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急性肠胃炎,应该怎么办?

作者: 朱永

得了急性肠胃炎,应该怎么办?0

如何识别急性肠胃炎?

当孩子出现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发热、水样大便(黄绿色稀便)等症状时,要警惕是否患上了急性肠胃炎。此外,急性肠胃炎患者还可能会出现头痛、肌肉痛的情况,腹泻、呕吐严重时可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是休克。

急性肠胃炎与哪些因素有关?

急性肠胃炎主要分为感染性、非感染性两大类,前者一般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微生物感染引起,后者主要由胃肠道受刺激引起。

病原微生物感染:急性肠胃炎主要由细菌(如沙门菌、痢疾杆菌、大肠埃希菌等)、病毒(如诺如病毒、腺病毒、轮状病毒等)、寄生虫(如贾第虫、阿米巴、隐孢子虫)等感染引起。

不健康饮食:包括进食各种变质、被污染的食物;不节制地吃辛辣刺激、生冷寒凉的食物;暴饮暴食等。因此,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妥善储存食物,将生熟食分开,尽可能避免食物变质或被污染;保持健康、规律的饮食习惯,不吃隔夜菜,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不要饮用生水及贪凉贪冷;饭前洗手;不吃变质或不洁食物。

压力太大:长期精神压力大会引发胃肠道功能紊乱,诱发急性肠胃炎。因此,日常生活中要学会调节情绪和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做到劳逸结合。

其他方面:低龄儿童容易发生急性肠胃炎,因为其胃肠道功能还未发育成熟;免疫力低下或营养不良的群体,也容易发生急性肠胃炎。因此,日常生活中要适度运动,保持良好作息,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

得了急性肠胃炎,应该怎么办?

日常生活中出现急性肠胃炎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在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加强护理管理。

1.疾病治疗

如果急性肠胃炎症状比较轻,通过补液、饮食控制、充分休息等,多数情况下都可以自愈。出现轻度、中度脱水症状的患者,可以口服补液盐或淡盐水;出现严重呕吐症状的患者需要禁食。此外,细菌性急性肠胃炎在必要情况下需使用抗生素治疗(如痢疾性腹泻),但一定要遵医嘱;急性腹泻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蒙脱石散治疗,可以缩短腹泻病程,减少腹泻频次。

2.护理管理

对于急性肠胃炎患者,尽量保持卧床休息,可以促进恢复;在呕吐症状得到缓解之后,可以少量摄入流质食物,疾病期间要保持清淡饮食,少吃高蛋白、高脂肪、刺激性食物;做到少食多餐,且摄入富含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食物。此外,急性肠胃炎患者会出现不良情绪,要学会调节情绪,避免受不良情绪的干扰和影响。

综上所述,急性肠胃炎是一种常见疾病,尤其多发于夏秋季节。因此,日常生活中主动学习和了解这方面的常识很有必要。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