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外伤应该如何处理?
作者: 于丹儿童天性活泼好动,容易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一些意外伤害,无论是擦伤、割伤,还是烧伤、烫伤,正确的急救处理对于减轻儿童痛苦、避免感染以及促进伤口愈合至关重要。那么面对儿童外伤出现的不同伤口,家长应该怎么处理?本文将介绍儿童外伤的正确处理方法,帮助家长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应对。
初步判断与紧急处理
面对儿童意外受伤的紧急情况,家长的首要任务是保持冷静,准确评估儿童伤情、迅速作出正确处理。家长要迅速判断儿童的意识状态和呼吸情况,确认儿童是否清醒且是否能够自主呼吸。一旦发现儿童意识模糊或呼吸受阻,务必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如果出现心脏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对于伤口出血的情况,应立刻使用干净纱布或无菌敷料直接压迫伤口,有效控制出血。若是手指或脚趾等小部位出血,可采用绷带进行妥善包扎,初步处理后,及时将儿童送往医院进行急救处理。
不同类型外伤的处理方法
1.擦伤
擦伤是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玩耍、运动或跌倒时极易遭遇的外伤。对于轻微的擦伤,处理关键在于清洁与消毒。首先,应使用温和无刺激的湿纸巾或流动的清水擦洗伤口,去除伤口周围的污垢。清洁时避免用力搓揉,以免加重伤口损伤。清洁完毕后,用碘伏对伤口周围皮肤进行消毒。消毒后,涂上一层薄薄的外用消炎药膏,以预防感染。最后,贴上创可贴或用无菌纱布包扎伤口,以保护伤口免受外界污染,促进愈合。若擦伤面积较大、伤口较深或存在无法自行清洗掉的污物,应立即将儿童送往医院。医生会对伤口进行更彻底的清洁和消毒,并根据伤口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如缝合、包扎等。
2.切割伤
切割伤通常由刀、玻璃等锐器造成,处理不当可能导致感染或留下瘢痕。在处理切割伤时,首先要迅速止血,采用局部直接压迫法,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稳固、轻柔地压在伤口上,持续至少5分钟,直到出血停止。止血后,用淡盐水和肥皂将伤口清洗干净,去除伤口内的污物。清洗时,要注意避免用力搓揉伤口,以免加重损伤。清洗完毕后,用碘伏消毒伤口周围的皮肤,以杀灭细菌。如果伤口较大、较深或裂开超过1厘米,应尽快将儿童送至医院接受缝合治疗。在送医过程中,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轻轻覆盖伤口,以保护伤口不受污染。需要注意的是,在处理割伤时,不要使用酒精或过氧化氢直接刺激伤口,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3.烧伤或烫伤
烧伤或烫伤是儿童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处理烧伤或烫伤时,应遵循“冲、脱、泡、盖、送”的原则。
冲:用大量干净的流动水持续冲洗降温,大约持续20~30分钟,以降低伤口温度,减少热量对皮肤的进一步损伤。冲洗时,要注意保持水温适中,避免过冷或过热。
脱:冲洗完毕后,小心除去衣物,如果衣物与伤口粘连在一起,不要强行撕脱,可以用剪刀剪开衣服,以免加重损伤。
泡:在凉水中持续浸泡烫伤的部位10~30分钟,以缓解疼痛并散发热量。浸泡时,要注意保持水温适中,并避免浸泡时间过长。
盖:浸泡完毕后,用无菌纱布或干净的毛巾覆盖伤口,并固定好位置。
送:如果伤口严重或出现大面积烧伤、烫伤,应立即将儿童送往医院接受治疗。在送医过程中,要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和干燥,避免感染。
4.动物咬伤
如果被狗、猫等动物咬伤,首先要迅速用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以去除伤口内的污物。冲洗时,要注意保持水温适中,并避免用力搓揉伤口。冲洗完毕后,用碘伏或苯扎氯铵等消毒液对伤口进行局部消毒。如果伤口较大、出血较多,可直接进行局部按压止血。同时,要观察咬人的动物有无异常表现并尽快将儿童送至医院接受治疗。在医院,医生会根据伤口情况和动物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如接种狂犬疫苗。
5.扭伤
扭伤多发生于关节部位,如脚踝、手腕等。扭伤后,应立即用冰袋或凉毛巾冷敷约15分钟,以减少渗出和肿胀。冷敷时,要注意保持温度适中,并避免直接接触皮肤以免造成冻伤。如果扭伤部位出现明显肿痛、不能活动或疑似骨折、韧带损伤等严重情况,应尽快到医院就诊。医生会对扭伤部位进行详细地检查和治疗,如X线检查、石膏固定等。在康复期间,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康复锻炼和护理,以促进扭伤部位的恢复。
儿童外伤的注意事项
在处理儿童外伤的过程中,家长需特别注意几个关键点,并确保伤口得到妥善处理。
保持伤口的清洁与干燥:这是预防感染的首要步骤,值得注意的是,清洁伤口时应避免使用酒精等刺激性物质,以免加重伤口疼痛或延缓愈合。同时,也要坚决摒弃涂抹酱油、牙膏、芦荟等偏方的做法,这些非科学方法不仅无益于伤口愈合,反而可能增加感染风险或加重病情。
避免二次伤害:在处理伤口时,家长还需格外小心,避免对儿童造成二次伤害。例如:面对疑似骨折的情况,切勿随意搬动或自行固定伤肢,以免骨折错位或损伤到周围的神经和血管。正确的做法是尽快就医,让医生进行处理。
及时就医:及时就医是处理儿童外伤的重要原则,一旦儿童的伤口较深、较大或出血难以控制,或者出现意识不清、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将儿童送往医院,切勿因犹豫或拖延而耽误宝贵的治疗时间。
适度包扎:对于轻微的擦伤或割伤,家长在包扎时也要注意适度,过度包扎会导致伤口不透气,增加感染的风险。一般来说,使用创可贴或薄纱布轻轻包扎即可,既能保护伤口免受外界污染,又不会影响伤口的愈合。
家长在处理儿童外伤时需要具备正确的急救知识和冷静的心态。在遇到儿童外伤时,首先要冷静判断伤情并进行初步处理。然后根据伤口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在处理伤口时要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二次伤害并及时就医。通过正确的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可以更好地保护儿童的健康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