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加速全球多元经贸合作网络构建

作者: 方炯升

特朗普第二任期启动以来,美欧经贸关系从拜登时期相对密切的协调合作迅速退化至对抗与较劲的状态。迄今为止,特朗普先后宣布对欧盟加征钢铝关税、汽车关税与所谓“对等关税”,美欧贸易与技术委员会的实际效力也受到大幅削弱。欧盟既难以摸清特朗普的目标与底线,又担心单方面对特朗普输诚可能导致其得寸进尺,对欧美经贸合作的信心与期待值显著下降。在此背景下,欧盟尝试通过与全球南方国家开展合作,推进对美“去风险”,实现贸易关系的多元化。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接受德国《时代周报》采访时声称,欧盟是当前世界上最具可预见性与可靠性的行为体,因此世界各国正在竞相与欧盟接触,争取与其开展更多贸易合作。

对全球南方展开“魅力攻势”

冯德莱恩连任欧委会主席以来,频繁出访全球南方重要国家,足迹遍布亚非拉三大洲。她以欧盟的内部市场与投资倡议为主要卖点,试图深化与全球南方国家的合作,缓冲来自美国贸易战的压力。

欧盟对与印度的合作寄予厚望,将印度视作未来中长期的重要经贸合作伙伴。在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的次日,冯德莱恩即在达沃斯论坛上高调宣布其连任后的首次出访将前往印度,她借机向美国展示维护自由贸易决心的意图显而易见。2月底,冯德莱恩率领庞大团队前往印度,与印度政府高调宣布将在年内完成欧印自贸协定谈判。双方还称将在欧印贸易与技术委员会框架下围绕供应链韧性、市场准入等重点议题持续开展磋商,同时加强半导体、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6G通讯、数字技术、清洁能源等前沿领域的联合研发。双方还表示将继续推进“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的建设,并加强在“印太”地区的三方发展合作。冯德莱恩宣称,印度是欧盟最受信任的伙伴与盟友,也是未来数十年欧洲外交政策的基石。如果欧印真的能够达成自贸协定,无疑将是欧盟全球经贸网络建设的重要突破。

与中亚国家举行首次峰会,试图从中亚获取急需的关键原材料。4月,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与冯德莱恩赴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与中亚五国领导人举行历史上首次峰会,宣布欧盟与中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并共同签署《关于关键原材料的联合意向声明》。欧盟将在其“全球门户”倡议下对中亚地区投资120亿欧元,其中25亿欧元将用于加强双方联合开采与加工锰、锂和石墨等矿藏的能力。同时,欧盟还将与中亚共同推进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的建设,通过助力沿线交通基础设施现代化,提升欧盟与中亚的互联互通质量。

力图加强与拉美国家的合作,为欧洲产品开辟新的市场。去年12月,欧盟与南方共同市场完成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冯德莱恩亲自前往乌拉圭见证这一重要时刻。欧盟与南方共同市场的谈判1999年即已启动,但遭到欧盟农业利益集团的强力反对与抵制,延宕长达25年。在特朗普冲击背景下,冯德莱恩力排众议,强力推动协定通过,展示出欧盟坚定维护全球自由贸易的决心。今年1月,欧盟又与墨西哥升级了自由贸易协定,取消对农业、服务和公共采购等关键领域的限制,并引入有关数字贸易和数据保护的法规。2月,欧盟与智利升级的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如果上述协定最终全部获批,欧盟将超越美国,成为与拉美签署自贸协定数量最多的域外经济体。

加强与非洲和东南亚国家的接触,探索新的合作路径。3月,冯德莱恩访问南非,宣布启动欧盟首个“清洁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谈判,鼓励欧洲企业加强对南非清洁能源、关键原材料和绿色氢能的投资。冯德莱恩还宣布在“全球门户”计划下,对南非投资47亿欧元。欧盟也试图通过自贸协定谈判、投资绿色项目和参与区域多边机制等强化与东南亚国家的联系。冯德莱恩和法国总统马克龙正在筹划于今年上半年访问越南,深化欧盟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冯德莱恩曾在3月通过视频会议向东盟官员指出,东盟是全球关税战背景下可信赖的合作伙伴。欧盟与东盟的贸易合作正从传统商品贸易向绿色能源、数字技术等领域深化,越南、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是其中的“关键节点”。

雷声大,雨点小?

欧盟的全球多元经贸网络建设虽然已经初具雏形,但最终是否会陷入“雷声大,雨点小”的困境,取决于以下三点因素。

第一,欧盟归根结底需要“做好自己的事”,重振自身产业竞争力。欧盟与全球南方国家的合作虽能为其提供原材料与市场,但欧盟如果无法在全球地缘政治博弈加剧的情况下有效发展自身制造业,获得价格或技术竞争力,则在供应链方面下的功夫只会是空中楼阁。近期,欧盟正在通过推进《德拉吉报告》倡议,并落实“欧盟竞争力指南”,重振创新能力,提升制造业水平。未来欧盟能否用好产业政策,克服成员国之间的分歧以提升产业能力,将是其能否实现对美“去风险”的关键一招。

第二,欧盟需要加强公私伙伴关系建设,动员足够资源落实对全球南方的投资。欧盟在“全球门户”计划下的投资承诺,相当部分需要依赖欧洲企业的融资。欧盟在此过程中只能起到引导作用,难以强力推进。对于欧盟而言,欲落实其近期合作倡议,既需要为欧企开拓全球南方市场提供制度保障乃至补贴支持,也需要移除内部的规制壁垒与繁文缛节,为全球南方国家的产品进入欧盟提供更多机遇。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冯德莱恩第一任期强力推动的碳边境税、产业链责任等政策相背离,二者之间可能难以实现平衡。

欧盟加速全球多元经贸合作网络构建0
2025年2月27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率团访问印度,希望加强与印度的经济联系。

第三,欧盟不应忽视中国因素的重要性。中欧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具有结构性特征,对于欧盟而言,无论是清洁能源转型还是关键原材料供应,在短期内都难以完全脱离中国的原材料、技术与市场。在美国转向单边主义与保护主义背景下,中欧合作对于欧盟的意义更加凸显。当前欧盟虽然展现出对华战略转型的姿态,但仍需迈出实质性步伐。欧盟应当把握中欧建交50周年重要契机,尽快找到与中国相处的正确方式,将中欧关系确定为维护多边主义与自由贸易最坚实的一块基石。

(作者为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研究员)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