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五卅百年,赓续党刊荣光
作者: 周文100年前的今天,1925年5月30日。南京路上英国巡捕枪杀工人、抓捕学生的暴行,点燃了中国人民郁积已久的怒火,上海开始声势浩大的总罢工、总罢课、总罢市。随后,五卅运动的狂潮迅速席卷全国,各地纷纷举行罢工罢课罢市,声援上海人民的反帝斗争。
五卅运动劈开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沉沉夜幕。为了支援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在广州和香港爆发。这场持续16个月的大罢工,创造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的奇迹。
作为中共广东区委机关刊的《人民周刊》刚刚创立,就高举起宣传革命的旗帜,吹响斗争的号角。1926年2月7日,《人民周刊》第一期发表工人领袖邓中夏的文章《五卅后中国职工运动之新现象》,指出:“工人阶级事实上取得国民革命的领袖地位”“各地工人群众需要一个地方的总组织”“工人阶级需要政党”……振聋发聩的呼喊引领中国工人阶级觉醒崛起,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阶级的抗争精神紧紧相连。
1926年5月26日,《人民周刊》在第12期、13期刊发“纪念五卅”专栏,张太雷发表《五卅运动之分析及纪念之意义》文章指出:“五卅运动在中国革命史上开一新纪元”“从五卅运动起帝国主义要遇见有组织的全中国民众的抵抗”“五卅运动已实际表示中国的革命是世界革命中的重要部分”。……五卅运动成为国际反帝斗争的一部分,影响力辐射全球。


赓续红色血脉,秉承如磐初心。回望五卅百年,从神州暗夜血与火的斗争到新时代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业,如今由人民日报社主管、人民日报出版社主办的《人民周刊》热血难凉,时刻站在党的宣传舆论工作最前沿,奏革命之战歌,鸣冲锋之号角,履时代之使命。
上一篇:
红色研学教育实践的理论建构与时代价值
下一篇:
百年五卅 精神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