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心理健康教育互动体验
作者: 高玥
体验式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初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着一些压力和困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关注自己的心理,并学会正确应对心理问题。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体验式教学,从学生需求入手,做好心理健康教育互动体验,构建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明确体验式教学目标与内容
体验式教学能提升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在开展教学之前,应明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首先,教师需要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并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政策,设置体验式教学的目标内容,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质量。其次,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在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我认知,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需求与兴趣所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的体验式学习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信息调查方式收集学生意见和需求,准确把控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最后,需要重视体验式教学与生活相关内容的联系,通过建设生活化的场景,帮助学生感受心理健康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从单纯的知识传播变为理念传递,让学生能够在体验中学习如何应对心理问题。
创设真实心理健康教育情境
为了增强体验式教学的应用效果,教师应深度了解并分析初中生的需求,并以此为基础创设心理健康教育情境,引导学生在此情境中进行体验学习。而这些情境的创设应取材自学生的生活,或者围绕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以增强他们的代入感和兴趣,进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可以选取学生日常生活中可能会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作为教学情境,尤其是青春期阶段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如抑郁、焦虑等,引导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出现相关情绪时的应对方法。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理论知识,还能在实际情境中练习应用这些知识,从而更好地掌握调节情绪的技巧。教师还可以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事件来创设情境,关注青少年之间流行文化,将音乐、影视剧、电影体育赛事等趣味元素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共同组建以流行文化为蓝本的心理健康教学情境。例如:利用体育赛事作为情境教学的材料时,让学生了解比赛中可能面临的心理创伤,如运动心理障碍、情绪管理问题等,并让学生自觉代入到教师所给的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索或团队合作的方式,寻找对应情境中所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方法,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让情境成为增强学生体验感的助力。
设计趣味性体验式教学活动
体验式教学的核心就是设计趣味性的活动,通过趣味性的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对心理健康相关知识的理解。教师应根据现有条件与学生的需求,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趣味活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趣味性体验式活动的内容,以心理健康相关知识为主,以学生兴趣为辅,并通过融入一些现实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内容提升学生的理解与认知能力,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期能够展现出趣味性体验式活动的功能性。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游戏,体验心理健康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布置心理咨询场景,教师扮演“心理医生”,学生扮演“有心理疾病的患者”,学生在演绎的过程中体会角色的处境和感受,并体验引导和干预心理问题的过程。在设计趣味性体验式教学活动时,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代入,让他们深入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此外,教师还需要充分发挥体验式教学的启发性,鼓励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出与心理健康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参与体验时受到启发,进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质量。
应用优秀辅助资源参与教育
为了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应充分利用辅助资源,丰富学生的体验,给他们提供多样化的感受。
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将心理健康知识以视频、图片、音乐等形式展现出来 ,这些内容中应当尽可能基于现实生活,呈现出更加多样化的情境,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心理学相关电影,提升学生对心理健康相关知识的认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给学生推荐心理学相关书籍作为课外读物,以扩充知识储备量,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并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渐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构建良好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为了将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不应局限于学校与教师的力量,而要联合多方力量,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这就需要重视家校共育,家庭教育作为协助体验式教学开展的基础,能为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良好条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家校活动,让家长协助学校开展活动,促进学生与家长共同参与趣味活动,使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将学校与家庭充分融合,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提供良好条件。教师可以让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对话的形式,对学生心理状态进行问答,让学生对自身的心态产生明确的认知,使父母与孩子之间建立良好的心理互动关系,促进双方情感交流,让孩子能够在父母的鼓励与陪伴中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此外,家校双方应定期为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测评,让学生通过测评结果了解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结语
在初中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体验式教学,可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明确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规划,并且充分应用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资源作为协助,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