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的青春谁知道?
作者: 赵雪丽 张英青春是一个多么美好的过程,然而“早熟”的青春却给孩子和家长带来不少苦恼。个子矮、女孩过早出现月经……这些“早熟”的变化被越来越多的家长关注。那什么是性早熟?性早熟有哪些影响?该怎样预防性早熟的发生呢?
什么是性早熟?
生长发育是有一定阶段性的,一般女孩在10岁、男孩在12岁会逐渐进入青春期,随着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的启动,开始有乳房发育、月经来潮、外生殖器改变等第二性征出现。性早熟是一种生长发育异常性疾病,通常是指女孩8岁以前、男孩9岁以前出现第二性征。我国《中枢性性早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2)》对女童性早熟年龄重新界定为7.5岁前出现乳房发育或10岁前出现月经初潮。
性早熟分为中枢性性早熟、外周性性早熟和不完全性早熟。中枢性性早熟是由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提前启动,不但有第二性征的提早发育,也有卵巢或睾丸的发育,这也是所谓的真性性早熟;而外周性性早熟,有第二性征发育,但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不成熟,没有性腺发育,也被称为假性性早熟。当然,部分假性性早熟也可能引起真性性早熟。不完全性性早熟的儿童,仅出现一种性发育表现,如单纯性乳房发育、单纯性月经早初潮等。

性早熟会影响儿童未来的身高吗?
影响身高的因素有很多,如遗传因素、营养因素、健康状况等等。而第二性征过早发育出现性早熟,也会影响儿童未来的身高。
中枢性性早熟的儿童,由于第二性征的提前启动,常常会出现身高和体重增长过快,早期身高可超过同龄儿童。但骨骼过快增长,可使骨骼成熟加速,骨骺融合过早,骨龄超过实际年龄,成年后身高反而较矮。
性早熟有哪些影响?
性早熟儿童不仅影响儿童生长潜能,导致患儿身材矮小;也可能因为乳房发育、月经初潮等与同龄人身材、体态、表现的不同,出现不同程度的自卑、胆怯、抑郁及社交恐惧等心理问题,影响儿童身心健康。
如何诊断性早熟?
青春期性发育遵循一定的生长规律,女孩通常先有乳房的发育,逐渐有阴毛、外生殖器的改变,月经来潮,长出腋毛。男孩首先表现为睾丸容积增大,随之阴茎增长增粗,有阴毛、腋毛的生长,声音也会变得低沉,长出胡须,有喉结等男性体态特征的出现。
中枢性性早熟的儿童由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过早启动,因此性发育过程与正常青春期的顺序一致,只是发育年龄提前,女孩多在8岁前先有乳房发育,男孩在9岁前表现睾丸增大,继而阴茎增长、增粗。但每个个体生长发育快慢不一,临床表现存在差异性,如有以上表现时,还应进一步完善骨龄测定、激素检测及B超等性腺发育检查,由医生诊断与鉴别。
影响性早熟的因素有哪些?
近年来,性早熟的临床发病率也逐渐提高,发病年龄存在低幼化趋势。儿童使用成人护肤、化妆品,每周电子产品使用时间>28小时,喜爱言情类影视剧,每日平均户外运动时间≤2小时、每天睡眠时间≤8小时,经常高蛋白饮食、喜食甜食,家庭关系差、母亲初潮年龄≤12岁均是影响中枢性性早熟的危险因素。
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不良饮食、生活作息、运动等因素都有引发性早熟的风险。
饮食因素:儿童肥胖率的增加可能是导致性早熟的主要因素,盲目地给儿童补充过多的营养可导致肥胖症,肥胖可以引起体内内分泌系统紊乱,增加脂肪细胞瘦素,促进性激素合成分泌。而性早熟可能与儿童体内瘦素水平较高、脂联素水平较低而刺激性激素分泌有关。儿童经常食用高热量、高蛋白食物,喜食甜食、油炸食品,以及含有添加剂的饮料等食物,易产生较多的热量,未被代谢的多余热量会转变为脂肪,引起儿童肥胖,增加诱发性早熟的风险。
生活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对性早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如过早过量接触情感类影视、小说,使用含雌激素的成人化妆品,长期开灯睡觉等,都有可能增加儿童性早熟发生的风险。儿童频繁观看言情类影视剧,会对其性心理发育有一定影响,增加黄体素、滤泡素释放量;电视、电子产品光照,可降低褪黑素水平,对性腺的抑制作用减弱;长期夜间开灯睡觉,导致儿童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容易诱发性早熟的发生。
遗传因素:性早熟与遗传因素有一定的相关性,如果父母发育年龄比较早,也是儿童性早熟发生的危险因素。
疾病因素:部分性早熟是由于分泌激素的腺体或组织产生病变引起,如性腺肿瘤、肾上腺疾病等,此时应尽早查明原因,尽早治疗。
如何预防性早熟?
关注儿童的生长发育变化:当女孩出现乳房过早发育、男孩睾丸增大等与年龄不符的生长发育变化,要及时就医。
注意儿童的饮食结构:及时纠正儿童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合理搭配优质蛋白食物,鼓励儿童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同时,注意控制食量和体重,预防肥胖,不要盲目进补,避免摄入过多高热量食物,如炸鸡、汉堡、蛋糕等。
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运动可抑制下丘脑生长抑素分泌,增加垂体促生长素分泌,促进机体储存能量释放,促进生长、成熟的正平衡,所以日常要多鼓励儿童坚持参加运动。
保持充足的睡眠,建立规律作息:夜间睡眠时,人体会分泌褪黑素,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儿童晚睡,每天睡眠时间少,可引起机体褪黑素分泌量减少,分泌垂体促性腺激素。因此,应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睡眠作息习惯,促进生长健康。
避免使用含有性激素的化妆品或药物:避免儿童使用含有激素的成人化妆品或药物,造成外源性激素在体内积聚。
此外,日常要及时发现并治疗影响发育的疾病,防止假性性早熟变成真性性早熟。
性早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正确认识性早熟,关注儿童的成长过程,建立健康科学的生长环境,才能够帮助儿童预防甚至避免“早熟”,给孩子一个美好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