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有雅号
作者: 张佑高“为什么你的雅号叫‘半城柳色’呢?因为头发有一半……
“半城柳色,好色之徒也!”
参加读书会结束后,我们一拨儿人从洋河镇返回,路上你一言我一语调侃起来,想不到文友一边开车,一边聊到了我。
我笑着沉默片刻,欣赏起自己的雅号“半城柳色”。想不到,李白有雅号“青莲居士”,苏轼有雅号“东坡居士”,我也有雅号了!
我是20世纪70年代生人,20世纪90年代上班。到2000年时,校长为我们每人配了一台办公电脑,买了一身新郎希努尔西服,安置了一个方格形办公空间,让我们实现了快节奏、高效率的无纸化办公,以一种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迈进了新时代。
业余时间,年轻老师玩起了QQ。每个人可以有自己的“菜地”,种茄子、西红柿、青菜,洒水、施肥、杀虫。有人半夜起来看菜地,有人半夜起来偷菜,觉得新鲜有趣,办公室里一下子蔚然成风。我请电脑高手旭东兄帮我注册了邮箱、QQ,玩起了QQ。我玩QQ的原因不仅是种菜,主要是交友方便,可以发图片、发短信,可以视频聊天儿,太现代了!
起个什么昵称呢?先用“海阔天空”,后来用“蓝天白云”,再后来二毛送给我一个雅称“灌篮高手”。用了半年后,大孩又送给我一个雅称“半城柳色”,最后就确定了“半城柳色”这个雅号。
我一想到北宋文学家王安石有个雅号“半山”,便觉得“半”有中庸思想,能警醒自己凡事不求全,不偏不倚,不温不火,恰到好处,适可而止。
后来,我到杭州参观,看到灵隐寺中的一副对联:“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觉得“半称心”非常有道理,和“半城”谐音,想到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做事顺其自然,随遇而安,不贪多,不苛刻,不纠缠,不求完美,不求全好,善待自己,宽容别人;“柳色”,由“万木争春柳为先”的柳树不择土壤,落地生根,萌芽最早,落叶较迟,想到能警醒人生质朴自然,顽强乐观,自强不息。
年前,我到兴化板桥故居游玩,目睹了郑板桥先生的墨宝“难得糊涂”,读下边小字:“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福报也。”想到先生当时题下“难得糊涂”这四个字,随后取出方印,落款上印:“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当他看到老翁的方印上赫然写到“院试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时,不觉黯然成愧,觉得自己虽为进士出身,能力却未及殿试之准。他从茅屋老翁处归来不久,便挂印而去,大隐于市,弃官云游,书画为生。
我的雅号“半城柳色”和“难得糊涂”的内涵暗合。人生应当做事先做人,做人要低调,千万不炫耀。真正的强者,往往敛藏锋芒,大智若愚,做人达观大度,不拘小节。如古人云:“外智而内愚,实愚也;外愚而内智,大智也。”难得糊涂,不是真的头脑糊涂,不明事理,而是大智若愚,内智外愚,就像书法的裹锋行笔,敛藏锋芒而苍劲有力;难得糊涂,也不是无原则的忍气吞声,妥协退让,而是有理有据,以理服人,换来长久心安。康熙年间,担任礼部尚书的张英老家来信,说与邻居吴家院落间有条供双方出入的巷子的归属权出现了争议,吴家建新房想独占这条路,双方争执不下,请他出面解决。张英认为应该邻里谦让,便回信写下四句话:“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吴家深受感动,也主动让出三尺房基地。由此,六尺巷的美谈流芳百年。
于是乎,我的雅号“半城柳色”就这样定了下来。从此,它就像一位百岁仙翁在提醒我:“说三分话,吃七分饱。酒喝微醺,花看半开。小心驶得万年船,谨慎能捕千秋蝉。”
真好,有了雅号,让我的一言一行就像有了定海神针。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wxji20251252.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