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演员刘冠廷
作者: 倪伟古天乐领衔主演的电影《私家侦探》正在影院公映,他饰演一名挣扎于连环凶案和情感危机中的私家侦探。剧本里有一名年轻警探,与私家侦探暗中角力。电影主创多为中国香港班底,筹备时,他们在华语电影圈寻找适合演年轻警探的人选,最终相中了中国台湾的刘冠廷。
一眼看上去,这是个相当混搭的组合,古天乐与刘冠廷仿佛存在于两个次元。一个始终与中国香港导演合作,拍港味纯正的港片;一个近年在中国台湾影视圈声名鹊起,两张面孔代表着两种气质截然不同的华语电影。
刘冠廷对这份来自岛外的邀约也颇感意外。“我也吓一跳,这个机会非常难得,担心会不会稍纵即逝。然后非常小心翼翼地确认:是真的吗?会不会有语言问题?”刘冠廷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让他惊喜的原因,是竟然可以与古天乐合作,而不久前还有朋友开玩笑:“你该不会哪天有机会跟古天乐合作吧?”
他惶恐、谦卑,怀揣着一个新人和晚辈的战战兢兢,而实际上,在华语电影圈,刘冠廷已经是一个无法忽视的存在。
在近年来一系列因不俗的艺术性而风靡影迷圈的中国台湾电影中,刘冠廷的身影频繁出现,《阳光普照》中的菜头、《老狐狸》中的廖泰来、《同学麦娜丝》中的闭结等,都已成为被影迷津津乐道的角色。他被公认为演技最好的新生代男演员之一。
这部《私家侦探》目前正在全国影院上映,由合作过《第八个嫌疑人》的李子俊和周汶儒联合执导,《九龙城寨之围城》的导演郑保瑞出任监制。古天乐贡献了高水平的演绎,而这部影片对刘冠廷的意义尤为特殊,这是他的面孔首次出现在中国大陆的大银幕上。
“神秘的火花”
刘冠廷和古天乐最重头的一场对手戏,是影片接近尾声时的泳池肉搏。这一场拍了两三天,有天晚上收工后,他们边吃饭边闲聊,古天乐对刘冠廷说,拍打戏重要的不是怎么打,而是为什么打,通过打去表达什么。
这句话点醒了动作戏经验不多的刘冠廷。之前他将注意力放在肢体和动作上,“应该把心思从技术上拿回来,更多放到角色的内心上”。成片中,这段打戏的亮点就在刘冠廷饰演的陈康民的眼神闪烁中,凶狠与温柔、恨意与悔意,在他的眼神中数度转换。
刘冠廷将古天乐的启发称为“提点”。“一开始我跟古老板也不认识,那我就像一个徒弟在观摩师父怎么做表演这件事,还蛮紧张的。”刘冠廷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而当他们拍第一场对手戏时,紧张感就消失了,“当两个演员变成两个角色,一切好像就变得很自然了,会产生一种‘神秘的火花’”。
那是2023年下半年,《私家侦探》在马来西亚开机。刘冠廷印象深刻的是港片班底的利落,比台片班底更庞大的团队运转起来井井有条,这场戏刚拍完,下一场已经布置好了,紧锣密鼓,无缝切换。
在一个剧组难得的休息日,刘冠廷路过酒店泳池,偶然发现工作人员还在做水下拍摄练习,心里感慨了一阵:“他们真是好辛苦。看到大家这么认真,我会觉得我一定要加倍努力,让大家可以在很集中的状态下完成这个工作。”
合作过的导演柯贞年曾说,刘冠廷很有同理心。谈到近几年演过几个好角色、拿过几个大奖,他也是谦虚地说:“可能是团队的功劳、导演的功劳、编剧的功劳,我拿到了一个非常不错的角色。我都会这样想。”
在华语影视圈,刘冠廷的成名速度令人咋舌,短短几年间,他迅速成为诸多艺术佳作的主角人选。
