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青少年泌尿系统健康

作者: 吴衍麟 张士宝

泌尿系统是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排泄系统,由一对肾脏、两条输尿管、一个膀胱、一条尿道组成。泌尿系统集造尿、输尿、贮尿和排尿等功能于一体,除了负责排尿外,还能够调节人体水电解质代谢及酸碱平衡,并在人体中产生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对维持人体系统稳定及机体功能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泌尿系统疾病是青少年疾病中的高发类型,青少年群体的泌尿系统健康情况不容忽视。

青少年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

青少年比较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主要包括疝气、鞘膜积液、尿路感染、膀胱炎、肾盂肾炎及肾积水等。此外,男性青少年比较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还有包茎。

1. 疝气

疝气指的是人体组织或器官中的一部分离开原位,通过腹腔内或外的缺损部位进入人体另一部位的疾病。家长需要及时掌握青少年的病情,即时观察患者腹部位置的包块。如果患者腹部的包块能够自主消失或者自主回去,家长不用急于治疗;如果患者出现哭闹或大笑等情况,腹部的包块便容易卡住回不去,家长需要及时带患者前往医院就诊。治疗疝气需要进行手术,如果患者的疝气情况较为严重,且没有及时处理,有发生疝嵌顿的危险。

2. 鞘膜积液

鞘膜积液指的是鞘膜腔内积聚的液体超过人体正常量而引起的囊肿。新生儿有睾丸鞘膜积液,这属正常生理现象,一般男孩在1 岁左右即可自行消退,通常情况下无需治疗,若无其他不适,可以不用就医。2 岁以上的男孩可以通过手术进行治疗,如果患者在手术后没有其他不适症状及并发症,且患者的饮食和精神状态等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在手术后 2天内可以出院。

3. 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是青少年群体中较为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之一。尿路感染一般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严重时可能影响到患者的肾脏、膀胱和尿道等部位。青少年群体中,尤其是女生更容易患尿路感染,因为女性的尿道较短,更容易被细菌感染。尿路感染的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尿色浑浊、发热等,家长应密切关注青少年是否出现这些症状。如果发现尿路感染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抗生素治疗。同时,家长应帮助青少年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饮食习惯等,预防尿路感染的出现,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

4. 膀胱炎

膀胱炎指的是膀胱黏膜发生的炎症,膀胱炎是青少年群体中较为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之一。膀胱炎的常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及尿色浑浊等,还会伴随着腹痛或发热。膀胱炎患者会经常感到尿频,排尿时还会出现灼热感和疼痛感,影响青少年的正常生活和学习。对于膀胱炎,家长首先要引起重视,及时带青少年就医,医生会通过尿液检查等方式确认具体病情,并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此外,家长还应指导青少年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膀胱炎的发生。对于反复出现膀胱炎的青少年,家长需要注意其饮食和生活习惯,青少年应保持私密部位的清洁,并及时更换内裤。另外,青少年注意不要长时间憋尿,及时排尿也是预防膀胱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5. 肾盂肾炎

肾盂肾炎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肾脏疾病,是青少年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之一。肾盂肾炎的症状包括发热、腹痛、尿频、尿急、尿痛等,有时还会伴随恶心、呕吐等症状。肾盂肾炎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对青少年的肾功能造成损害,影响生长发育。家长应该密切关注青少年是否出现肾盂肾炎的症状,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就医。医生会通过尿液检查、血液检查等方式确诊,然后给予相应的治疗。同时,家长也可以指导青少年注意个人卫生、多饮水、避免憋尿等,预防肾盂肾炎的发生。

6. 肾积水

肾积水指的是肾盂肾盂内积聚过多尿液,引起肾脏扩大和功能障碍的疾病。肾积水可以是先天性的,也可以是后天性的,常常会导致尿液潴留、尿路感染等并发症。肾积水的症状包括腰部疼痛、尿频、尿急、尿痛等,严重时还会伴随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对于肾积水,家长应该密切关注青少年的症状变化,及时就医进行诊断治疗。医生会通过超声检查、CT 检查等方式来确认病情,并制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家长要配合青少年进行康复护理,遵医嘱用药,定期复诊检查,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7. 包茎

包茎指的是包皮口狭小,或者包皮与阴茎头粘连,导致包皮不能上翻露出完整的阴茎头。包茎如未能及时治疗,阴茎头长期被包皮紧锁,包皮内容易积存污垢,从而造成细菌感染,致使青少年阴茎发育不良,还会带来一系列影响健康的疾病。包茎需要通过包皮环切手术进行治疗,虽然不是所有包茎患者都需要进行包皮环切手术,但一些隐匿阴茎、身材肥胖、包皮完整的隐形尿道下裂一定要经过专业的泌尿外科医生严格把关,把握包皮环切手术适应证。

青少年如何维护泌尿系统的健康?

