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性的一声槌响
作者: 王珂 罗珊珊这是历史性的一刻!
当地时间2001年11月10日18时39分,在卡塔尔首都多哈的喜来登酒店萨尔瓦会议大厅,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主席、卡塔尔财政、经济和贸易大臣卡迈勒手中击槌轻落,会议通过了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
11月11日晚,时任中国代表团团长、原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向时任世贸组织总干事迈克尔·穆尔递交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批准书。根据规定,递交批准书30日后,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中国改革开放的崭新一页就此掀开。
起伏跌宕的谈判进程
1947年10月,世贸组织的前身关贸总协定在瑞士日内瓦签订,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国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历史原因,中国与关贸总协定之间的正式关系长期中断。
20世纪80年代初,为进一步对外开放,中国开始酝酿、准备“复关”事宜,并于1986年7月10日正式向关贸总协定递交“复关”申请。自此,中国以积极、认真、合作和务实的态度参加并推动“复关”谈判。
无论“复关”还是入世,在漫长的谈判进程中,中国领导人始终予以高度关心和重视。1993年11月19日,江泽民在西雅图与克林顿首次会晤时,阐明了我国处理“复关”问题的三项原则:第一,关贸总协定是一个国际性组织,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参加是不完整的;第二,中国要参加,毫无疑问是作为发展中国家参加;第三,中国加入这个组织,其权利和义务一定要平衡。这三项原则成为中国入世谈判的基本原则。
1995年1月1日,世贸组织代替关贸总协定正式成立。同年,中方决定申请入世,并根据要求,与世贸组织的37个成员开始了双边谈判。
从1997年5月与匈牙利最先达成协议,到2001年9月13日与最后一个谈判对手墨西哥达成协议,直至2001年9月17日,世贸组织中国工作组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国入世法律文件,这期间起伏跌宕,山重水复。其中,中美谈判进行了25轮,中欧谈判进行了15轮。
备受瞩目的中美谈判范围广、内容多、难度大。1999年11月,经过艰苦谈判,这场最关键的战役取得双赢结果,于当月15日签署双边协议,为谈判的最终成功铺平了道路。次年5月18日,中欧谈判也正式达成双边协议。
经过艰苦努力,美欧等发达经济体同意“以灵活务实的态度解决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地位问题”,中方最终与所有世贸组织成员就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若干年市场开放的领域、时间和程度等达成了协议。双边谈判的结果是平衡的,符合世贸组织的规定和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
历史性的一声槌响
当地时间2001年11月9日下午,世贸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多哈开幕,中国代表团全体成员以观察员身份出席会议。迈克尔·穆尔特别指出,本次会议的一个历史性事件是,接收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这也是中国最后一次以观察员的身份出席世贸组织会议。10日,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入世所有法律文件,中国被接纳为世贸组织新成员。
当地时间11月10日18时15分,在多哈喜来登酒店萨尔瓦会议大厅,中国代表团成员全部就座,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在世贸组织会议中坐到第一排的位置。18时30分,卡迈勒宣布大会转入第二项议题“部长行动”,并开始该议题下第一个分议题,即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问题。
时任世贸组织中国工作组主席、瑞士驻世贸组织大使吉拉德向大会报告了工作组的工作。亲历了中国“复关”和入世整个谈判进程的吉拉德,向大会提交《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草案)和工作组代拟的部长级会议《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草案),提请大会审议和通过。接着,卡迈勒请大会通过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决定。由于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决定将以协商一致方式通过,无需表决,几分钟后,18时39分,卡迈勒宣布本次世贸组织部长级会议通过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决定,并敲响木槌。这时,全场起立,热烈鼓掌祝贺。
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石广生应会议主席卡迈勒之邀,走上讲台发言。石广生说,中国为“复关”和加入世贸组织作出了长期不懈的努力,这充分表明了中国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决心和信心。加入世贸组织不仅有利于中国,而且有利于所有世贸组织成员、有助于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它必将对新世纪的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成为其第143个成员,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必然,也是进一步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的重要契机,是中国对外开放和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总裁克勒盛赞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一个历史性事件,不仅十分有利于中国和亚洲地区,也十分有利于包括愿意实行开放型国际贸易国家在内的整个国际社会”。
2002年1月28日,中国常驻世界贸易组织代表团在日内瓦湖畔威尔逊总统酒店举行了隆重的揭牌开馆仪式。中国第一任常驻世贸组织代表、特命全权大使孙振宇在致辞中说:“中国将在权利与义务平衡的基础上,严格遵守世贸组织规则,切实履行各项承诺,为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2002年2月25日,江泽民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国际形势与世界贸易组织”专题研究班上讲话强调:“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要在这个新的起点上,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的新形势,继续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强大动力。”
此后,中国全面履行入世承诺,积极践行自由贸易理念,大幅开放市场,履行知识产权保护承诺和透明度义务等,展现了真正的大国担当。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将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坚定不移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同各国一道共同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摘编自2021年4月6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