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读者到作者:我是如何链接《轻兵器》的?
作者: 王鹏我收藏的《轻兵器》
我从小就是个军迷,对枪炮、飞机、坦克、军舰等武器非常着迷。与《轻兵器》结缘于2007年,也就是我读高中时。我偶然看到班上有同学买《轻兵器》,就借来看,2008年上大学之后就有零花钱自己买了。我会到学校里卖旧书的书店淘旧的《轻兵器》,3~4元一本,非常划算,每次都如获至宝。



我手头淘到的最早的一本《轻兵器》杂志,是2006年第2期下半月刊。当时的装订方式是骑马钉,也就是在中央书脊处用两枚针钉将整本杂志固定。这种装订方式有一个重大缺陷,就是最中间的那一页的装订处会因为多次翻阅而出现磨损,甚至与页面脱落散开。起初,我只是用胶带把整本杂志的装订处全部粘起来,但这种方法费时费力,还不美观。后来我自创一种简单高效的装订粘贴法,即在最中间的那一页的2个装订处,每处用4片胶带粘贴固定。如此一来,只要将最薄弱的中间页固定好,就可以保证全部页面不会脱落散开。
目前,我手头的《轻兵器》有300本左右,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在一起。
我发表的《轻兵器》
经过4~5年对《轻兵器》的潜心阅读,我逐渐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菜鸟”成长为一个略懂枪械基本构造和原理的“老鸟”。在吸收了这么多枪械知识之后,我也自不量力地希望能够输出一些东西。刚开始我还不敢奢望能在《轻兵器》上发表文章,而是先通过《名枪》杂志的QQ群陆续认识了太特斯、甘兆扬、八重樱、金古雷等《轻兵器》杂志的作者。




在《轻兵器》杂志上发表文章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选题问题。《轻兵器》杂志的武器看台、警用与特种武器、名枪名弹、武器分析、冷兵器、博物博览、历史钩沉等几大板块基本有固定的作者,我个人无论在文笔方面还是在素材方面与那些“老鸟”相比无任何优势。本着“柿子得挑软的捏”的原则,我最后选择了军事游戏板块作为自己的主阵地,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写出了《国人自制FPS大作——战火风暴》,并在负责军事游戏板块的王晓西编辑的帮助下成功发表。
到了2018年,我为了完成博士论文远赴加拿大渥太华收集资料,其间多次前往加拿大战争博物馆参观并拍摄了数百张照片。回国后利用这些照片写作了《加拿大战争博物馆游记》,分上下两篇发表在《轻兵器》2022年第1、2期上。2022年第2期上还发表了我写的《国产FPS“七年磨一剑”之新作——光明记忆:无限》,可视作我在《轻兵器》的高光时刻。
以上就是我与《轻兵器》之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