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随笔
作者: 叶灵凤霍桑和动人的《红字》故事
文学史上有许多作家因一本书而名垂不朽。《红字》的作者霍桑就是如此。
拉撒奈尔·霍桑是美国人,生于一八〇四年。他本是税关职员,可是性爱写作,写过不少童话和故事,并且也获得相当成功。但是直到他失业之后,才无意写出了他的杰作,这就是成为十九世纪美国著名小说之一的《红字》。今天,霍桑就凭了这一部小说而永不会被人忘记。他虽然后来也写过好几部其他作品,但它们的有无已无关重要了。
《红字》这部小说,是霍桑在四十五岁时写的。这是一八四九年的事,这时霍桑已经结婚,他的妻子索菲亚是个典型的贤妻,他们已经有了两个孩子,税关职务的薪水本来已足够他们生活,不用有什么忧虑。可是这一年由于人事上的变动,他的职位忽然被裁撤了,于是霍桑突然失业起来。由于平时没有什么积蓄,眼看一时又找不到新的职位,他的前途不觉显得十分黯淡。
可是贤惠的索菲亚,这时反而安慰丈夫道:“你既然不用去办公了,你岂不是反而有时间可以安定地坐下来写你许久要写的小说了?”据霍桑的传记所载,这时他妻子鼓励他,给他收拾干净书桌,又给他在壁炉里生了火,请他舒服地坐下来,然后跑上楼拿了一个小包裹来给霍桑看,里面是一百五十元现款,这是她平时辛苦撙节下来以备不时之需的。现在这笔小款项至少可以够他们一家人两个月的生活费。
此外,他的朋友诗人朗费罗等人,知道他失业了,大家也凑了一笔钱寄给他,嘱他安心写作。于是霍桑就在这种既感激又兴奋的心情下,坐下来开始写他许久想写的长篇小说。他当时对于自己所写的东西并没有什么自信,因此当一位出版家来拜访他,问他可有什么现成的稿件可供他们出版时,他起先还谦逊地不肯拿出来,直到再三询问,他才勉强从抽屉里拿出一卷原稿来给他说:
请你拿回去看看,这东西行不行?
就在当天晚上,这位出版家就写了一封信给霍桑,对他交来的这部原稿大加称赞。这部原稿不是别的,就是《红字》。
《红字》的故事非常动人,霍桑是用回叙的方法来写这部小说的。小说的背景是美国的波士顿城,一开始,女主角亥丝特正从监狱里释放出来。她因丈夫不在家,与人通奸有孕,不为当地美国清教徒的严厉法律所容,被判入狱。这时刑满放出来,但是早已在狱中分娩,孩子已经有三个月大了。她被释后,还要再经过示众一次,才可以完全恢复自由。她被命令穿上一件特殊的长袍,胸前绣了一个红色的“A”字,这是“犯通奸罪的妇人”(adulteress)一字的缩写。当地的法律规定她要终身穿上胸前绣有这个字(这正是这部小说题名《红字》的由来)的衣服,并且在出狱之际,还要站在刑台上示众一次。亥丝特都这么做了,但是她只有一件事始终不肯做,那就是泄露奸夫的姓名。
亥丝特站在刑台上,身穿胸前有红字的耻辱长袍,怀抱通奸怀孕而来的独生子,在那里示众之际,出门两年的丈夫正从外地抵埠了,他杂在人丛中来看热闹,因为他根本不知道这件事情,一看站在示众台上的竟是自己的妻子,这才知道出了乱子。霍桑的小说就是从这一幕紧张的场面来开始叙述描写的,因此一开头就吸引了读者。
丈夫站在人丛中,自然又羞又恼。但是人丛中还有一个心中更难过的人,那就是当地那个年轻而受人敬重的牧师。他这时心里难过,并非因为他的教区内出了这件有悖道德礼教的风化案,而是他正是亥丝特怀中所抱的私生子的父亲。但是由于亥丝特坚决拒绝透露她的情夫姓名,他们发生关系的经过又十分隐秘,大家更绝对不会疑心她的通奸对象乃是受他们敬重的牧师,因此谁也不会疑心到他。但是这年轻的牧师实在是个好人,只不过他对亥丝特的爱情战胜了他的道德观念,这才做出这样的事。因此他见到亥丝特勇敢地一人单独受过,又拒绝牵连到他,站在台下受到良心的谴责,十分难过。
牧师的秘密,别人虽看不出,但是由于亥丝特出狱以后,他对她的特别关怀和同情,使得丈夫渐渐地猜中了这秘密。这丈夫是个医生,他因了牧师的健康不好,便借了给他看病为名,用种种言语磨折他,使他的内心增加苦痛,用来向他报复。
最后,牧师和亥丝特都受不了这种精神的谴责了,她勇敢地同牧师商议,要求带了私生的女儿一同逃到别处去生活。但是牧师拒绝了,因为他决定要忏悔自己的罪过。
有一天,在一次极为动人的盛大说教之后,这牧师便挽了亥丝特的手,带着这时已经七岁的私生女儿,一同走上那座示众的刑台,在全体市民极度惊异之下,庄严地向大家宣布,他说他早应该在七年之前就同亥丝特一起站在这里了,但是现在迟了七年,请大家原谅,不过他终于有机会这么做了,因为他正是那个“奸夫”,也就是这个私生子的父亲。他说完之后,就因为激动过甚,病体支持不住,倒在亥丝特的怀里死去了。
这就是霍桑的这部杰作的动人内容。《红字》出版于一八五〇年,他那时已经是四十六岁。后来又写了几部其他作品,但都赶不上这部动人的杰作。他活了六十岁,于一八六四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