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作者: 戴灵犀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策略0

新课改将寓教于乐和高效课堂作为小学英语教学的核心目标,这使得传统单一、生硬的教学方法难以满足新的教学标准和要求,而故事教学法是一种将重难点知识融入故事中的较为新颖的教学方法。它通过故事的情节、角色和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助于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快速提升。本文将从听故事、讲故事、演故事3个方面,探究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引导学生在听故事过程中提高英语听力能力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普遍热衷听故事,他们所学习到的很多知识都是从故事中听来的。换句话说,听故事是小学生汲取外界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及学习方式,将教学内容与恰当的故事情节融合在一起,使学生能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掌握教材知识要点。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在故事教学中充分感知英语课程学习乐趣,还可高效率理解及记忆英语知识,从而实现寓教于乐及高效教学的目标。

例如:在学习牛津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三年级上册Unit 5《Look at me》的时候,本单元需要学生掌握的重点内容为:①能听懂、会读、会说、会用句型“Look at……”②会用great、nice称赞别人。③能听懂、会读、会说词汇red、new、clothes、 jacket、skirt、T-shirt等。在实际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师可将上述教学内容依据教学目标要求,构建出适合的小故事讲给学生听,使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熟悉单元重点句型及词汇,并精准把握词汇的读音,从而推动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快速发展。具体来讲,教师可营造如下故事情境:Forest Elementary School welcomed its annual makeup party, and under the careful dressing up of its classmates, they couldn’t recognize each other. When a little bear came on stage, the host introduced it as follows: Look at this classmate, she is wearing a red T-shirt, a white jacket, all new clothes, and the mask on her head is also carefully designed. It is great! Guess who it is, everyone?教学实践表明,小学英语教师将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贯穿到有趣的故事情节中,可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有趣、生动的课堂环境,使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逐渐学会捕捉关键信息,并习得英语词汇的正确发音和词义,同时初步了解重点句型的用法,为学生英语听力水平及学习积极性的提升提供保障。

指导学生在讲故事过程中优化英语口语能力

乐于分享、积极展现自我是小学生的共性特点。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这一优点,并运用到英语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提供讲故事的机会,让学生在信息输出中锻炼口语表达能力,从而提升英语交际能力。这需要小学英语教师以教材话题为中心,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及生活经验,恰当地设计适合的故事主题,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能在讲故事训练中体会到英语课程学习的乐趣,并不断积累英语口语表达的经验和技巧,为学生运用英语语言得体交际做好铺垫。

例如:在学习牛津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六年级上册Unit 3《 Holiday fun》的时候,教师应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教材中的重点句型:Where did you go? What did you do ? Did you……? Yes, I did……然后指导学生回顾自己假期游玩中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用英语故事的形式分享给同学和老师听。在实际教学中,针对“Holiday travel”这个话题,学生们都十分感兴趣,也都有相关的难忘经历,都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急于将自己回忆起来的有趣的旅游故事讲给同学听,于是都迫不及待地运用教材重点句型组织语言进行表达。有的同学立刻开始讲自己的旅游故事:“Last summer vacation, my dad took me and my younger brother on vacation to the seaside in Rizhao. It was my first time taking a high-speed train, and my mood was very excited……”教学实践表明,在教师营造的讲故事氛围中,学生们的英语口语交际意愿都十分强烈,都想将自己的在旅游途中发生的有趣故事或所见所闻分享给他人,从而在交流中逐渐提高自身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激励学生在演故事过程中提升英语表现能力

小学英语教材中选编的内容都具有情节生动、趣味性强、富有哲理等特点,对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讲,要想对教材阅读文本的内涵有深入的感悟,还是有一点难度的。基于此,小学英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模仿能力强的特点,为学生提供角色扮演的平台,鼓励学生将教材中的故事惟妙惟肖地表演出来,从而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体会,并通过表演牢固掌握教材词汇、句型等基础知识,助力学生英语表现能力的快速提升。

例如:在学习牛津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六年级下册Unit 1《 The lion and the mouse》的时候,教材的“Story time”板块就讲述了一个情节生动、寓意深刻的小故事,其中的小动物形象也十分可爱,非常适合学生表演。在实际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师可为学生设计一个角色扮演环节,引导学生将教材中的童话故事表演出来,并结合教材关键句型、使用符合内容的语气和动作等。针对在故事表演中有出色表现的小组,教师可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及口头表扬,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荣誉感的驱动下,小学生都能积极准备故事表演活动,对故事中的英语词汇及句型精心推敲,甚至对表情和动作都做了很多尝试和调整,以期更好地呈现故事内容和寓意。教学实践表明,教师用故事表演的形式组织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享有深度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英语语言表现能力得到优化和发展。

总之,将故事教学法引入到小学英语教学中,是践行寓教于乐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形式,也是优化教学效率的关键措施。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应深度研究故事教学法的应用方法和技巧,以充分发挥其优势,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最终为学生英语综合素质及核心素养的快速提升开辟新契机。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