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是前行的明灯

作者: 刘上恭

理想是春天的喜雨,理想是夏日的凉风;理想是沙漠里的绿洲,理想是夜行中的明灯。古往今来,凡事业有所成就的人,无不是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正如少年毛泽东曾立下豪言壮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正是理想之光的写照。

理想是美好的,但追求理想的道路是崎岖不平的,充满了艰辛和苦难。

“时代楷模”“全国自强模范”朱彦夫,是一名曾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抗美援朝战争的一级伤残军人。尽管他失去了双手、双脚和一只眼睛,但他心中的理想从未熄灭过。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坚定地带领村民们治山治水,改变了家乡的贫困面貌。他克服了文化水平低的困难,用残缺的手臂,历时七年,几易其稿,写出了33万字的自传体长篇小说《极限人生》,以告慰死去的战友,激励后人。

理想让我们在挫折中坚毅地站起;理想让我们在困境中看到希望。

一个人要实现理想,就要战胜自己的惰性,克服一切不利因素,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始终不渝地向着目标前行。心中有了理想,就要坚定地走下去,不犹豫,不动摇,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不三心二意,不朝三暮四,不见异思迁。

有的人奉行“今朝有酒今朝醉,潇洒走一回”的生活态度,缺少人生目标和理想追求,虚掷一生;还有的人,遇到困难与挫折便打退堂鼓,安于现状。真正有理想的人,遇到挫折时,会坚定自己的目标,不失志、不灰心,千方百计突破困境,战胜困难,不达目的,绝不罢休。即使身处逆境,被生活逼得走投无路,被命运折磨得遍体鳞伤,也要充满自信,想方设法走出泥潭,走向理想的彼岸。在“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困境中,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希望。

一个有理想的人,一定会在有限的生命里创造奇迹,绽放光彩,因为他们心中有理想的明灯。

上一篇:
下一篇: 编读往来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