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养狗记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晓萧我一直想养狗。多年前租房时,房东明确表示“不许养宠物”。有了自己的房子后,两个孩子的陆续出生,又打消了我再养任何需要照顾的生物的念头。
不过前段时间,先生在饭桌上漫不经心地提了一句:“B同事过段时间要休年假——最近见人就问,能不能帮她照顾几天萨摩耶。”还不待我表态,老大便已兴奋得难以自持。老二还小,有点不明所以,但听到老大那句“咱们要有狗狗了”后,也立马激动了起来。
三个人的目光齐刷刷投向我,我也不能做那个扫兴之人。想着就当作提前实习了,我便点头同意了。正值周末,也许可以提前把萨摩耶接过来,彼此熟悉熟悉。万一磨合出现问题,也能让对方早做其他准备。
B同事很快就送狗上门。开门的那一瞬间,一只庞然大物朝我扑来。两个孩子早已发出“啊啊啊”的尖叫,朝客厅方向逃窜了。无法分辨这算是宠物界通行的见面礼还是攻击的我,僵着身体呆立在了原地。还好,先生及时牵住了这只过于热情的新来客。
接下来的时间里,这只绝对算得上“E狗”的萨摩耶,挨个房间“巡视”后,在客厅里尽情撒欢。在留有一条缝隙的卧室门背后,我一边鼓励两个孩子出去和狗互动,一边警惕地观察着外面的情形。结果是,我们三人谁都没有勇气打开门走出去。
想想这种怕狗的倾向,其实早就显露出了端倪。每次在小区遛弯时,一看到没有拴绳的狗,哪怕是小型犬,我们也会缩成一团。故作勇敢状挡在两个孩子前面的我,也是一边瑟瑟发抖,一边默默祈祷:“千万别靠近我。”
眼看着就要到饭点了,逗狗的人和躲狗的人都没有办法下厨。随着外卖送达,怕狗三人组不得不离开卧室,与萨摩耶齐聚一堂。在我们落座的瞬间,它便飞奔前来,顺势将两只前爪搭上了桌,时不时好奇地探着头打量每个人的餐盘。无奈之下,我们决定请它去洗手间屈就一会儿。在一阵阵狗吠声中,我们匆忙解决了晚饭。
或许是为了表达不满,洗手间里留下了一滩黄色的刺鼻液体。有多年养娃经验的我和先生,对此场景不算陌生。2岁多的女儿至今还会在自认为遭到无视或不平等待遇时,做出同样的事。看来,养狗的同事们时常说的那句“养狗如同养孩子”绝非虚言。
房子只住人时从未觉得空间逼仄,而爱撒欢的萨摩耶的加入,瞬间让100多平方米的空间看上去充满了障碍物。为了让它将注意力从我们身上转移开,我们决定带它去遛弯,消磨消磨精力。这招我们通常用来应对4岁多精力过剩的老大。唯一敢靠近它的先生,自觉承担起了遛狗任务。无奈人到中年速度和激情都不复存在了,在遛狗的过程中,他显然成了气喘吁吁的被遛一方。
夜色越来越深沉,萨摩耶元气满满,先生面露倦容,而我和孩子们仍止步于远观。我想到今晚该如何睡觉。“要不,咱们还是把它送回原主人?”我尝试性地问了一下,下一秒钟全票通过。先生与同事电话联系,获得了对方的谅解后,我们速战速决将它送回原主。
好消息是,这次短暂的养狗“实习”后,两个孩子绝口不提要养猫养狗的事了。至于我,终于搞清楚了想养狗和可以养狗之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