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国际要闻
央行宣布8项金融开放举措
6月18日,央行宣布八项重磅金融开放举措——设立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库;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设立个人征信机构;在上海临港新片区开展离岸贸易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发展自贸离岸债;优化升级自由贸易账户功能;在上海“先行先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会同证监会研究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有专业人士表示,8项金融政策,与当下全球经济一体化与金融开放、金融创新与科技发展、国际贸易与离岸金融、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背景及发展情况紧密相关。
5月份核心CPI同比涨幅扩大
5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下降0.2%,同比下降0.1%;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因素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涨幅比4月份扩大0.1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下降0.4%,降幅与4月份相同;同比下降3.3%,降幅比4月份扩大0.6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表示,我国以更大力度和更精准措施提振消费,新质生产力成长壮大,部分领域供需关系有所改善,价格呈现积极变化。
中国跨境支付通上线
中国跨境支付通6月22日正式上线,标志着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已实现互联互通,今后两地居民可实时办理跨境汇款。两地居民只需在手机银行“跨境支付通”功能模块,输入电话号码或组合输入户名和收款账号便可进行跨境汇款,同时还可根据需要灵活选择到账币种为人民币或港币。首批参与跨境支付通的内地机构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香港机构包括:中银香港、东亚银行、建银亚洲、恒生银行、汇丰银行、工银亚洲,后续将逐步扩大参与范围。
美国经济在第二季度末遭遇内外挑战
美国6月制造业PMI为52,与上月持平,表明制造业的增长势头勉强维持。服务业PMI为53.1,较前一个月有所下滑,达到两个月来的最低点。综合PMI降至52.8,同样创下两个月的新低,显示出整体经济活动增长速度正在放慢。数据显示,商品价格因关税相关成本上升而飙升至三年来最高水平。服务业也报告了价格上涨,主要原因是食品等原材料进口关税提高,增加了服务提供商的成本负担。此外,出口连续下降,无论是商品还是服务出口都受到了影响,这可能反映了全球需求疲软或贸易伙伴实施报复性关税的结果。
6月澳大利亚综合PMI反弹回升至51.2点
6月,澳大利亚综合PMI反弹回升至51.2点;制造业PMI产出指标从5月的49.8点上升到50.4点;服务业PMI商业活动指标则从5月的50.6点上升到51.3点。有经济学家表示,6月澳大利亚私营经济的商业活动加速增长不仅是因为服务业活动增长,也受到制造业产出恢复增长的推动。前瞻性指标显示,预计澳大利亚制造业的产出还将进一步增加。不过,制造业和服务业在新增订单和企业信心这两项指标上有较大差别,表明制造业的前景比服务业更为黯淡。同时,这两个行业的外部市场环境都明显减弱,出口订单出现近一年来最显著的下降。
瑞士央行降息25个基点
瑞士央行6月19日将政策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零,这是瑞士央行连续第六次降息。瑞士央行预计2025年瑞士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约1%至1.5%;预计2026年瑞士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约1%至1.5%;预计2026年和2027年通胀率分别为0.5%和0.7%。瑞士央行表示,与上一季度相比,通胀压力有所下降。瑞士央行将继续密切关注局势,并在必要时调整货币政策,以确保通胀在中期内保持在价格稳定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