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术后的康复锻炼

作者: 吴苏平 陈峰

骨折属于日常生活当中常见的意外伤害,患者不仅需要及时得到治疗,还要合适的时间进行康复锻炼。

为什么骨科术后要进行康复锻炼

在骨折的治疗过程中,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对受伤的肢体进行固定,但这容易导致相应肌肉出现萎缩、关节内粘连,或韧带退变失去弹性。如果没有及时进行康复锻炼,随着制动时间增加,最终容易因肢体功能受到限制而造成残疾。如果骨科手术后患者积极进行康复锻炼,可通过肌肉的运动刺激运动器官中的感受器,从而确保反射联系能够重新牢固地建立起来;肌肉活动还能够促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让血流加快,促进残余炎症的吸收以及浮肿的消散,并且能够改善肌肉韧带的状态,有效增加关节腔滑液的分泌,减少摩擦现象的发生;在恢复期进行运动,能够牵伸已经痉挛的软组织,有效恢复组织的延展性和弹性,从而增强肌肉的力量,有效对抗肌肉萎缩。

骨科术后康复锻炼的方法

早期康复锻炼方法

在骨科术后1~2周的时间,骨折部位经常会出现疼痛或肿胀,且骨折断端也不够稳定,容易再次出现位移,这个时候进行康复锻炼的主要目的是促进血液循环,确保肿胀能够得到及时消除。在临床上,该阶段的主要康复锻炼方法是对患肢的肌肉进行收缩训练,也就是放松-绷紧肌肉,有效预防肌肉粘连或萎缩现象。

中期康复锻炼方法

骨科术后患者到了恢复中期,肿胀会逐渐消失,同时骨折断端会出现纤维连结,并逐渐形成骨痂,稳定性也得到了显著提升。这个阶段,不仅需要继续进行肌肉收缩训练,还要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从被动活动逐渐转变成为主动活动,多进行关节的屈伸,防止出现关节僵硬以及关节萎缩。如果疾病情况允许,医护人员需要让患者尽早起床进行全身的运动,这样更加利于疾病的康复。期间还可以配合一些理疗进行消肿、止痛,促进骨痂的形成。

后期康复锻炼方法

骨科术后患者到了恢复后期,骨骼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支撑力,进行康复锻炼的主要目的是恢复受累关节的活动能力,同时增强肌肉力量,可以加强患肢的主动运动以及负重练习,确保各个关节功能都能够恢复到一个正常范围。在进行康复锻炼的过程中,患者还需要注意自身的协调性,并配合理疗促进康复。

骨科术后康复锻炼的注意事项

补充足够维生素和蛋白质

骨折会导致机体营养元素大幅度流失,所以患者在休养过程中一定要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鱼肉,鸡蛋以及一些新鲜的蔬果等,对促进患处愈合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适量的补钙

在骨骼生长和发育的过程中,钙是必不可少的物质,骨折患者需要适当补充。但是,需避免食用过于油腻的食物,比如骨头汤,不仅补钙效果较为有限,还会导致肥胖。需提醒,因为骨折患者在休养的过程中自身的活动量也会相对降低,所以不要过度补钙。

避免乱服药物

在骨折恢复的初期,一般伴随比较显著的疼痛感,这时候部分患者可能会服用止痛药来缓解。其实,滥用止痛药对疾病恢复没有任何帮助,反而会导致病情被掩盖。如果实在疼痛难忍,可以和医生沟通。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