1. 均衡饮食,保持泌尿系统的健康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实现均衡饮食,是青少年维护泌尿系统健康的基础。在日常饮食过程中,青少年需要增加水果、蔬菜、谷物粗粮及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摄入量。同时,青少年还需要严格控制盐和糖的摄入量,通过科学的饮食方式,维持正常的尿液组成,减少泌尿系统疾病的发生。此外,部分水果及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C 和抗氧化剂,有助于预防尿道结石及尿道感染等疾病的发生。谷物粗粮及蛋白质等物质能够为青少年提供能量和营养素,通过平衡青少年体内的营养物质维持其尿液的平衡,保持青少年泌尿系统的健康。

维护青少年泌尿系统健康0

2. 及时排尿,避免长时间憋尿

及时排尿,避免长时间憋尿是青少年保持泌尿系统健康的重要措施。长时间憋尿会导致尿液在体内长时间滞留,从而增加尿路感染的风险。因此,青少年应当遵循尿意,及时进行排尿,如果找不到洗手间或者因为学习等情况无法及时排尿,可以事先采取定时排尿的方法,避免长时间憋尿而导致泌尿系统受到损伤。

3. 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泌尿系统极易受到各种细菌的感染,因此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清洁卫生习惯对于预防泌尿系统感染、维护泌尿系统的健康至关重要。保持泌尿系统的清洁卫生,使用温水及适当的清洁剂对外阴区进行清洗,并保持外阴部位的干燥。青少年女性在经期内需要特别注意个人隐私部位的卫生,及时更换卫生巾或卫生棉条,避免长时间不更换卫生用品而导致隐私部位滋生细菌。青少年男性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包皮部位包皮垢的清洁,以降低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保持泌尿系统的健康。

4.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青少年自身的免疫力

首先,在洗澡或游泳时,避免长时间潜水或者浸泡在水中,因为长时间的潜水或浸水会导致尿液稀释、人体电解质平衡失调,从而增加青少年尿路感染及结石等疾病发生的风险。如果必须长时间在水中进行活动、工作或运动,青少年必须适当安排休息时间,以降低泌尿系统疾病的发生风险。其次,青少年必须注意规律作息、按时休息,并适当地进行体育运动,以增强自身免疫力及抵抗疾病的能力,进而预防泌尿系统疾病的发生。最后,青少年应当避免养成抽烟、喝酒等不良嗜好,禁烟禁酒有助于维护青少年群体泌尿系统的正常功能。

5. 注意调节自身情绪,保持心理健康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于维护青少年泌尿系统的健康同样重要。在日常生活中,青少年需要学会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因为长时间的情绪波动及学习生活压力,会影响青少年的身体健康状况,所以保持良好的情绪有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青少年可以通过冥想、运动或者听音乐等方式减轻学习及生活压力,调节不良情绪,从而维护身心健康。

此外,青少年一旦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或尿血等泌尿系统相关症状后,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及治疗,积极控制病情,减少或预防泌尿系统并发症的发生。不可因症状轻就忽视检查及治疗,从而导致病情加重,增加治疗难度。因此,及时治疗泌尿系统相关症状也是维护青少年泌尿系统健康的关键之一。

结束语

泌尿系统作为人体的重要枢纽,肩负着尿液的生成、储存与排放的重任,维护青少年泌尿系统的健康,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均衡饮食,保持泌尿系统的健康 ;及时排尿,避免长时间憋尿 ;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避免长时间潜水或者浸泡在水中 ;规律作息、按时休息;避免养成抽烟、喝酒等不良嗜好;注意调节不良情绪,保持心理健康 ;及时治疗相关症状等。如此才能降低青少年泌尿系统疾病发生的风险,维护青少年身体健康。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