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术后急性疼痛的自我管理

作者: 黄佳佳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作为早期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在多数情况下能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然而,术后疼痛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为此,本文将介绍肺癌术后急性疼痛的自我管理。

揭开肺癌术后急性疼痛的面纱

疼痛不仅是一个生理现象,也是一个多维度的体验。胸外科术后(急性)疼痛是指手术创伤引起的一种主观上的疼痛感觉,一般在全身麻醉苏醒后立即出现,术后中度至重度急性疼痛的预期持续时间为7~14 d。胸外科围手术期疼痛常见原因包括:手术的创伤、留置引流管道、肋间神经损伤或压迫、胸膜的受损、焦虑或紧张等情绪、术后体位不适等。此外,术后的疼痛体验也受个体差异、心理状态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的影响。

如何正确描述疼痛

肺癌术后疼痛的有效自我管理第一步是疼痛评估与记录。患者需要学会如何自我评估疼痛的强度、性质及持续时间,并记录疼痛发生的频率及其对日常活动的影响。常用的疼痛评分方法有面部表情评分法(FPS)和数字分级评分法(NRS)。

WHO将疼痛分为四级。0级,无疼痛:评分0分;1级,轻度疼痛:评分1~3分,平卧时无疼痛,翻身咳嗽时有轻度疼痛,但可以忍受,睡眠不受影响;2级,中度疼痛:评分4~6分,静卧时痛,翻身咳嗽时加剧,不能忍受,睡眠受干扰,要求用镇痛药;3级,中度疼痛:评分7~10分,静卧时疼痛剧烈,不能忍受,睡眠严重受干扰,需要用镇痛药。当疼痛达到中度疼痛即2级时,患者需及时向医务人员告知疼痛情况,以便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

疼痛自我管理的策略

为了有效管理术后疼痛,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自我评估、主动报告

及时告知医务人员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疼痛出现的时间、频率,疼痛程度是否有变化,诱因,加重或缓解的因素。其中,按疼痛性质可分为刺痛、隐痛、胀痛、刀割样、牵涉痛、绞痛、放射痛等。

保护伤口,避免大幅度运动

过大的运动幅度或不当的动作可能导致伤口牵拉,引发急性疼痛。在起床或躺下时,可以借助床板的力量缓和动作。翻身、咳嗽时适当按压伤口,以避免伤口牵拉引起疼痛。

加强术侧肢体功能锻炼

适当的术侧肢体锻炼可以预防伤口粘连和肩部僵硬,避免引起肩膀和上肢的疼痛或肿胀。锻炼方式包括握拳曲轴、平举上臂、梳头运动等,有助于维持肢体功能和减轻疼痛。

体位管理

患者麻醉清醒后,取舒适卧位,放松全身,不要用肌肉收缩的方式对抗疼痛。对于伤口周围肌肉过度紧张或肩颈部肌肉紧张引起的疼痛,可以采取热敷或轻轻按揉等方式缓解。

心理干预

消极的心理状态如焦虑、抑郁和紧张,可以显著影响患者的疼痛感受和管理能力。因此,维护良好的心理健康是自我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临床上,常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患者可以尝试通过谈论兴趣话题、聆听舒缓音乐等方式,将注意力从疼痛中转移开。此外,家人的鼓励与支持对改善患者情绪也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在心理和生理层面上对疼痛管理起到重要作用。心理层面上,它能通过促进放松、减少焦虑帮助管理疼痛;生理层面上,它能改善血液循环,减少肌肉紧张,提高氧合水平,从而减轻疼痛。具体做法是:吸气时腹部向上鼓起,呼气时腹部下沉,吸气与呼气的时间比为1∶2~1∶3,如吸气3 s,呼气6~9 s。

营养支持

适宜的营养干预不仅能促进伤口快速愈合,还能降低术后感染风险。肺癌患者的蛋白质需要量推荐为1.2~2.0 g/(kg·d)。优质蛋白质来源主要包括牛奶、鸡蛋、鱼虾类、鸡肉、牛肉、猪瘦肉、豆制品、蛋白粉等。

药物治疗

适当的药物治疗可以显著减轻术后疼痛,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康复环境。常用药物包括非处方药物和处方药物。

(1)非处方药物:如布洛芬、芬必得等,常用于轻至中度疼痛的管理,可以减轻炎症,缓解疼痛,但长期使用需要注意可能的副作用,如胃肠道问题或肾功能受损。因此,在使用这类药物时应遵医嘱,且在疼痛可控的情况下尽量减少使用。

(2)处方药物:对于中重度疼痛,可能需要处方药物,如吗啡、哌替啶等。这些药物的镇痛效果较高,但同时也有依赖性和其他潜在副作用,如呼吸抑制、便秘等。因此,在使用这类药物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遵循正确的剂量和用药频次,确保疼痛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降低药物带来的风险。

使用镇痛泵

镇痛泵是一种有效的手术后镇痛工具,允许患者根据自身疼痛程度调整药物释放,有效缓解伤口疼痛。患者在疼痛≥4分即达到中度疼痛时,按镇痛泵一次,每次按压大概1~5 min能起效,可间隔10~15 min按压一次。镇痛泵常见的副作用为头晕、恶心、呕吐、腹胀等,如副作用严重,则需暂停使用。

物理治疗

物理疗法包括锻炼、针灸、按摩和经皮电神经刺激、中药熨烫治疗等,通过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帮助肺癌患者改善身体功能,促进康复。

疼痛自我管理的注意事项

及时沟通

疼痛的主观评估对疼痛管理计划的制定至关重要,因为它涉及个体如何感知自己的疼痛并据此采取管理方法。因此,患者应及时向医护人员报告疼痛情况,以便医生能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合理使用药物

虽然止痛药物可以有效缓解疼痛,但可能带来副作用。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滥用。

良好的社会支持

社会和文化因素在肺癌术后疼痛的自我管理中同样重要。传统观念可能会对患者疼痛的自我管理造成障碍,如对于表达疼痛的态度。此外,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对于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提供实用帮助和信息交流至关重要。因此,疼痛的管理还需要得到良好的家庭及社会支持。

结束语

总之,术后疼痛是肺癌手术的必经阶段,但通过科学有效的疼痛管理,相信每位患者都可以顺利渡过这一难关,实现快速恢复,重拾高质量的生活。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