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日常护理防湿疹于未发
作者: 向琴
湿疹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皮肤病,具有瘙痒剧烈、皮损多形、反复发作的特点,见于各个年龄段的人群中,可局限在身体某个部位,也可全身发作,病情严重时会瘙痒不止,给患者带来极大不适,对生活有极大影响,因此做好湿疹的预防和护理十分必要。
▲ 湿疹的临床诱因
湿疹发生的具体原因目前还不明确。中医认为湿疹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禀赋不足、风湿热邪侵入,其中湿为主要诱因,治疗难度较高,常会反复发作,随着病情的发展,容易耗伤阴血,久而久之,肌肤失养逐渐转化为慢性病;西医认为湿疹是由于多因素引起的迟发性变态反应,内因与患者过敏体质、内分泌失调、饮食、精神等因素相关,外因与动物皮毛、化学物品、季节、生活环境、摩擦瘙抓、热水烫洗等因素相关。近年的研究显示,感染也是诱发湿疹的高危因素,湿疹患者皮损微生物检出率高于正常人群,在接受系统抗微生物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明显好转,说明湿疹与微生物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等都可能引起湿疹。
▲ 湿疹的日常预防
由于湿疹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因此还没有特效药物,在治疗方法上,西医强调寻找发病原因,并尽可能避免外界因素的刺激,常用的药物包括免疫抑制剂、抗组胺剂、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调节剂等,但抗组胺剂只能暂时缓解症状,免疫抑制剂的不良反应大,免疫调节剂需要长期用药,疗效不明确,上述药物均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中医治疗以健脾除湿、清热利湿、祛风润燥为主。无论中医还是西医,目前都没有根治湿疹的方法,因此,做好预防收效最大。
1.远离变应原
过敏是引起湿疹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春季的发生率更高。过敏的原因包括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内在因素是由于患者自身的体质问题,外在因素包括饮酒、吸烟、气候、尘螨、花粉、兽毛、棉絮等,食物也是一个常见的刺激性因素。湿疹高危人群在日常生活中需要远离变应原,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清洁,定期除螨,调整不科学的饮食结构,勤晾晒与换洗被褥,不养宠物、不养花,在室内比较干燥的情况下,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这些可有效降低湿疹的发生率。
2.正确洗浴与防护
正确的洗浴方式可有效去除污物,对治疗皮肤病有好处,但如果洗浴不当,反而会损伤皮肤,增加湿疹的发生率。如水温过高、洗浴频繁、使用碱性较强的洗浴液等,会破坏皮肤的保护膜,加重病情。对于湿疹高危人群,需采用正确的洗浴和防护措施,在洗浴时要控制好水温,避免温度过高,洗浴时间不宜过长,控制在30分钟以内,减少沐浴液、肥皂的使用,洗浴时动作轻柔,避免用力摩擦皮肤,洗浴完毕后使用毛巾将水分吸干,并使用润肤乳滋润皮肤。
3.改善情绪状态
研究显示,焦虑与抑郁心理不仅是多数慢性病的具体表现,也是导致疾病复发的高危因素。由于湿疹常反复发生,给患者造成极大的困扰,患者可能表现出较为激烈的焦虑与抑郁情绪,不良情绪又会进一步加重病情。湿疹高危人群需要认识情绪状态与疾病发生的关系,掌握正确的情绪疏导方式,可通过听音乐、运动、与朋友聊天等方式改善心理状态。
▲ 湿疹的护理要点
1.皮肤护理
湿疹患者皮肤受损后会出现糜烂、红肿、渗出等表现,皮肤的屏障作用也受到影响,如果护理不当,容易出现继发性感染。日常护理需要保证被褥的干燥、整洁,叮嘱患者穿柔软的棉质衣裤,增加更换频次。叮嘱患者定时修剪指甲,避免摩擦搔抓皮肤,容易发生湿疹的部位重点保护,避免直接接触各类皮毛制品与其他刺激性致敏物质。对于出现糜烂、渗出者,可使用生理盐水冷敷,将纱布浸湿生理盐水后拧干,敷于皮损位置,并额外为患者提供无菌中单护理垫,尽可能减少外部刺激,操作过程遵循无菌化原则。如果瘙痒严重,可使用外涂药物,或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果晚间瘙痒剧烈,可遵医嘱加服一次抗组胺药物,不能过量服用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2.心理护理
湿疹患者的心理状态调节十分重要,护理人员需要充分认识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状态评估,分析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引导患者掌握正确的心理疏导方式,提高患者的配合度。湿疹需要长时间的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家属的支持和鼓励也非常重要,护理人员需要做好家属的健康教育工作,叮嘱家属予以患者必备的鼓励和关爱,缓解患者的孤独感和焦虑情绪,让患者保持平和的心态。部分患者在发病期间由于皮肤瘙痒严重,容易情绪失控,要注意做好应激反应护理,指导患者平复心情,接受病情,并利用肌肉放松训练、深呼吸等方式缓解心理应激反应。
3.饮食护理
湿疹患者在饮食方面要特别注意,为了提高治疗效果,可由护理人员根据患者情况制订个性化饮食餐单,合理安排主食、肉类、蔬菜的搭配,逐渐让患者与家属掌握科学的饮食方式,叮嘱患者戒烟戒酒,避免过敏原。湿疹患者的饮食容易走入两个误区,有的患者在康复后不知节制,导致病情再次加重;有的患者对饮食限制过于严格,导致营养缺乏,影响正常的免疫功能。
4.健康教育
为了帮助患者全面了解湿疹的相关知识,需制作发放健康教育手册,让患者了解湿疹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治疗方式等,结合既往病例耐心为患者解释皮肤瘙痒的原因,让患者知晓湿疹可能出现的表现,不必过于忧虑,只要按时用药、做好清洁工作,症状就能慢慢缓解。对患者进行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叮嘱患者少用碱性洗浴液,减少洗浴次数,洗浴时水温适宜,按时修剪指甲,日常穿衣要选择纯棉材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