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抑郁症的蛛丝马迹
作者: 李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的数据显示,我国患抑郁症的人数约9500万;我国每年有近28万人自杀,其中约40%患有抑郁症。在如此背景下,健康人群应尽早了解抑郁症,防患于未然。
抑郁症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疾病,其产生的原因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及社会环境因素。患者最显著的感受是动力缺乏和快感缺失,出现持续性情绪低落、对平时喜爱的事物失去兴趣、自我评价低、有消极言行等表现。此外,抑郁症患者还会在饮食、睡眠、体重等躯体方面受到负面影响,如体重严重降低、失眠易醒等。可以说,抑郁症既是精神上的疾病,也是身体上的疾病。
如果一个人“心情低落”的情绪状态持续2周以上,对生活感到无力并失去热情,且这种无力感严重影响学业、日常工作、社交等社会功能,连原本喜欢的事物也变得索然无味,做什么事情都感觉很累,那么,他很可能已经处于抑郁状态或患上轻度抑郁症。
抑郁症患者的主要表现有5点:
1. 情绪低落,感到空虚和没有价值感。
这是抑郁症患者最主要的表现。抑郁症患者普遍存在过度贬低自己的心理状态,总是以一种消极态度看待自己的过去和未来,觉得自己一事无成,前途一片暗淡,人生充满着“无用感”。轻度抑郁症患者会感到闷闷不乐、缺乏愉快感、对事物缺乏兴趣,而重度抑郁症患者则会对一切感到悲观绝望,甚至度日如年、痛不欲生。
2. 思维变得迟缓,注意力无法集中。
患者常感到自己思维变慢、脑子变空,注意力无法集中、记忆力减退,严重时还会出现妄想等精神类症状,比如因躯体不适而怀疑自己患有重病,也可能会出现关系妄想、贫穷妄想、被害妄想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幻觉。
3. 没动力,没情感,意志活动减退。
患者表现为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也没有奋斗目标;情感麻木,感受不到家人、朋友的关怀,对以前的爱好不屑一顾;只想独自待在房间里,疏远身边所有人,拒绝社交;生活颓废,无法顾及吃、喝及个人卫生,甚至发展为不语、不动、不食的“抑郁性木僵”。
4. 出现认知功能损害。
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下降、反应迟缓、学习能力差等;患者也可能总是沉浸在过去不开心的事情中,或总是想些悲观的事;严重时也可造成语言流畅性变差及手眼协调能力减退等。
5. 出现睡眠障碍、疲劳、疼痛等躯体症状。
抑郁症患者可能出现的躯体症状包括睡眠障碍、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便秘、疼痛(身体任何部位)、性欲减退、阳痿、闭经和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等。在轻度抑郁症患者中,有一种较为典型的睡眠障碍是“容易早起”,通常会比平常早醒2—3小时,且醒来后难以入睡,情绪陷入悲伤。长此以往,睡眠障碍会越来越严重。另一个典型躯体症状是食欲减退和体重降低。抑郁症患者会觉得吃东西没有味道,连自己以前喜欢吃的东西也觉得不想再吃,对美食毫无兴趣,便会出现体重持续下降的情况。
如果发现自身情况与上文总结的5点基本相符,就要警惕可能已经处于抑郁状态,需要尽快去医院经专业量表的分析和专业医生的诊断。抑郁症极其复杂,但它是一个可治疗的疾病,早诊早治,才可尽快开启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