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实股份:传统业务稳增长新兴领域待突破
作者: 股市动态分析本期股市动态30指数收于1590点,较上期上涨2.19%,同期上证指数上涨2.29%,创业板指数上涨6.58%。成分股中,蓝特光学、华灿光电和中信证券等个股涨幅靠前,国投电力、华侨城A和昆药集团等涨幅靠后。本期进行成分股调整,调出中国电影、华能水电和中国外运,分别调入盐湖股份、昆药集团和博实股份。
个股点评:
博实股份(002698):公司近日与荣盛石化签订商务合同,合同金额为1.16亿元,标的为橡胶后处理成套装备、切胶溶胶系统(含嵌入式软件)。荣盛石化与博实股份有较长的合作历史,且具备良好的履约能力。最近三年及本年度,双方已签订智能制造装备类合同金额1.17亿元(不含本次)。
公司是石化化工装备龙头,公司在粉粒料全自动包装码垛设备领域市占率超40%,橡胶后处理成套设备技术领先,客户包括中石油、万华化学等头部企业,形成高粘性合作关系;自主研发“璇玑”芯片实现厘米级定位精度,吸附法+膜分离工艺等技术在盐湖提锂等新兴领域应用成熟,研发费用率5%-7%。
双轮驱动,传统业务稳增+新兴领域突破。传统业务:2024年营收25亿元,净利润5亿元,毛利率35%-40%,现金流稳健。新兴领域:新能源(锂电材料装备)、半导体、食品医药等新业务订单占比提升至20%+,与荣盛石化等签订重大合同(如1.16亿元橡胶后处理设备订单)。人形机器人布局:与哈工大合作研发人形机器人,原理样机进入调试阶段,长期或成第二增长曲线。
政策与需求共振,智能制造升级,受益于《“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及设备更新政策(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行业年均增速超15%。国产替代机遇,高端装备进口依赖度高,公司在石化、锂电设备领域替代空间广阔。
博实股份的投资逻辑围绕“技术壁垒+政策红利+新兴赛道”展开,短期业绩增长确定性强,长期需跟踪人形机器人及新能源订单落地进度。
盐湖股份(000792):今年以来,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从年初的7.5万元/吨附近一路下滑,近期在5.9万元/吨至6万元/吨区间反复震荡。自2022年11月最高突破60万元/吨后,碳酸锂价格已持续下跌了两年多时间。盐湖股份的新项目正在步入收获期。据公司最新披露,目前新建4万吨基础锂盐一体化项目取得关键进展,核心吸附提锂装置已顺利完成中交(指项目在建设完成后,施工单位将项目移交给业主单位),为后续试生产奠定坚实基础。根据年初规划,该项目年内将达成3000吨生产目标。
公司实际控制人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基于对公司未来持续稳定发展的信心和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为增强投资者信心,计划自发布增持公告之日起6个月内,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系统允许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大宗交易和集中竞价交易)增持公司A股股票,本次计划增持股份总数量不少于21,166.29万股。
公司钾肥总产能500万吨/年(占国内需求60%),2025Q1销量89.11万吨,同比增长16.6%;销售均价约2800元/吨,同比上涨20%。国际供需趋紧,白俄罗斯减产90-100万吨、俄罗斯减产30万吨,叠加印度大合同价349美元/吨(同比+25%),推动全球钾肥价格上涨。国内稳价政策:公司承担国家保供任务,一季度向粮区投放210万吨钾肥,稳价同时受益于成本优势(自产成本约1200元/吨)。
碳酸锂业务,2024年碳酸锂产量4万吨,销量4.16万吨。新增项目:4万吨/年基础锂盐一体化项目完成中间交接,转入试生产阶段,采用“连续离子交换移动床+膜耦合”技术,锂回收率提升25%,目标成本降至2.5-3万元/吨。2025年目标:碳酸锂产能提升至10万吨,全年计划产量4.3万吨。当前盐湖提锂成本3.6万元/吨,毛利率50.7%,显著优于矿石提锂企业。绑定比亚迪、宁德时代等长协订单,对冲锂价波动风险(Q1碳酸锂均价7.58万元/吨)。
