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危害大 女性要注意这几个时期

作者: 王建华

由于男女生理特点有别,女性糖尿病患者会出现一些有别于男性的特殊症状。同时,女性一生当中要经历妊娠期、哺乳期、更年期等特殊的生理阶段,血糖波动往往比男性更加明显。尤其是进入更年期之后,由于少了雌激素的保护,女性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往往比男性更高。本文详细介绍女性糖尿病需要注意的几个时期。

青春期:血糖波动大,需加强管控

青春期是指从性开始发育到性发育成熟的过渡时期,一般以女性首次月经来潮,男性首次出现遗精为标志。在这期间,机体内分泌及生殖系统变化明显,体内性激素、生长激素水平上升,女性开始出现月经,患者血糖比青春期前明显升高而且波动较大,尤其是“黎明现象”(患者的血糖从黎明到早晨逐渐升高)比较明显。因此,糖尿病患者进入青春期后要加强血糖监测,适当增加降糖药物(主要是胰岛素)用量,同时要注意控制饮食及体重,远离甜饮料,避免情绪波动,保持良好睡眠。

月经期:血糖常波动,注意监控

女性糖尿病患者在月经期前(黄体期)血糖往往会轻度升高,这主要与此期孕激素水平升高,导致机体胰岛素抵抗(lR)加重有关。此外,月经期情绪不稳定,也是导致患者血糖波动的重要原因。因此,具体到每个患者,其血糖变化有可能不尽相同。为减少血糖波动,女性患者在月经期应注意监测血糖,灵活调整饮食及用药。

妊娠期:血糖务必严格达标

高血糖可对孕妇及胎儿带来严重危害,妊娠期良好的血糖控制对于胎儿的正常发育及孕妇的生命安全非常重要。一般来说,患者最好提前3~6个月为怀孕作准备,停口服降糖药,改用胰岛素治疗,确保怀孕期间(尤其是孕早期)血糖严格控制达标。同时应加强全天候的血糖监测,根据血糖监测结果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

更年期:不可贸然补充糖类食物

更年期又叫围绝经期,通常发生在45~55岁的女性群体中。女性进入更年期以后,随着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再加上这期间患者情绪不稳定,因而血糖会出现升高及波动。值得注意的是,更年期女性会潮热、出汗、心慌等症状,容易与低血糖症状混淆。因此,当怀疑自己发生低血糖时,最好还是用血糖仪验一下,不要贸然补充糖类食物。

综上所述,女性一生中要经历妊娠期、哺乳期、更年期等特殊生理阶段,每个年龄段都有各自的特点,如何科学管控糖尿病是女性一生的课题。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科学饮食及运动、合理用药、保持良好的心态,就能有效降低疾病风险,享受健康生活。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