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儿童腹外疝

作者: 张光亚

儿童腹外疝是普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儿童腹外疝主要是指腹股沟疝。因为男孩的睾丸是在出生前才通过腹股沟管降至阴囊的,随之下移的腹膜则形成鞘状突。若鞘状突在婴儿出生后还没有闭锁,反而成为较大的腔隙,腹腔内容物就容易从这里突向体表,从而形成斜疝。同时,因为右侧睾丸下降比左侧略晚,鞘状突闭锁也较迟,故右侧腹股沟斜疝较为多见。当然,女孩也可因腹壁薄弱形成斜疝,只是发病率非常低。

什么是疝?

认识儿童腹外疝0

体内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部位,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称为疝,一般在腹股沟区出现时有时无或时大时小的包块。疝多发生于腹部,以腹外疝为多见,腹外疝是由腹腔内的脏器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经腹壁薄弱点或孔隙向体表突出而致;腹内疝是由脏器或组织进入腹腔内的间隙囊内而形成,如网膜孔疝。根据发病部位,腹外疝包括腹股沟疝、股疝、脐疝、白线疝等。根据发病年龄不同,可将疝分为成人疝和儿童疝。如果家长发现孩子腹股沟局部有小肿物或阴囊两侧不对称,应及时就诊。

常见腹外疝的类型

腹外疝根据突出部位分为:①腹股沟疝:属于腹外疝中较常见的类型,位于下腹腹股沟区,即大腿和小腹相连接部位的疝。以男性多见,多与先天发育异常、后天薄弱缺损有关,分为直疝和斜疝两种。②股疝:发生部位在股环,较少见,但较易出现卡压、嵌顿、肠坏死等情况,需要引起注意。③脐疝:好发于婴幼儿及孕妇,较常见,主要由于脐环位置没有及时闭合,导致疝内容物膨出。若婴儿出现脐疝,早期无需干预,通常随着肌肉生长、力量加强可以自行愈合。④其他类型:进行腹部手术后局部疝膨出如切口疝,以及进行造瘘手术引起造口旁疝,均为腹壁疝。另外,在腹壁之外,如食管裂孔位置出现的食管裂孔疝,在闭孔位置出现闭孔疝、白线疝等相对较少见。

腹外疝好发人群及危害

容易发生腹外疝的人群一般为早产儿、营养不良者、低体重者、患有腹压增高疾病者、腹部手术后患者。腹壁的强度减弱或者腹腔内压力增高是疝形成的主要原因,而儿童腹外疝多为先天发育缺陷所致。男孩好发腹外疝主要是由于腹膜鞘状突闭合不全使得患儿存在先天性的解剖异常,当腹压增高时(如剧烈哭闹、咳嗽、便秘),腹腔内容物通过鞘状突疝出,腹外疝会逐渐增大,出现腹部坠胀、腹痛、便秘等症状,安静或平躺后可能会缩小或消失;右侧睾丸下降一般比左侧晚,鞘状突闭合时间也长,故右侧腹股沟疝较左侧多见,单侧比双侧多见。

有部分腹外疝还可能由于突然的腹腔压力增高,致过多的肠管或网膜进入疝囊,突出的“小鼓包”回纳困难,发生疝嵌顿,继而出现肠梗阻、肠坏死等紧急情况。

儿童腹股沟疝的临床表现

儿童腹股沟疝的典型症状是腹股沟区出现可复性包块,即在腹股沟区突出一个可大可小的包块,主要在身体站立位时突出,平卧或自行用手按压便可还纳。部分患儿的腹股沟疝可坠入阴囊,造成阴囊一侧大小不一或两侧增大。当孩子出现上述症状,家长应考虑腹股沟疝的可能,并尽快到专科医院就诊。除了医师查体之外,还需要完善B超检查,以鉴别其他疾病如精索鞘膜积液、睾丸鞘膜积液及隐睾。

认识儿童腹外疝1

儿童腹股沟疝的治疗

保守治疗包括疝带、疝托等,这些方法可以缓解症状或延缓疾病的发展,但不能治愈,一些不当的保守疗法还会加重病情。疝带的原理是通过压迫疝环口避免腹腔内容物脱出,并不能起到使疝环口愈合的作用,而且疝环口附近有精索,长时间压迫精索可能会引起睾丸发育障碍。保守治疗适用于2岁以下症状较轻无嵌顿的患儿,若反复发生嵌顿应尽快接受手术。

