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高血压的病因和预防

作者: 张文斌

青少年高血压的病因和预防0

青少年高血压是一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疾病,有多种因素可导致高血压。如果青少年患有高血压,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青少年高血压的致病因素

不良的饮食习惯:青少年高血压与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很多青少年喜欢吃高盐、高脂肪、高热量的食品,很容易使人发胖,从而导致血压增高。另外,过量饮用含糖饮料、速食及垃圾食品亦是造成青少年血压升高的主要原因。

缺少体育锻炼:当代青少年由于学业压力大,体育活动量往往不足,极易造成肥胖及高血压。适当进行有氧运动有助于降低血压,改善心血管状况。

心理压力大:青少年时期要承受来自学习、家庭及社会多方面的各种压力,如得不到适当的应对与调整,就会出现情绪波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长期的心理压力和焦虑非常容易引发高血压。

遗传因素:高血压是一种遗传疾病,在家庭中有高血压史的人,其发病风险也会相应地升高。在青少年期高血压的发生过程中,遗传因素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此外,引起青少年高血压的还有肾脏疾病、内分泌紊乱、心血管疾病等。另外,有些药物和疗法也会诱发高血压,如治疗哮喘的药物、免疫抑制剂等。

青少年高血压的预防与控制

合理的饮食习惯:青少年应注意摄取适量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矿物质,以平衡膳食营养。在饮食方面要注意控制钠的摄入,不要吃太多的高盐食物。平时要多吃一些富含钾、镁、钙等微量元素的食物,能达到控制血压的效果。在青春期,不要暴饮暴食,尽可能地减少零食和宵夜食物的摄入。

适度锻炼:年轻人最好每天做30分钟有氧锻炼,如快步走、慢跑、游泳等。锻炼可以帮助减肥,提高心血管功能,降低血压。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尽量不要过度锻炼,也不要过于劳累。青少年要有足够的睡眠,缺乏睡眠会对青少年的新陈代谢和荷尔蒙的分泌造成影响,进而对血压产生影响。

控制体重:青少年时期,控制体重是防治高血压的关键。因此,建议青少年要维持健康的身体质量指数,合理控制体重,避免体重长期超标。

定期血压监测:定期测量血压,了解自己的血压状况。青少年在日常血压监测的过程中,要排除运动、情绪等因素对血压的影响,如果连续3次出现不正常的血压值,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尽快戒掉坏习惯:如抽烟、喝酒、过度疲劳等坏习惯都会对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青少年要尽可能的避免。

心理调适:掌握好自我情感与心理应激,对青少年高血压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通过冥想、瑜伽、深呼吸等方式进行放松和减压。

注意家族病史:如果青少年有高血压的家族病史,则更应该积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总之,青少年高血压应引起重视,防治青少年高血压,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身体锻炼、控制体重、保持良好的心态。与此同时,父母与社会应重视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为其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帮助。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