2020年的金马奖提名名单,戏剧性地展示了刘冠廷的蹿红速度。当届入围多个奖项的大热影片《消失的情人节》《同学麦娜丝》和《无声》,都由刘冠廷主演,分别与陈玉勋、黄信尧和柯贞年导演合作。同届的《腿》里,他也有出演。而另一部提名了最佳动作设计的电影里,其实也有刘冠廷的身影。但在这部暌违6年才公映的影片里,当时寂寂无名的刘冠廷只是一个群演,仅有两三个镜头。6年之间,他从群演跻身一线。
这几年,在《火神的眼泪》《第三布局 尘沙惑》《非杀人小说》等热门台剧里,刘冠廷也身在其中。恍然一夜之间,刘冠廷已经无处不在。媒体形容,短短两三年,刘冠廷这个名字就像“镶了金”,几乎就是金钟奖、金马奖的提名保证。
近五六年的中国台湾影坛和剧坛,刘冠廷确实近乎无处不在。从2019年起,6年来的金马奖最佳剧情长片中,《阳光普照》 《消失的情人节》 《瀑布》3部均有他出演。他领衔主演的《老狐狸》,也收获金像奖最佳亚洲电影等重要奖项。而他自己则在3年内,凭借《阳光普照》和《诡扯》两度捧回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奖杯。
而辉煌的履历始终停留在台片和台剧的世界之内。有一次他在北京买咖啡,店员看着他,叫出了他的名字。他才惊喜地知晓,自己的影迷已经遍布更广阔的地域。此次《私家侦探》与港片班底合作,并登陆中国大陆银幕,这或许将为他打开新的疆域。
透明的人,纠结的人
《私家侦探》中的陈康民,是一个游走在黑白善恶之间的角色。刘冠廷有自己的想法,他认为陈康民一定是一个偏执的人,有一种情感上的洁癖。他不时掏出手绢擦脖子上的汗,这个特意设计的习惯性小动作,就是情感洁癖的外化。
陈康民的妻子因为车祸昏迷入院,他一直照顾着她。刘冠廷极力将照护的动作细节化,以此展现角色的细腻,乃至有些神经质。“我不知道观众有没有感觉到,或者镜头有没有捕捉到这个点。我希望让他更仔细一点,意思就是他没有办法容许那些脏污。”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如陈康民这种内心层次感丰富的角色,正是刘冠廷擅长诠释的类型,也是他留给人们最深刻的印象。
如果从角色的多变性和复杂性考量,刘冠廷确实是不可多得的演技派。几年之内,他演过黑帮、边缘人,也挑战过口吃和手语,常常令人耳目一新。
为了入戏而投入的身体准备,他堪称模范。比如为了扮演听障学校老师而苦学手语;饰演纸扎师傅时,即便镜头拍不到,糨糊也涂在手上。《阳光普照》在汽车无法抵达的山头为关键戏份取景时,没有他的戏,他主动跟随剧组步行来回20多公里进山,帮忙背设备,以便观摩拍摄,更好揣摩自己的角色。在身体投入之外,心理投入或许更多,他思虑甚重,以至于要时常劝说自己少想一些,安定情绪。
在眼光犀利的导演们看来,刘冠廷最珍贵的优点,是他与生俱来的独特气质,而他自己浑然不觉。
《消失的情人节》导演陈玉勋说,他是一个透明的人,像一个玻璃瓶。这个比喻似在赞美刘冠廷的可塑性和多变性,他透明,所以能折射各种颜色的光,又能承载不同的内容。刘冠廷觉得,可能是因为自己保持着一些童心和纯真。
《无声》的导演柯贞年说他是个纠结的人,好演员都很纠结。刘冠廷对此解释,好的电影是主创们凝聚的心血,他不想拖后腿,“辛辛苦苦写的剧本,把这个角色交到你手上,我会一直想:你就只有这些吗?只能做到这样吗?这些东西一直在脑子里打架,所以就会纠结”。
最令人费解的评价来自《阳光普照》的导演钟孟宏。他说找刘冠廷演菜头,是因为看不出他在想什么。刘冠廷在电影《小美》中饰演配角时,钟孟宏以“中岛长雄”的化名担任摄影,当时便发现刘冠廷的这个特质,他跟人说话时总是在笑,钟孟宏却看不出他脑子里在想什么。
“我也不知道什么叫‘不知道想什么’,可能是因为我很幼稚吧。”刘冠廷对《中国新闻周刊》笑道,“但是很感谢导演能够发现,把我放到那个位置。”



