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匈深化防务合作剑指何方

作者: 杨博文

4月1日,塞尔维亚与匈牙利签署《运作并落实战略防务合作协议的文件》,该文件对两国在2023年6月达成的《战略防务合作协议》做出更加全面、具体的规定。而就在此前的3月,阿尔巴尼亚、克罗地亚和科索沃三方签署了军事合作《联合宣言》(简称“三方宣言”)。

在国际局势波谲云诡、科索沃局势紧张依旧、塞尔维亚国内抗议活动尚未停息的背景下,西巴尔干地区两大军事阵营若隐若现。“巴尔干火药桶”会被再次引爆吗?

两国深化战略合作的缩影

塞匈两国此番签署的防务合作文件,内容丰富,涵盖军事训练与演习、国防产业合作、维和行动、网络安全、军事教育与医疗等多个方面。双方还计划在今年开展79项联合活动,数量几乎是2023年的两倍。事实上,自2023年建立防务战略性合作关系以来,两国在武器采购和联合研发方面已取得一定进展。2024年,塞尔维亚从匈牙利购买苏式BTR-80装甲运兵车,匈牙利则从塞尔维亚购买7.62毫米机枪弹药,并有意采购塞生产的八轮驱动车。匈牙利与德国武器制造商莱茵金属于2023年达成联合生产KF-51主战坦克的协议,塞也希望通过防务合作获得此类新式设备。

防务合作是塞匈深化战略合作的一个缩影。自2020年以来,两国在政治互信深化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以能源和经贸合作为基础,各领域合作不断拓展的新形势。2023年6月,塞匈战略合作委员会成立并举行首次会议,标志着两国合作步入战略性、机制化的轨道。两国在此次会议中正式开启国防合作。

能源合作是两国关系提质升级的重要引擎。2021~2022年欧洲能源危机期间,匈牙利允许塞尔维亚使用匈境内的储气设备储存天然气。2023年6月,两国达成修建跨境石油管道和组建联合天然气贸易公司的协议。乌克兰危机爆发后,欧洲切断与俄罗斯的大部分天然气贸易往来,乌克兰于今年1月起停止俄天然气过境输欧,匈牙利急需从外部获取天然气来源,而塞尔维亚是其中的主要渠道。据匈方披露,匈牙利今年已通过“土耳其溪”天然气管道及其经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的延伸段,接收了23亿立方米的俄天然气。两国还积极推动地区互联互通项目,匈塞铁路就是其中之一。该铁路全线通车后,从贝尔格莱德开往布达佩斯的列车运行时间将从八小时缩短至三小时以内。在战略合作和务实项目的引领下,塞匈贸易额稳步提升。

塞匈两国均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取向,并在关键国际问题上相互支持,抱团取暖。2022年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两国坚持和平立场,反对对俄制裁,并希望通过对话解决争端。2023年,匈牙利投票反对批准科索沃加入欧洲委员会。2024年,匈牙利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期间,积极推动塞尔维亚入盟进程。

对“三方宣言”的回击?

西巴尔干地区两份军事合作文件先后签署引发外界高度关注,纷纷议论这是否意味着地区安全格局将出现分化。

阿、克、科于3月18日签署的“三方宣言”共包括四点主要内容,涵盖国防产业合作、增强国防系统互操作性和一体化、应对混合威胁、支持科索沃的欧洲—大西洋前景等。尽管三方称该宣言“向其他国家开放”,且“不会创造任何新的国际义务”,但此举引发塞尔维亚强烈不满。塞防长加西奇称该宣言是“破坏地区安全努力的挑衅行为”。

塞匈深化防务合作剑指何方0
2025年1月18日,匈牙利总理欧尔班访问塞尔维亚,并与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会谈。

值得注意的是,“三方宣言”不仅赋予科索沃“国家”的缔约方身份,并且还有意加强同科索沃的军事联系,这已违背联合国第1244号决议。近年来,科索沃当局正推动主要承担民事维和任务的科索沃安全部队向“科索沃军队”转型,“三方宣言”无疑是对这一进程的背书。同时,“三方宣言”虽以宣言这一不具约束力的形式发布,但其中明确表示将支持科索沃与北约建立和平伙伴关系、协调推进科索沃完全融入地区安全和防务倡议,颇有“挟北约以抑塞”的意图。此外,克罗地亚与塞尔维亚因历史纠葛时有纷争,阿尔巴尼亚与塞则因科索沃问题不睦。这难免令外界猜测,“三方宣言”有对塞尔维亚形成“合围”之意。

在欧洲地缘对抗加剧和乌克兰危机延宕的背景下,塞匈深化防务合作有对冲阿、克、科三方建立军事合作之意。同时也应看到,塞匈此番签署的军事合作协议并非针对“三方宣言”的被动反应,更多是两国机制性合作的一部分。塞匈两国虽希望加强防务合作,但并无意构建军事同盟。塞尔维亚早在2007年就宣布奉行“军事中立”政策,即不加入任何军事集团或组织。此外,匈牙利即使再特立独行,作为北约成员国也无法单独与他国建立军事同盟关系。

“巴尔干火药桶”会被再次引爆吗

短期来看,地区领导人的克制和欧盟、北约在地区的影响力使地区安全局势总体可控。自从阿尔宾·库尔蒂领导的“自决运动”党上台以来,科索沃对塞发起多轮挑衅行动,使科索沃北部塞族聚居区动荡不安。对此,塞总统武契奇采取了较为克制和理性的立场,通过以建设性姿态参加欧盟主导的对话、限制暴力升级等举措获得包括欧盟和美国在内的认可。此次“三方宣言”发布后,塞方虽表达强烈反对,但在行为方面仍较为克制,克、阿对塞方的反对也并未做出过激反应,地区剑拔弩张的态势有所缓解。此外,克、阿均是北约成员国,其军事行动受到北约牵制,而北约驻科索沃部队仍是科索沃主要安全力量,因此三方也难以脱离北约与欧盟升级军事对抗。

但从长远来看,“三方宣言”和相关行动将损害地区国家间互信,无助于地区实现和解与经济发展。2021年,塞尔维亚、阿尔巴尼亚和北马其顿摒弃前嫌,共同发起地区合作的“开放巴尔干”计划,欧盟也通过共同地区市场推动地区内部的一体化。但目前安全上对立的氛围无疑将阻碍这一合作进程。各方应抛弃零和博弈和族群对立的旧有思维,以负责理性的态度解决历史争端和遗留问题,推动“开放巴尔干”的愿景早日实现。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