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口腔正畸的困难与挑战

作者: 蒋雨楠

孤独症谱系障碍为一类神经发育障碍疾病,表现为社交障碍、兴趣狭窄及刻板重复行为。这些患儿往往面临较高的口腔健康风险,口腔正畸治疗有助于改善口腔健康和功能,并增强社交信心。随着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特质的深入了解和治疗手段的优化,结合个性化的行为管理策略、环境调控和家庭支持,正畸医生和治疗团队有望帮助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逐步适应治疗过程,顺利完成牙齿矫正。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口腔问题

自我护理能力差:患儿在刷牙、使用牙线等自我护理方面能力较弱,导致口腔清洁卫生不佳。

饮食习惯问题:患儿常偏好甜食、软食,易患龋齿,并影响口颌功能正常发育。

唾液流量异常:部分患儿唾液分泌不足,造成口腔干燥,增加龋病和口腔感染风险。

感官敏感:患儿对口腔内刺激非常敏感,导致抗拒口腔护理或牙科诊疗。

药物副作用:许多患儿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服用药物以缓解伴随症状,可能带来牙龈增生、口腔干燥等问题。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正畸治疗的需求与困境

1.正畸治疗的必要性

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发生错颌畸形的概率较高,这与患儿口腔习惯和结构异常密切相关。不良口腔习惯(如长期口呼吸、吐舌、吮指、咬物以及磨牙等)可导致牙齿排列异常或加剧已有的错颌畸形。正畸治疗不仅可以改善患儿口腔问题,提升咀嚼、发音功能,预防口腔疾病发生,还能有效提升患儿自尊及社交信心,减少因牙齿外观问题带来的社交焦虑,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交融入,并为其长远健康奠定基础。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口腔正畸的困难与挑战0

2.正畸治疗面临的挑战

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对口腔感官刺激异常敏感(如口腔内异物、金属器械触碰、紧绷感等),导致其对正畸装置(如活动矫治器、托槽、保持器等)表现出强烈的抗拒感。正畸治疗是一个需要患儿长期配合的过程,包括定期复查、口腔卫生维护、矫治器佩戴等,由于患儿认知和行为上的差异,对改变日常口腔护理习惯及接受定期矫治调整的耐受度较低。部分患儿在牙科就诊时会出现较强烈的焦虑情绪,特别是面对陌生环境和不熟悉的治疗器械时,可能出现抗拒甚至恐惧反应。此外,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在社交沟通方面的缺陷,导致他们难以表达不适或治疗中遇到的问题,增加了正畸治疗的困难,对医生及家长的仔细观察与密切协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正畸治疗策略

1.针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个性化策略

针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正畸治疗,应依据他们的个人特点制订治疗方案。尽管治疗过程中存在挑战,但与其他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儿童相比,孤独症患儿偏好重复性行为和遵循固定的日常生活模式。因此,一旦他们适应了固定的治疗日程和生活规律,治疗过程就能相对顺利地进行。此外,患儿对视觉信息的敏感性、对正向强化(如表扬和小奖励)的反应、对特定活动的专注力,以及较低的冲动性,都可以通过恰当的引导和利用,助力正畸治疗的顺利进行。

2.正畸治疗中的行为干预

在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正畸治疗中,行为管理的核心目标是减少患儿对牙科环境的恐惧和焦虑,提高患儿对正畸装置的耐受度和依从性,通过正向强化和逐步适应让患儿习惯和接受治疗。医生、家长和行为治疗师需要共同合作,采用个性化和渐进式的干预手段。

模拟体验:治疗前,医生和家长可采用讲故事、视觉提示等方法介绍牙科环境、治疗步骤,通过模拟体验让患儿熟悉治疗中的器械和感受。例如:可以让患儿触摸正畸工具、尝试佩戴牙齿模型上的矫正装置,或在家里玩“牙医”的角色扮演游戏。这些体验能帮助患儿熟悉治疗过程,减少实际治疗中的陌生感。

逐步适应法:考虑到患儿对新环境或新体验的抗拒情绪,逐步适应法是一种有效的行为管理方法。治疗前,可以通过逐步增加暴露时间来适应治疗环境、正畸器械和医生。例如:患儿第一次就诊时可进行简单参观,第二次尝试坐上牙椅,第三次进行简单的口腔检查。每次就诊可以适当缩短治疗时长,分次完成治疗内容;同样,佩戴正畸装置的时间也可以逐步增加以便适应。

正向强化法:治疗过程中可以采用正向强化法,即当患儿表现出积极行为(如安静配合、遵医嘱佩戴矫治器等)时,给予口头表扬、小礼物等奖励机制进行强化。例如:从鼓励患儿坐上牙椅开始,到他们能够正确佩戴正畸装置,再到培养日常刷牙和使用牙线等口腔护理习惯,每一次小小的进步都应及时给予正面的反馈和奖励。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口腔正畸的困难与挑战1

时间外法:在面对患儿极度不配合或情绪失控的情况时,时间外法是一种有效的行为管理工具。这种方法通过暂时移除正向强化物(如治疗过程的奖励)并短暂地中断治疗活动来帮助患儿平复情绪,随后再重新开始治疗。需要注意,时间外法应避免采取有惩罚性质的行为,而应作为一种促进患儿恢复情绪的过渡方式。此外,在诊疗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外界刺激,如降低灯光亮度和噪音、使用不具有刺激性的正畸材料等。

3.家长在正畸治疗中的支持角色

家长在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行为管理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正畸治疗中,医生应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通过获取患儿行为偏好、感官敏感度等信息,共同制订个性化方案。在诊室治疗过程中,家长的陪伴能够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和情感支持,从而更愿意接受治疗。在治疗前,医生可以与家长及患儿进行沟通,详细说明接下来的步骤。

4.特殊情况下的处理措施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可能会表现出极强的抗拒情绪,无法配合正畸治疗。面对这种情况,医生应与家长进行充分沟通,考虑采用轻度镇静或者药物干预的方法。

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在正畸治疗过程中可能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但通过个性化的行为管理策略、环境调控和家庭支持,有望能帮助他们逐步适应并顺利完成牙齿矫正。随着对患儿特质的深入了解和治疗手段的优化,正畸医生将能更有效地帮助这些孩子改善口腔健康问题,进一步提升其社交信心和生活质量。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