菜头是《阳光普照》中的黑帮人物,一头橙黄的毛寸,衬托出侵略性。在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努力重新缝合的过程中,阴魂不散的菜头是最大的障碍。但透过为数不多的几场内心戏,人们也能知晓,菜头童年缺失家庭关爱,自认为遭受不公正的重刑,而相依为命的奶奶又被强行送往安养中心,种种不甘、委屈、孤独,最终酝酿成仇恨。
“有句台词讲到奶奶,我觉得那是最伤菜头的事情——你们见死不救。他心里面有这样一个强大的动能,外表要有一个非常坚固的铠甲,才可以把它压下来。那个压抑的状态,随时可能会冲出来的状态,可能就是成就了菜头这个角色的东西。”刘冠廷说。
钟孟宏曾经解释,菜头也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坏,如果你知道他的过去,可能会觉得他本来不该是这样子,“所以人生不应该是一条直路,它是兜兜转转的”。刘冠廷以一种特别的演绎方式,演出了这个角色的复杂层次。
在片场,钟孟宏提示刘冠廷可以笑一笑,但让人觉察不出他的真实想法,产生阴晴不定的感受。于是笑里藏刀成为菜头的标志性表情,表面在示好,笑容之下却是满满的压迫感,“这种压迫感会让人家觉得好难呼吸”。
这种表演方法是从哪里来的呢?源自一段童年经历。小学一年级那年,有个同学父亲出车祸去世,美术课上,他主动找那个同学,教他怎么涂色,希望让他打起精神,不要消沉。误解却莫名产生,好意反而遭到敌意。一天放学后,同学找来四年级的哥哥,哥哥带来同学,把刘冠廷围在中间,皮笑肉不笑地看着他,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一年后他转学了,转学那天觉得特别轻松,那个画面留在了他的脑海里,原来笑容也会让人恐惧。
“那种害怕,成为植入在我身体里某些地方的体感。”刘冠廷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演菜头的时候,“我就渐渐把那体感拿出来,把它转个180度,变成我是站在这一边(霸凌)的人,他们是那边(被霸凌)的人,就那种感觉。”
有两种极端背反的气质在刘冠廷身上都十分突出。一种便是以菜头为代表,在一些反面角色中,他常常能演出令人胆寒的复杂人性。
而另一种是天性纯良、清澈透明的气质,如《同学麦娜丝》中的闭结,讷言而腼腆,贫寒而仗义,独自默默迎接即将到来的厄运;如《消失的情人节》中的公交司机阿泰,憨厚老实,反应迟钝,但矢志不渝地追求爱情;如《老狐狸》中因习惯性忍让而被归为“失败者”的单亲爸爸。这些角色孑然独立于复杂混沌的俗世之外,如同狐狸横行的世界中的纯良羔羊,承载着某种理想主义色彩。
刘冠廷以清澈见底的眼神,动人地诠释了这些角色的无邪与真挚。为何阳光与阴暗能够如此极端地出现在同一张脸上?刘冠廷想了想说,戏剧训练里有一种“中性面具”的训练,不带任何成见,像个孩子一样以中性的态度面对事情。他常常以这样的中性态度看待、进入自己的角色,让自己“归零”。
“心里归零以后,才有办法容纳进新的东西。每个角色一定都永远相信自己做的事情是对的,出发点其实就是一个很纯真的方向。”他说,“这样才有办法让自己随时保持着比较透明的(状态),才可以让角色展现出不一样的面相。”
浪潮之中,造浪的人
以《阳光普照》的菜头一角第一次获得金马奖最佳男配角时,刘冠廷31岁。以《花甲男孩转大人》获得金钟奖戏剧节目男配角奖时,他29岁。看似顺风顺水,而立之年便暴得大名,实则也经历过多年困顿、迷茫,乃至起意转行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