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共谱促消费“协奏曲”
作者: 陈希琳 吕霁雯 陈波 陈希琳民营企业在提振消费方面发挥了关键性作用,既是消费市场的重要供给方,又是消费升级的重要推动者,还是消费扩容的直接受益者。随着政策环境的持续优化和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民营企业在促消费方面亮点频出。
商业街区的“蓝色风情”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SOLANA蓝色港湾(以下简称“蓝色港湾”)自2008年开业,毗邻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是国家级3A旅游景区。
随着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的全面升级,沿岸商业迎来发展新机遇。作为朝阳区“以水兴城、以水兴业”战略的标杆项目,蓝色港湾结合亲水系商业、户外街区和非标经济,通过经营理念创新、服务升级与场景再造,成功转型为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示范窗口。
蓝色港湾通过五大地标场景、五大消费场景、两大文化IP的全方位打造,深化“国际都市会客厅·品质生活能量场”定位,塑造先锋时尚科技和艺术文明的发声地、国际高阶潮流和品质生活的休憩港,通过艺术人文、自然、科技的融合,构建稀缺多元的社交空间,升级消费者生活理念和场景。
蓝色港湾副总经理郑哲伦向《经济》杂志记者表示,为打造多元消费场景,培育文商旅体融合新增长点,蓝色港湾快速响应市场变化,不断调整方向,适应市场需求。“商业+文旅”“商业+文博”“商业+阅读”“商业+科技”“商业+演艺”……多元业态在这里实现了融合发展。
在打造“夜经济文化”方面,蓝色港湾商区以灯光节、艺术季两大IP为核心,嫁接商业与艺术场景,结合亮马河自然风光,在商区河岸衍生出众多网红餐饮,成为社交媒体热门打卡地,同时主动融入亮马河经济带规划,推动夜京城地标建设。
“每年亮马河开航、灯光节期间,蓝色港湾与亮马游船进行有效联动,让游船乘客在领略河畔风光的同时,能够继续享受河岸商户的消费优惠。”郑哲伦说,为了进一步延长消费场景体验,蓝色港湾计划为在工体、鸟巢听演唱会的歌迷粉丝打造演唱会沉浸式消费新体验,以“票根经济”为纽带,打通演唱会与多元消费之间的链条,为传统观演模式注入蓬勃活力,让文化消费体验无缝衔接。看完演唱会的歌迷粉丝持票根可以在蓝港享受消费折扣,联动具有演艺条件的商户举办after party,协同周边酒店提供住宿折扣,吸引更多外地粉丝,促进整个商圈的共同繁荣。
在郑哲伦看来,商圈的多元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引导和扶持。2024年,蓝色港湾响应北京市促进首店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因地制宜引入众多品牌首店和旗舰店,打造更丰富的消费场景、生活方式和休闲体验。同年,蓝港商区引入10余家首店,新引进新开业品牌70家,30家品牌焕新亮相。在朝阳区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源对接下,持续优化餐饮业态布局,引入高品质餐饮品牌,形成集国际化、多元化、特色化于一体的餐饮消费集聚区。通过举办美食节、消费季等活动,为企业搭建推广平台,助力蓝色港湾完善配套设施、提升服务质量,获评“朝阳区特色餐饮街区”称号,成为区域消费升级的典范。
秀水街的“国货之光”
提到“北京礼物”,秀水街是绕不开也不能绕开的一站。
秀水街自发成市于1978年,是汇集高品质的“北京礼物”和“中国礼物”的首都文旅一站式购物中心。上个世纪,“登长城、游故宫、吃烤鸭、逛秀水”成为外国游客眼中的“北京四宝”。自2005年至今,秀水街共接待各国元首220位,其他级别领导人上千位,目前属于全球第一,被坊间誉为“民间交流中心”。
47年来,秀水街的热度始终不减。2024年,秀水街接待入境游客数量持续增加,相比2023年同期提升了245%。2025年1—5月,秀水街接待入境游客同比增长111%,销售额同比增长71%,中国礼物、北京礼物成为入境游消费重点。来自美国的游客人数同比提升251%,销售额同比提升238%。
靠近秀水街大厦南门广场,一眼便能看见大厦外观“北京礼物”的标识。这里分布着设计师品牌店、“北京礼物”主题店、退税商店等特色店铺。在五层,记者看到了这样一家设计师高定品牌工作室——光合高定,在与主理人王小灿沟通中,记者了解到,借由秀水街这个平台,中式高定精品正在走向国际。
