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上三伏天,肿瘤患者收下这份饮食指南

作者: 王卉

遇上三伏天,肿瘤患者收下这份饮食指南0

所谓“三伏”,是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大约在每年7月中旬到8月中下旬,小暑与处暑节气之间,天气最为炎热,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说法。

肿瘤患者的基础代谢率较高,加之抗肿瘤治疗常见的胃肠道副反应,在三伏天更易出现食欲不佳、厌食早饱的症状,不利于抗肿瘤治疗和康复。那么,在三伏天,肿瘤患者应该如何科学饮食来安度盛夏呢?

要做到平衡膳食,清淡少油腻

在《黄帝内经·素问》中,对平衡膳食有精辟而生动的论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宜,五菜为充。”《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强调:“平衡膳食模式是最大程度上保障人类营养需要和健康的基础,食物多样是平衡膳食模式的基本原则”。

三伏天高温炎热,肿瘤患者的饮食宜清淡,忌油腻,每天摄入食盐不超过5克,每天摄入烹调油25—30克,避免摄入过多的动物性油脂和饱和脂肪酸。

要做到规律进餐,足量饮水

规律进餐是实现平衡膳食的前提,肿瘤患者更应科学合理地安排一日三餐,定时定量、饮食有度。早餐提供的能量应占全天总能量的25%—30%,午餐占30%—40%,晚餐占30%—35%。如果三伏天时肿瘤患者的胃口不佳,可适当增加进餐频次,按照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指南中推荐的“3+3”模式,在三餐的基础上增加2—3餐。

水是构成人体成分的重要物质,并发挥着多种生理作用。水摄入和排出的平衡可以保持机体处于适宜的水合状态,维护正常生理功能。肿瘤患者在三伏天需要主动、足量饮水,建议低身体活动水平的肿瘤患者每天饮用7—8杯水,相当于男性每天饮水1700毫升,女性每天饮水1500毫升。围手术期、合并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等肿瘤患者的饮水量需遵医嘱。三伏天推荐肿瘤患者喝白开水或淡茶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冰镇饮料。

要做到饮食卫生,注重食品安全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食物容易腐败变质,所以三伏天是食物中毒高发、频发的时期。肿瘤患者的脾胃较弱,更容易出现消化不良,需要格外注意饮食卫生,不食用感官性状异常、腐败变质或过期的食品,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食品,不食用未烧熟、煮透的食品。尤其提醒肿瘤患者慎重选择卤菜、四季豆、野生菌、海产品等食物中毒风险较高的食品,注重食品安全。

三伏天肿瘤患者科学饮食小问答

1.天热时胃口不好,肿瘤患者能吃稀饭、喝粥吗

可以吃,但不建议顿顿吃!

稀饭和粥类属于半流质食物,是医院里治疗饮食中的一类。半流质食物是指呈半流质状,具有“稀、软、烂”的特点,除了稀饭和粥类,还有烂面条、小馄饨、鸡蛋羹等,这类食物易于咀嚼、消化、吸收,适合术后疾病恢复期,是住院患者在饮食调整阶段的过渡饮食。

已经可以正常饮食的肿瘤患者,不建议一日三餐都吃稀饭、喝粥。稀饭和粥类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营养密度偏低,如果肿瘤患者长期只喝粥,单一化的食物将导致营养摄入不均衡,引发营养不良风险。此外,喝粥并不养胃,长期喝粥会导致患者出现胃酸减少、小肠黏膜萎缩等问题,缺乏营养反而会“伤胃”。

2.肿瘤患者可以吃小龙虾吗

可以吃,但是要适量,注意烹调方式和食品安全问题!

小龙虾的蛋白质含量较高,虾肉含有8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氨基酸的组成优于普通肉类,在所含脂肪酸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占比大,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K等脂溶性维生素的含量也较高,虾肉还富含钙、磷、铁、锌等元素,属于高蛋白、低脂肪食物,肿瘤康复期患者可以适当食用。然而,麻辣、干锅等重油重盐、辛辣刺激口味的小龙虾不适合肿瘤患者食用,患者进食后会出现胃肠不适。

此外,肿瘤患者和家属需要注意小龙虾的食品安全问题,建议从正规渠道购买小龙虾,切记不要自行捕捞,不食用野生小龙虾,防止寄生虫、副溶血性弧菌等微生物污染。烹饪前一定要将小龙虾清洗干净,烹饪过程中切记烧熟、煮透。如果进食小龙虾后出现全身或局部肌肉酸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防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发生。

3.肿瘤患者能吃冰激凌、雪糕、冰镇西瓜,喝冰饮料吗

一般不建议!

吃冰激凌、雪糕、冰镇西瓜,喝冰饮料,这些低温刺激会导致胃黏膜的血管收缩,胃液分泌减少,损伤胃黏膜,引起肿瘤患者的食欲下降、消化不良。尤其是糖耐量受损、胰岛素抵抗,以及合并糖尿病的肿瘤患者,应严格地控制甜食的摄入。此外,在使用奥沙利铂等药物的肿瘤患者,不宜喝凉水、喝冰饮料、吃冰镇西瓜,避免引起喉部痉挛,发生神经毒素反应。

头颈部肿瘤患者在放化疗后出现口腔黏膜炎时,可以适当喝一些酸奶、冰饮料等,以缓解口腔黏膜疼痛和不适感。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