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的早期识别和防治
作者: 查静思脑卒中主要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遗留长期的神经功能障碍,如偏瘫、语言障碍或认知障碍,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脑卒中高危因素
(1)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会增加脑血管破裂或阻塞风险,使得脑卒中的风险较正常血压者增加4倍。(2)高脂血症:长期高血脂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及粥样斑块形成,增加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3)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血管更易受损,使得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增加3.6倍。(4)吸烟:长期吸烟可能会引起血管硬化,促进血小板聚集,使得缺血性卒中发病风险增加2倍,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增加3倍。(5)肥胖与不良饮食习惯:肥胖者易患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血脂,长期高脂、高糖、高盐饮食均会增加脑卒中发病风险。(6)心脏疾病:心房颤动是缺血性脑卒中高危因素。心脏瓣膜病变、心脏病的血管内治疗等也可能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导致脑卒中发生。(7)不良生活习惯:缺乏运动、长期酗酒、长期口服避孕药及过度压力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8)睡眠呼吸暂停:这是缺血性脑卒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危险因素。缺氧可能会导致脑血流速度变慢,使大脑血流储备不足,相关脑组织低灌注。
脑卒中早期信号
(1)面部或肢体的单侧麻木或无力:患者可能突然感到面部、手臂或腿部的一侧麻木或无力,尤其是偏侧瘫痪及口角歪斜,这是脑卒中最典型的症状之一。(2)言语不清或理解困难:患者可能出现言语困难,无法流利表达或理解他人的话语。这种症状常常被描述为“口齿不清”或“不能说话”。(3)视力障碍:患者可能出现单眼或双眼视力模糊、视力丧失或视野偏盲等症状。(4)突然头痛: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能出现突然而剧烈的头痛,常伴有恶心呕吐及意识障碍。(5)步态不稳或眩晕。
如何预防脑卒中
(1)控制血压:定期监测血压,并控制在140/90 mmHg以内。如果确诊为高血压,需遵医嘱按时服药,保持健康生活方式。(2)保持健康饮食:减少高脂、高盐、高糖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和瘦肉的摄入,适当低盐、低脂饮食,控制体重。(3)定期锻炼:保持适度的体力活动,每周至少进行150 min的中高等强度运动,有助于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及死亡风险。(4)控制血糖和血脂: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严格控制饮食,避免高血糖对血管的损害。理想血糖水平应控制在空腹7 mmol/L以内。此外,定期检查血脂,必要时可使用他汀类调脂药物。
脑卒中治疗方法
缺血性脑卒中治疗
(1)溶栓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发病6 h内多进行溶栓治疗(如阿替普酶或尿激酶),恢复脑部血流,提高患者的康复率。(2)机械取栓:如果药物溶栓无效或不适合,可通过微创介入手术取出脑血管内的血栓。这种方法适用于大血管闭塞的患者,且适应证时间窗较长。
出血性脑卒中治疗
(1)降低颅内压:出血性脑卒中常伴有颅内压升高,医生会采取措施降低颅内压。(2)手术治疗:对于有较大颅内血肿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清除或引流血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