秀水街正成为“国货之光”的孵化器,通过打造中国定制中心,汇聚全国各地特色产品,展示中国设计与中国智造,包括非遗文化、传统手工艺及时尚设计等。
秀水街总裁董青向记者表示,秀水希望通过孵化一批设计师,让更多的中国设计出现在世界舞台上,“让世界各地的游客能够在秀水街,花上一两个小时,就能体验什么是中国文化,买到中国原产最好的产品、原创设计最好的产品”。
自2020年起,秀水街进行全面更新,聚焦“国货之光”新定位,对标国际一线品牌,扶持品质好但不为消费者所熟知的优秀中国品牌,助力其成长。一是寻找具有潜力的品牌与设计师,提供租金减免、品牌注册、知识产权申请等扶持政策。二是帮助原创设计师参加各类时装活动,提高其品牌知名度。三是培训商户提升服务水平,要求掌握多国语言及国际商务知识,打通和世界沟通的桥梁。
“秀水街的很多优秀品牌不被熟知,像是被遗漏的珍珠,秀水街把它们串起来展示给世界,让这些国货之光的品牌通过秀水街的平台走向世界。”董青说。
凯伦生活是秀水街自己孵化的优质自主品牌,店主从小店做起,与秀水街一起经历了品牌转型的道路,她在中国优质的纺织产业带中挑选最优的产品和供应链组合,以专业的审美搭配建议,为全球顾客提供家居生活服务体验,成为中国智造、中国设计纺织品的展演台。
“商业要保持生生不息,就要考虑市场的适应程度。一个工厂、一个手工艺者,或者是一个设计师,每个帮扶的对象要解决的问题都是不一样的,所以秀水街是‘一对一’帮扶。”在董青的介绍下,记者了解到如今的秀水街集合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精品,包括许多国内原创品牌、原创设计师的总部和首店。
在这里,一条丝巾,就能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
秀水街的英文“SILK STREET”有丝绸街的意思。丝绸类产品是秀水街的核心,也是能代表和承载中国文化的物品。从丝巾、领带到旗袍、睡衣,从传统纹理到时尚花色,中国丝绸的历史底蕴和潮流风格在此可一览无余。“国礼”级别的丝绸产品备受中外宾客推崇。
已经成为文商旅融合样本的秀水街,依然在不断创新,“翻着花样儿”地推动中国产品、中国文化得到全世界消费者的喜爱。“我们的传统定制是外国人最喜欢的,比如说万事利的丝绸已成长为中国极具影响力与美誉度的经典丝绸品牌,敦煌故事巧妙运用九色鹿、宝相花、八瓣莲花、忍冬纹、联珠纹等莫高窟的艺术元素,通过历史文化和潮流文化的碰撞,让全世界感受到来自中国、来自盛唐的奢华。”董青说,不仅要让国外的消费者把中国产品带回家,还要让他们把中国文化带回家。
相比服务类的消费,秀水街更追求满足消费者体验类的消费;相比“消费了”这一最终结果,秀水街更追求消费者“消费了”之前的“体验到”“感受到”“被服务到”的过程,更追求消费者的情绪满足感是否有被满足,更追求为全球消费者提供独特的购物体验。
老牌餐饮的“半份生意”
四川省眉山市是苏东坡的老家,眉州东坡创始人王刚也出生在此地。经过29年的不懈努力,眉州东坡现有100多家门店,遍布北京、上海、西安、成都、武汉、洛杉矶等地。
如今,这家老牌餐饮企业精准对接消费者的新消费需求,在“半份生意”上做出了新亮点,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早餐生意是门好生意,要把早餐生意做好,必须始终与消费者的需求同步。
从1999年开始,眉州东坡响应政府号召,成为北京市首批早餐示范工程企业,伴随消费升级与时代需求,始终坚持创新迭代:2018年推出自选早餐模式,打通堂食与外卖双场景服务链路;2020年迭代3.0服务体系,构建“卫生标准化、服务人性化”的全新体验;2023年推出4.0精益管理模式,实现流程智能化与空间效能提升;2024年升级5.0产品体系,推出“半份早餐”,倡导营养均衡与绿色消费理念;至2025年,眉州早餐6.0生态全面落地,形成覆盖南北风味、融合传统与创新的产品矩阵,并且持续迭代中……
在采访中,眉州东坡品牌营销中心总经理周淼向记者表示,餐饮行业一定要通过优质服务和丰富的产品组合增强顾客满意度。“2024年年底,我们只有10家早餐门店售卖煎饼,为了满足更多门店顾客想吃煎饼的需求,就开始统一标准,在2025年大年初八,所有的门店都上架了煎饼。统一标准后,我们考虑早餐这一餐如何给顾客带来更好的用餐体验,于是将普通的杂粮改成菠菜煎饼。我们又将产品不断迭代升级,将生菜丝换成更有营养的紫甘蓝丝,考虑到顾客觉得一份煎饼太大、吃不下,我们就又把一份煎饼变成半份售卖。”周淼说,在多轮调整优化后,眉州早餐收获了更为可观的销量。
