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中耳炎的治疗和预防
作者: 李艳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会出现耳痛、听力减退、耳鸣、流脓等症状,影响儿童的日常生活,本文将介绍中耳炎的相关知识,帮助家长及时识别和治疗儿童中耳炎。
什么是中耳炎?
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这类疾病好发于儿童时期,引起中耳炎的原因有很多,常见原因包括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和其他因素等,其中感染主要为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引起中耳炎的细菌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等,当这些细菌进入中耳后,会感染中耳,引起中耳炎。病毒感染包括流感病毒、腺病毒等,在人体感染病毒后,患者中耳黏膜的抵抗力会慢慢下降,导致中耳更容易被细菌继发感染,引起中耳炎。
在耳部的结构中,咽鼓管是连接中耳和鼻咽部的管道,可以很好地平衡中耳和外界气压、引流中耳分泌物。当咽鼓管出现功能障碍后,中耳内的空气被黏膜吸收后引起负压,从而导致中耳黏膜的静脉扩张,通透性增加,引发液体渗出,中耳炎的发生率也会随之增加。其他因素主要是在潜水、乘坐飞机时周围的气压发生急剧变化,如果咽鼓管不能及时调节中耳气压,就会导致中耳内外压力不平衡,引发中耳炎。
怎么判断儿童患有中耳炎?
一般来说,中耳炎会伴随耳部疼痛症状,所以当家长发现儿童出现扯耳朵、抓耳朵的动作,尤其是婴儿出现了这些症状或者不明原因的哭闹时,需要考虑是不是发生了中耳炎。此外,患有中耳炎的儿童在夜间会频繁地醒来,并且哭闹不止,还会伴随抓耳朵的动作。除此之外,家长还可以观察儿童对声音的反应,如果儿童对周围的声音不敏感,或者年龄稍大的学龄期儿童在学校出现了听不清楚老师讲课内容等听力下降的问题时,也需要及时带儿童到医院检查。儿童因为年龄小,很难描述清楚耳鸣症状,但如果儿童说自己耳朵里有嗡嗡、呼呼的声音,同时在安静的环境中,表现出频繁摇头的情况,这时候就需要考虑是不是出现了中耳炎。此外,一些中耳炎患儿还会有脓性、黏液性或血性的分泌物从耳中流出,尤其是在出现鼓膜穿孔的时候,儿童的耳朵更容易出现分泌物。
怎么治疗儿童中耳炎?
1.药物治疗
常见治疗中耳炎的药物包括抗生素、鼻用糖皮质激素、黏液促排剂、止痛药等。其中抗生素主要用于细菌感染引起的中耳炎,尤其是一些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可以通过抗生素来改善感染症状。目前, 常用抗生素包括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青霉素、阿奇霉素等,在使用抗生素时,如果儿童出现皮疹、瘙痒、呼吸急促等过敏症状,需要及时停药并到医院治疗。鼻用糖皮质激素主要应用于伴有鼻腔、咽鼓管炎症的儿童患者,常见药物包括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可以有效改善患儿鼻腔和咽鼓管黏膜的炎症及咽鼓管的通气和引流功能。黏液促排剂主要适用于耳朵有液体流出的患者,它可以很好地促进中耳内的积液排出,改善和提高纤毛清除功能,调节中耳黏膜的分泌,从而帮助清除中耳积液。如果儿童出现严重的耳部疼痛情况,甚至影响到了儿童的情绪和休息,医生会给儿童使用一些止痛药物,常见药物为对乙酰氨基酚等,可有效缓解儿童的耳部疼痛感。

2.手术治疗
常见的手术包括鼓膜穿刺术、鼓膜切开术、鼓室置管术、中耳乳突根治术等。鼓膜穿刺术是一个比较简单的门诊手术,主要适用于中耳积液比较多的儿童患者,通过鼓膜穿刺术可以将中耳中的积液抽出,从而降低中耳的压力,同时改善儿童的听力情况。鼓膜切开术主要适用于中耳积液比较粘稠的儿童患者,通过手术将鼓膜切开一个小口子,让中耳的积液能够顺利地排出。鼓室置管术主要适用于反复发生分泌性中耳炎或病情较为严重的儿童患者,通过鼓室置管术可以让中耳和外部保持通气,排出中耳的积液,中耳的通气功能也能得到改善。中耳乳突根治术主要适用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伴并发症的儿童患者,手术需要彻底清除中耳和乳突内的病变组织,相对较为复杂。所有手术均需要注意耳部清洁,并且做好复查。
怎么预防儿童中耳炎?
1.预防呼吸道感染
家长需要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减少病原体通过手传播到中耳内;同时,让儿童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因为如果睡眠不足,很容易使儿童的身体免疫力下降,导致儿童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一般来说,小学生要保持每天10小时左右的睡眠,婴幼儿需要保持每天11~14小时的睡眠。除此之外,日常饮食要注意营养均衡,多吃新鲜水果蔬菜、鱼、肉、蛋,不要让儿童偏食、挑食,提升儿童的身体抵抗力,减少呼吸道感染情况。
在感冒流行的季节,家长尽量不要带儿童到通风不良、人员密集的场所,如果必须要去,需要给儿童佩戴口罩,以降低感染风险。同时,可以给儿童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感。
2.正确清理鼻腔
有的儿童喜欢用手挖鼻孔,这样会损伤鼻腔黏膜,导致鼻炎的发生,而鼻子、耳朵连通,出现鼻炎后也可能会诱发中耳炎。所以,平时家长要教会儿童正确的清理鼻腔的方法,在擤鼻涕的时候,先按住一侧鼻孔,将另外一侧鼻孔的分泌物轻轻擤出,然后用同样的方式擤出另外一侧的鼻孔分泌物。如果儿童年龄比较小,或者鼻腔内的分泌物比较多,可以先用生理盐水滴鼻液或者鼻腔喷雾剂来软化和清理鼻腔分泌物,让分泌物更好地擤出。
3.积极治疗鼻腔疾病
一些鼻腔疾病会导致鼻腔黏膜肿胀,影响咽鼓管的正常功能,所以如果儿童存在鼻炎、鼻窦炎等鼻腔疾病,要及时治疗。
结语
中耳炎是儿童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家长需提高重视,如果发现儿童出现相关症状,及时带儿童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