腹膜鞘状突闭合过程在出生后仍可继续进行,部分腹股沟疝有自愈的可能,但在出生6个月以后自愈的可能性极小,并且有肠管、大网膜或卵巢嵌顿的可能,因此出生6个月以上的患儿应考虑手术治疗。同时,随着儿童年龄增长,腹股沟疝的疝囊将不断增大,有发生嵌顿和绞窄的可能性,甚至引起睾丸或卵巢缺血坏死、萎缩、肠坏死等严重后果,故应及时进行处理。

1.儿童腹股沟疝手术治疗

手术是治疗腹股沟疝的有效手段。手术方法主要包括传统开放手术和腹腔镜手术。传统手术是在下腹部做一个2 cm左右的切口,从精索表面分离出疝囊,再把疝环口结扎;手术恢复较慢,切口不美观,术后阴囊肿胀概率高,而且不能评估对侧疝环口情况。腹腔镜手术是从肚脐进入,从腹壁内侧面找到疝环口进行高位结扎,术野清晰,损伤小,同时可观察对侧疝环口情况,如对侧疝环口未闭合可一并治疗。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腹外疝都适合腹腔镜手术,具体情况需要专业的儿童外科医生来判断。

腹腔镜手术优点:①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单侧5~10分钟),恢复快;②腹部无明显瘢痕,术后美容效果好;③直视下不易误损伤精索和输精管,术后无阴囊红肿、硬块等现象;④能够达到真正意义的高位结扎,术后复发率较低;⑤能够同时检查另一侧是否也有疝气(隐性疝),并给予手术治疗,避免再次手术和麻醉。

2.术后注意事项

术后应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如体温、心率等,以及伤口情况,确保无出血、红肿或感染迹象。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避免摩擦和污染。对于微创手术,虽然伤口小,但同样需要细心护理,防止感染。术后初期,患儿应以卧床休息为主,避免剧烈运动和哭闹,以降低腹腔压力,防止腹外疝复发。平卧时,可适当弯曲髋关节,减轻伤口张力。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类、水果、蔬菜等,以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同时,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预防便秘。

儿童腹外疝手术的护理

1.术前心理护理

①对于年龄较大的儿童,要向其解释手术的必要性,减轻其恐惧心理。比如,可以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图片或故事等方式进行讲解。②消除腹压增高因素,如治疗儿童便秘,避免儿童长时间哭闹等。如果儿童患有呼吸道疾病,要积极治疗,以降低手术风险。③术前要对手术区域的皮肤进行清洁,防止术后感染。对于阴囊等皮肤褶皱较多的部位,要特别注意清洗。④家长应给予患儿足够的关爱和陪伴,缓解其因手术带来的紧张和恐惧情绪,促进心理健康。

2.术后伤口护理

①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尿液、粪便等污染伤口。如果发现伤口有红肿、渗液、发热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告知医生。②饮食护理:术后初期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米粥、面条等。随着恢复情况逐渐增加食物的种类和量。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伤口愈合。③活动管理:术后要适当限制儿童的活动,避免剧烈运动,预防腹外疝复发。对于腹腔镜手术的患儿,一般术后1~2天可以适当下地活动;对于传统手术的患儿,活动开始时间可能要稍晚一些。但也不能长时间卧床,适当活动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和身体恢复。④术后应避免患儿剧烈咳嗽、打喷嚏、用力排便等造成腹压升高的行为,以减少腹外疝复发风险。术后需定期复诊,检查伤口恢复情况,评估有无复发迹象。

儿童腹外疝的预防

①孕期保健很重要,孕妇在怀孕期间要注意均衡营养,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以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放射线、化学毒物等。同时,要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产前检查,及时发现胎儿发育过程中的异常情况。②避免新生儿长时间哭闹,尽量满足其生理需求,如及时喂奶、更换尿布等。保持新生儿大便通畅,如果有便秘倾向,可以适当按摩腹部,促进肠道蠕动。③随着儿童的成长,要注意合理喂养,避免过度喂养导致肥胖,因为肥胖会增加腹压,提高腹外疝的发生风险。同时,要积极预防儿童呼吸道疾病,减少咳嗽等引起腹压升高的情况。④婴儿期不要给孩子的腹部裹得太紧,以免加重腹内压力。不要让孩子过早地站立,以免肠管下坠形成腹股沟疝。

儿童腹外疝虽然常见,但只要家长能够及时发现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儿童就能尽快恢复健康。

认识儿童腹外疝2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