的核心环节,传统的实训教学方法往往以教师演示、学生模仿为主,存在学生参与度不高、学习主动性不足、技能掌握不扎实等问题。任务驱动教学法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通过完成具体任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职业教育领域展现出独特优势。本文以中职农学专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农学专业技能实训中的应用,旨在提升实训教学效果,培养符合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文章将首先分析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理论基础,然后详细阐述其在农学专业技能实训中的具体应用,最后通过教学效果分析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为农学专业实训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与特点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将学习内容转化为具有明确目标的具体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构建知识体系,发展实践能力。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相比,任务驱动教学法具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以任务为主线,将知识与技能融入具体任务情境中;二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角色转变为指导者和协助者;三是以实践为导向,强调"做中学"和"学中做"。在农学专业技能实训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具有特殊优势。农学专业技能如连续注射器的拆装与免疫接种、血涂片的制作与染色、饲料原料的识别等都具有明确的操作流程和标准,适合转化为可操作的任务。通过设计贴近农业生产实际的任务情境,如"为养殖场制定免疫接种方案"、"诊断作物病虫害并提出防治措施"等,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职业认同感。同时,任务驱动教学法强调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这与现代农业对技术人才的要求高度契合。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通常包括任务设计、任务分析、任务实施和任务评价四个环节。在农学专业技能实训中,教师需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岗位需求,将各项技能点转化为层次递进的任务序列。例如,在家禽解剖及内脏器官观察教学中,可以设计"识别家禽主要内脏器官"、"绘制家禽内脏分布图"、"分析器官功能与饲养管理关系"等系列任务,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掌握专业技能。任务驱动教学法注重过程性评价,通过观察记录、操作考核、成果展示等多种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这种多元评价方式更符合技能学习的特点。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农学专业技能实训中的应用策略
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中职农学专业技能实训教学,需要系统设计教学流程,精心构建任务体系。首要环节是任务设计,教师应基于农学专业核心技能和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开发具有真实性和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例如,在"动物保定及给药技术"教学中,可设计"为实验兔进行口服给药"的任务,要求学生正确选择保定方法、计算给药剂量并完成给药操作。任务设计需考虑学生认知水平和技能形成规律,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提升难度,如先掌握金属注射器的拆装与使用,再学习连续注射器的拆装与免疫接种技术。任务实施阶段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索和教师的适时指导。以"测定作物种子千粒重"为例,教师可提出任务要求后,让学生自主设计测定方案,选择合适工具,记录分析数据。在此过程中,教师不直接告知操作步骤,而是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测定千粒重"、"如何保证测定准确性"等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复杂技能如"柑橘成年树的修剪技术",可采用任务分解策略,将其分解为"识别结果母枝"、"确定修剪部位"、"掌握修剪方法"等子任务,通过完成子任务最终掌握整体技能。创设真实或模拟的职业情境是提升任务驱动教学效果的关键。在"常见培养基的制备及细菌培养技术"教学中,可模拟兽医诊断实验室场景,设计"从病禽分离培养病原菌"的任务;在"大田作物常见病虫害的识别与诊断"教学中,可组织田间实地调查,让学生完成"制定某地块病虫害调查报告"的任务。这种情境化任务不仅能提高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理解技能的实际应用价值。同时,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如将"穴盘育苗技术"、"盆花上盆技术"等任务与校内温室生产实际结合,使学生在真实生产环境中锻炼技能。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效果
通过对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农学专业技能实训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系统观察和分析,发现该方法在多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最显著的效果体现在学生技能掌握程度的提升上,对比传统教学法,采用任务驱动的班级在"家禽采血技术"、"兔子器官及所属系统判定"等技能考核中的优秀率提高了约25%,操作规范性明显改善。同时,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了积极转变,在"木本植物嫁接技术"、"高技压条繁殖技术"等实训中,主动探究、团队协作的现象显著增多,任务完成质量不断提高。任务驱动教学法还促进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全面发展。在完成"液体农药稀释"、"化学肥料定性鉴定"等任务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操作技能,还培养了计算、安全防护等职业素养;通过"土壤含水量的测定"、"种子生活力的测定"等任务,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报告撰写能力得到锻炼。特别是在综合性的任务如"羊的解剖及内脏器官观察"中,学生表现出较强的系统思维能力和知识整合能力,这些都是传统教学难以达到的效果。
总之,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中职农学专业技能实训教学提供了有效路径,通过将专业技能转化为具有实际意义的任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了技能训练效果。实践证明,该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扎实掌握如"免腹壁切开与缝合技术"、"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植物细胞观察"等专业技能,还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职业能力,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和工作责任感。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成功实施需要教师转变角色,从知识传授者变为学习引导者,同时也要求学校提供相应的实训条件和支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