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越南看到了20年前的中国
作者: 刘润随着飞机的一阵颠簸,我降落在越南河内的内排国际机场,正式开启我的旅行。
陌生的“邻居”
说来惭愧,我虽然去过不少地方,但还真是第一次来越南。
此前,我对越南的了解,主要是一些奇闻逸事。
比如地理。越南的地理形状非常独特,像一只瘦长的海马。全世界长成这个样子的国家,可能只有越南和智利了。越南南北部挺宽敞,中部最窄的地方却只有50公里,只比一趟马拉松长一点点,理论上跑着步就能“横穿”全国。因此,越南南北气候差异明显,北方有四季之分,南方却只有旱雨两季。
再比如旅游。越南和中国接壤,两国边境居民又交流频繁,这让越南给人一种非常独特的旅行体验:坐高铁到广西一个叫防城港的边境小城,走东兴口岸,就可以直接出境到越南。口岸外,就是越南的芒街市。在这里,你可以体验“步行出国,当日往返”,跟去郊区逛个集市没多大区别……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如今的越南已经成为了中国增长最快、最不可忽视的贸易伙伴之一。
据越南海关统计,2023年中越货物进出口1719亿美元。2024年中越货物进出口达2052亿美元,创两国双边贸易历史新高。中国成为越南第一个规模超2000亿美元的贸易伙伴。
穿越历史的时光机
河内不远,从上海坐飞机只要3个小时,几乎不用倒时差,气候也和广州差不多。网络上有一段话特别火:越南就像20年前的中国。
为什么说越南就像20年前的中国?几组数据可以比较——

首先是经济,2023年越南人均GDP大约4300美元,而中国2007年人均GDP大约是2700美元。如果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2007年的2700美元,大约相当于2023年的4100美元,和今天的越南几乎一样,两国的经济发展相差大约16年。然后是国际排名,2023年,越南人均GDP在全世界所有国家(地区)中排名第117位。而2003年的中国,这个排名是110位。再比如出生率,2022年越南出生率14.7‰,2002年中国的出生率是12.9‰……
高速增长的GDP、源源不断的外资、充满活力的年轻人……一切,都如同20年前的中国。这哪里是飞往越南的班机,简直是穿越历史的时光机。
可口可乐、麦当劳和星巴克
商场是了解当地生活的最好方式。于是,我们坐上大巴来到河内附近的北宁市,找到一家本地商场,准备买点吃的,顺便看看当地的商业环境。一进商场,我就感觉“穿越”了。
为什么感觉“穿越”了?
想想看,如今你熟悉的中国购物中心,是不是都长这样:负一楼小吃街、一楼奢侈品、二楼三楼精品服装、四楼运动用品、五楼大餐饮、六楼电影院。而这家越南购物中心,只有三层,没有地下商业街。一楼卖化妆品、珠宝首饰、运动品牌;二楼卖各类服装和杂物,还有一个很大的本地超市;三楼则是餐饮和电影院。
没错,年纪大一点的读者,可能会和我一样无比熟悉,20年前的中国商场,就长这个样子。而在今天的越南,你还能看到它。那商场里都有什么牌子呢?进去之后,往左一看,李宁。往右一看,鸿星尔克。回头一看,奥康。抬起头来,名创优品就在眼前。我不知道越南的消费者是什么感受。但如果让我猜一下,或许对于一些孩子来说,就像40年前我喝到人生中第一口可乐一样。回想我第一次喝可乐是在小时候,大概是20世纪80年代,爸爸的朋友登门时送的礼物。但当时的我哪里舍得,都是像品白酒一样,把可乐倒进小杯子里,一杯一杯地喝。喝完后还要赞叹一句:确实不一般啊!而如今,越南的这一代孩子,很可能喝着蜜雪冰城、穿着李宁、用着小米平板电脑长大。
我认为,要对比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品价格,可以对比三样东西:可口可乐、麦当劳巨无霸汉堡、星巴克咖啡。
为什么?
因为这三样东西,都是经过百年充分竞争后,生存下来的大品牌商品。他们的价格,大致可以代表不同国家之间的货币购买力水平。在经济学上,甚至有了“巨无霸指数”“星巴克指数”这样的术语。麦当劳和星巴克暂时没看见,那可口可乐的价格如何呢?一听330ML的可口可乐,售价8600越南盾,大约2.5元人民币,看起来和中国的价格差不多。
不过,如果从中国进口商品过来,反而显得更贵一些。比如在名创优品买一个分装瓶,需要3万越南盾,人民币9元左右。
您还是说中文吧
走出商场在街上闲逛,最引人注目的是街头的招牌。
满街的招牌几乎都带有中文,即便不会越南语,估计生活也不会有太大阻碍。过去我们常说,可以通过观察一个地方的中餐馆数量和中文使用情况,来判断当地华人数量。
我记得早些时候去美国时,中餐馆的味道很一般,因为当地华人较少。但后来随着华人增多,中餐馆也变得更加地道、好吃。

而在越南,满街的中餐馆和中文标识,足以说明在越南做生意的华人群体多到超乎想象。
除了文字,还有语言。
我听一个去越南旅游的朋友说过这样的经历,他在越南购物,用蹩脚的英语和店员沟通,没想到店员开口就是标准的普通话:您还是说中文吧。
当然,导游和导购,是职业所需,而最让我惊讶的,是逛到一家显然是面向本地人的奶粉店。一开始,我以为店主小姑娘是来越南做生意的中国人,结果一问之下,她竟然是土生土长的越南人。她的中文如此流利,如果她不说,我哪里听得出她是外国人啊?
眼里有光的年轻人
另一个引起我巨大好奇的,是越南的人口。
2023年年初,越南政府宣布越南人口破亿,成为世界上第15个人口破亿的国家。且总和生育率约为1.96,也就是平均每对夫妻生育1.96个孩子,刚好维持在人口更替水平上下。比总数更值得关注的,是人口结构。数据显示,越南0—14岁人口占比22.2%,15—64岁人口占比68.26%,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仅有9.55%,真是令人羡慕的人口抚养比。
奶粉店的小姑娘告诉我,越南家庭通常都会生2个孩子,而且国家还在鼓励生3个以上。这片土地上的年轻人,眼神里闪烁着和20年前的中国年轻人一样的光芒。那是对未来的渴望,对机会的期待。
这里就像一座激情澎湃的青年大学,充满着后发市场的朝气与活力。
越南像是一台时光机,让你能看到20年前的中国影子;又像是一个万花筒,折射出各种新奇的商业可能。也许未来的某一天,当我们再次回首今天的越南,会发现每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成长故事。而我们,有幸见证了这个故事的开始,甚至,有机会亲自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