近几年,朝阳区通过发放消费券和数字人民币红包等方式,积极刺激消费、促进生产端回暖,这些举措不仅为消费者带来了实惠,也为餐饮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客流量和市场机会。眉州东坡在新建连锁经营门店和老店改造方面,得到了朝阳区政府和商务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这些政策不仅减轻了企业的经营压力,还让眉州东坡在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占有率方面更有信心和底气,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充分享受政策扶持带来的红利之际,眉州东坡以实际行动诠释民营企业的担当。2025年4月,北京遭遇极端大风天气,眉州东坡北京的数十家门店迅速行动起来,开启暖心之举。他们不仅为外卖骑手们精心准备了免费早餐,用热气腾腾的食物驱散骑手们身上的寒意与疲惫;还敞开大门,为市民们提供安全的避险空间,让大家在风雨中感受到温暖与关怀。经历7个奥运周期、服务3届奥运会,眉州东坡致力于“让世界了解中餐,让世界爱上川菜”。2008年北京奥运会,眉州东坡连续106个日夜,为13万人次提供了餐饮保障服务,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味道,奥运标准”。2022年北京冬奥会,作为“中国之家官方餐饮服务商”“中国国家队膳食服务商”,眉州东坡为北京冬奥会中国之家提供餐饮保障服务;2024年巴黎奥运会,眉州东坡以法国食材、中国味道、入驻罗柴、香飘巴黎为保障核心,力求将“中国美食文化魅力”呈现给每一位宾客,在眉州东坡看来,成为餐饮业的“国家队”同样是一份荣耀。
新兴品牌的“特色突围”
一款新产品如何真正走入消费者的心里?答案是一定要“够特别”,而这个“特别”必须通过一系列的创新性来体现。
小仙炖是朝阳区本土孵化的新消费品牌企业。创始人林小仙四代中医出身,于2014年开创鲜炖燕窝新品类,开启了鲜炖燕窝滋补新时代,2017—2024年连续8年实现全国鲜炖燕窝销量领先。
小仙炖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对于企业来说,系统性创新尤为重要。围绕用户痛点的解决,小仙炖通过品类创新、模式创新、工艺创新、体验创新等抓手,实现了中式滋补品的现代化突破,使传统燕窝滋补产品升级为一套完整的燕窝滋补解决方案,加深了燕窝这一传统滋补方式与当代消费者之间的联系。2021年小仙炖首家旗舰店落子于北京朝阳SKP商圈,比邻国际一线品牌,开创了中式滋补行业体验店的先河,是行业首家独立滋补品类的千平旗舰店。作为首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商业区,小仙炖依托于朝阳区的支持和全方位优势资源,小仙炖所创新传承的中式滋补文化得到了充分的推动。
截至目前,小仙炖已在全国16个城市布局27家门店。可以说,在朝阳区优越的营商环境中,小仙炖获得全方位支持,实现快速发展。2022年,获得北京市第一批“专精特新”认定,2021年、2022年连续入选“北京民营企业中小百强”。
朝阳区以精准的政策扶持为小仙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在资金支持上,连续多年积极指导小仙炖申报朝阳区促进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项目,助力企业获得政策红利,将资金投入到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等关键领域,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在服务维度,朝阳区商务局、朝阳区发改委等为小仙炖提供全流程、精细化的服务,不仅搭建企业交流平台,还积极提供活动资源,促进小仙炖与不同行业企业合作,拓展业务边界。在场景维度,朝阳区积极搭建多元消费场景,为小仙炖提供广阔展示舞台。自2021年起,小仙炖深度参与北京消费季系列活动,在“直播促销月”“国潮京品节”“北京首发节”等活动中大放异彩。2023年,小仙炖成为北京市首批特色直播电商基地。丰富的活动场景不仅提升了企业的品牌影响力,更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与市场关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