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刷牙,为何还有蛀牙
作者: 吴佳怡 徐稳安在儿童口腔科的日常诊疗工作中,家长们常围绕乳牙龋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蛀牙)提出诸多疑问:“孩子天天刷牙,为什么还有蛀牙?”“乳牙会换掉,有必要做治疗吗?”这些普遍存在的困惑,反映出家长对乳牙健康的认知存在局限性。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乳牙龋病的相关知识。
为什么孩子容易有蛀牙
刷牙是保护牙齿、防止蛀牙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很多家长也会有意识地培养孩子每天刷牙的好习惯。但孩子有蛀牙,原因很多,不是单靠刷牙就能完全避免的,家长要从多个方面了解蛀牙的成因。
首先,乳牙的矿化程度显著低于恒牙,外层牙体组织较薄且硬度较低,因此,乳牙对酸的抵抗力较差。此外,乳牙的解剖形态具有窝沟深、点隙裂沟复杂、颈部缩窄等特点,使细菌和食物残渣更易滞留,增加了清洁难度。
其次,孩子的咀嚼功能较差,饮食具有高频、精细化等特点,食物致龋力强且易附着于牙面。另外,孩子食用甜食较多,糖分被细菌分解后,会产生大量酸性物质,进而腐蚀牙齿。
再次,孩子较难自觉地维护口腔卫生,家长也往往不够重视,加之儿童睡眠时间长,口腔处于静止状态的时间也较长,睡眠时唾液分泌量少,菌斑、食物碎屑、软垢易长时间滞留于牙面,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
乳牙龋病有必要治疗吗
一些家长认为,乳牙迟早会被恒牙替代,孩子出现乳牙龋病,并不需要及时去医院处理。其实, 这是一个误区,对于尚未接近替换期的龋坏乳牙, 若不及时处理, 将会带来很多危害。


咀嚼功能下降与营养摄入障碍
乳牙龋病导致患儿咀嚼效率降低,患牙疼痛与咀嚼困难会使患儿减少固体食物摄入,进而影响营养物质的摄入与吸收,对颌骨及全身生长发育不利。同时,患儿因疼痛长期使用健侧牙咀嚼,会导致面部发育不对称。
恒牙牙胚发育异常
乳牙根尖周炎可致炎症扩散,影响下方恒牙胚发育,致使继承恒牙形态发育不良,更易患龋病,严重者可致恒牙胚停止发育,表现为恒牙先天缺失或萌出异常。
牙列间隙丧失与错畸形
乳牙龋损导致牙体缺损过大或过早脱落,会使其为恒牙预留的空间变小,从而导致继承恒牙萌出空间不足、错位萌出等问题。
影响心理健康
前牙龋损可致牙齿缺损和变色,患儿在社交场合中因牙齿问题产生自卑心理,不愿张口说笑,可能影响心理健康。此外,因牙齿缺损范围过大影响发音,也会对患儿的社交、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预防乳牙龋病的重要意义
从出生开始就重视牙齿的保护及龋病的预防,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饮食管理
孩子6个月后应逐渐戒除喝夜奶的习惯,睡前刷牙后停止进食。减少含糖食物的摄入,尽量在正餐食用含糖食物,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等。
口腔卫生清洁
家长应帮助孩子建立口腔保健意识,养成良好习惯。采用圆弧刷牙法或巴氏刷牙法,早晚各刷1次牙,每次不少于2分钟。对于邻面清洁,建议使用牙线。3岁以下儿童缺乏独立刷牙能力,需家长辅助完成口腔清洁。同时,家长应以身作则,重视口腔卫生,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
定期检查并采取防龋措施
家长每3~6个月要带孩子去医院进行口腔检查。每6个月进行全口涂氟,这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方法,能增强牙齿抵抗龋损能力,促进牙齿再矿化。乳牙窝沟封闭可在不磨除牙体组织的情况下,在窝沟表面盖上一层保护剂,防止深窝沟堆积食物残渣,细菌繁殖发酵产酸导致龋损。
积极治疗乳牙龋病
一旦发现乳牙龋损,应及时进行充填治疗。对于龋损近髓者,可采用间接盖髓术或活髓切断术,以保存牙髓活力。乳牙预成冠修复适用于大面积龋损或充填困难的患牙,可有效恢复牙齿形态与功能。
及时处理并发症
乳牙龋损已发展为牙髓炎或根尖周炎者,需进行根管治疗。同时,随访观察继承恒牙胚发育情况,并关注全身健康情况,及时处理因乳牙龋病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感染。
综上所述,乳牙健康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家长应树立科学的口腔健康观念,帮助孩子建立口腔保健意识,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乳牙龋病的防治需要孩子、家长、口腔医生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