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宣布加速研制B61-13新核弹

作者: 石绍柱 赵芮

石绍柱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

赵芮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今年4月,美国宣布为应对“紧迫的国家安全需求”,决定加快新一代核航弹B61-13的生产速度,首枚交付时间计划提前七个月。这是美国在全球紧张局势加剧背景下,强化核实战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彰显特朗普政府“以实力求和平”安全政策理念,也折射美国国内复杂的政治博弈。

美国核航弹主要由F-15E、F-16战斗机、B-2A或未来的B-21战略轰炸机搭载,具有威慑显示度高、当量灵活可调、战术场景可用、平台兼容性强等特点,是美军在地区冲突中实施核威慑与核打击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美国加快升级其核航弹体系步伐。一方面,计划退役相对老旧的B83核航弹,保留号称“地堡毁灭者”的B61-11(1万~40万吨当量可调)钻地核航弹;另一方面,持续改造升级B61系列核航弹。今年1月,美国国家核安全管理局宣称完成了B61-12(0.03万~5万吨当量可调)核弹头升级并准备生产B61-13,近期又宣布加速B61-13研制进程。

B61-13综合了B61-7大当量(1万~36万吨当量可调)和B61-12高精度可滑翔优点,通过提升打击精度增强毁伤效能,填补B83退役形成的毁伤能力空白,不断满足核威慑需求。美国之所以宣布加快研制B61-13,有军事、战略、政治、军控等多方面考虑。

军事方面,B61-13是美国加快核力量现代化计划重要一环,旨在进一步强化核慑战能力。

一方面,美国通过加速研制该航弹,有助于形成爆炸当量梯次衔接、毁伤效能搭配互补的核航弹型谱体系,具备针对地下深埋目标、坚固点目标、大范围分布面目标等多种目标的核打击能力,增强美国核力量运用的多样性与灵活性。

另一方面,B61-13载具适配性强,可由B-2A、F-15E、F-16、PA-200等机型挂载,未来主要由B-21战略轰炸机搭载,借助B-21优越隐身性能可完成隐蔽破袭任务。

美国加快研制B61-13,意在传递明确威慑信号,让对手相信美国能够有限度、有选择地使用核打击,从而应对各种可能的军事场景。

战略方面,与民主党相比,共和党政府更加依赖军事能力,试图确保美国核技术与作战能力方面的绝对军事优势。美国军方和媒体几乎毫不掩饰地将研制B61-13的目标对准中国、俄罗斯、朝鲜、伊朗,称四国致力于建设地下指控中心或涉核配套设施,以保护关键资产免受美国打击,美国需加紧研制B61-13,为总统提供应对选项。

在美军的规划中,B-2或B-21战略轰炸机可携带B61-13隐蔽进入伊朗境内纵深,对伊朗地下铀浓缩设施、再处理厂或地下导弹阵地进行核打击。俄罗斯在莫斯科新建的地下战略指挥所也被列为打击对象。

政治方面,美国加快研制B61-13是其国内两党政治博弈的结果。B83-1是美国核武库中威力最大型号,当量超过120万吨TNT,相当于1945年美国投放在广岛原子弹的80倍。奥巴马政府曾宣布将退役并销毁全部B83-1,但该决定在特朗普首次上台后被推翻。拜登政府上台后,再次试图退役B83-1,遭到共和党议员以“美国需要大威力的B83-1打击对手地下深埋坚固目标”为由的强烈反对。美国军方和国家核安全管理局倾向于退役B83-1,原因在于其高昂的维护费用可能挤占其他项目资金。加快研制B61-13,既可满足共和党加强核能力建设要求,又可满足民主党退役B83-1要求,还能通过翻新现有核装置部件获得更多研制拨款。

军控方面,美国可将加快研制B61-13作为与俄罗斯开展核军控谈判的重要筹码。一直以来,美俄在双边核裁军中是否应包括非战略核武器等问题上存在较大分歧。美国主张在继续限制俄罗斯“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的同时,纳入非战略核武器,遭到俄罗斯反对。美国加快研制B61-13,试图向俄罗斯传递威胁信号,以便在后续谈判时逼迫俄在非战略核武器方面作出让步。

美国宣布加快生产B61-13,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美国在战略政策和具体武器技术层面都在朝着降低核武器使用门槛方向发展的趋势,给国际安全与战略稳定带来风险挑战。

如果未来B61-13等非战略核弹被部署到西欧、西太等地区,发生重大危机或地区冲突时使用核武器的风险将进一步上升。

另一方面,美国发展部署非战略核武器,可能诱使其他核国家、潜在拥核国家采取反制措施,如对等发展非战略核武器、进行核扩散等,诱发新一轮核军备竞赛,从而破坏现行核秩序,给本已摇摇欲坠的全球核军控体系带来新的冲击。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