公司目前资产负债率低于13%,经营现金流高于净利润,财务稳健,动态PE低于20倍,估值较低。
昆药集团(600422):公司具有中药全产业链龙头地位,公司拥有血塞通系列(心脑血管领域市占率超60%)、参苓健脾胃颗粒(消化系统)、舒肝颗粒(情绪健康)等核心大单品,覆盖天然植物药、精品国药、化学药三大领域,具备多剂型、多品规的组合优势。“昆中药1381”品牌拥有640年历史,21个独家品种入选国家中药保护,青蒿素类抗疟药覆盖非洲40余国,国际化认可度高。纵向整合三七产业链(种植、生产、销售),横向拓展大健康领域(三七牙膏、参苓预制菜等消费级产品),构建“防、治、康、养”一体化模式。
2022年华润三九入主后,推动渠道改革(从粗放式销售转向“昆药商道”精细化模式),引入华润管理基因(如新任营销副总裁贺明主导县域市场下沉)。青蒿素类抗疟药通过WHO预认证,三七制剂在15国获批,海外市场逐步突破。研发管线上,1类创新药KPC000154(非酒精性脂肪肝)进入临床,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加速(氯硝西泮注射液、秋水仙碱片等)。
2025年一季度业绩下滑,营收16.08亿元(同比-16.53%),净利润9048万元(同比-31.06%),主因渠道改革导致终端覆盖真空、中成药集采政策空窗期影响。同时应收账款高企,一季度应收账款34亿元创历史新高,增速远超营收,现金流净额-1.39亿元,需警惕回款风险。
宝钛股份(600456):公司拟以增资扩股方式取得陕西万豪钛金特材科技有限公司51%股权,增资价款约为2.87亿元。万豪钛金成立于2020年,主要从事钛及钛合金铸锭来料加工、成品铸锭国内外贸易、特殊铸锭定制等业务。万豪钛金与宝钛股份存在带料加工业务合作,2025年1-5月,宝钛股份委托万豪钛金加工铸锭1672.78吨。
招商蛇口(001979):公司《关于审议公司组织架构调整的议案》已获通过,董事会同意公司根据战略规划、业务发展和管理需要进行架构调整。具体情况是,在总部层面新成立资产管理部,将风险管理部/法律合规部/审计稽核部分拆为风险管理部/法律合规部、审计稽核部;在开发业务层面,减少管理层级,取消华东区域、华南区域、华西区域、华北区域和江南区域五个区域公司,由公司总部直接管理下属城市公司。也就是说,招商蛇口将由三级管控精简为“集团—城市”的两级管控,业务汇报、信息传达会更加高效,内部管理链路更为直接。董事长蒋铁峰直言,当前支撑房地产高速发展的四大红利已经逐步消退,房地产发展的新模式正在建立,房企必须主动做出战略转型和经营调整,主动适应新形势。
同仁堂(600085):公司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A股每股现金红利0.50元(含税),2024年度同仁堂现金分红(包括中期已分配的现金红利)总额13.71亿元,占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89.86%。
同仁堂创立于1669年,是中医药文化象征,其“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的祖训深入人心,形成消费者信任壁垒。核心产品安宫牛黄丸市占率超60%,因必须使用天然麝香和牛黄(稀缺药材),形成定价权垄断,2023年提价16%后仍供不应求,此外,六味地黄丸、乌鸡白凤丸等20余款过亿单品覆盖心脑血管、补益类领域,构建“大单品+二线梯队”产品矩阵。
股市动态30指数成分股本期表现

公司储备天然麝香1.2吨、天然牛黄可满足15年生产需求,形成原料端护城河。业务涵盖中药材种植、加工、生产、物流到零售的全产业链,确保成本控制和品质稳定性。
老龄化催生刚性需求,中国60岁以上人口2035年将突破4亿,慢性病管理需求激增,同仁堂产品契合心脑血管疾病、康复调理等场景,安宫牛黄丸中风急救后复购率达83%,兼具医疗与消费属性。
同仁堂的投资逻辑围绕“品牌稀缺性+老龄化需求+估值修复”展开,短期需关注原材料成本与分红持续性,长期则受益于中医药政策红利与全球健康消费升级。其“百年老店”的韧性与战略转型潜力,使其成为兼具防御性与成长性的核心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