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触按摩联合保护性睡眠干预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 詹艳

抚触按摩联合保护性睡眠干预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效果0

摘要:目的 探讨抚触按摩联合保护性睡眠干预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黄疸指数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6月~2023年10月收治的82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抚触按摩联合保护性睡眠干预。比较两组黄疸指数、睡眠质量、发育情况和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干预前黄疸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3、6 d黄疸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前睡眠质量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睡眠质量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黄疸消失、黄疸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前心理、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社会方面发育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心理、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社会方面发育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抚触按摩联合保护性睡眠干预可有效改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黄疸指数和睡眠质量,促进患儿生长发育。

关键词: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抚触按摩;保护性睡眠;黄疸指数;睡眠质量

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常表现为巩膜、皮肤、黏膜、体液黄染现象,即新生儿黄疸,易发生于伴有饥饿、缺氧、酸中毒状态的新生儿[1]。对于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临床常采用蓝光照射、换血、药物等方法进行治疗,可较好地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促进恢复健康,但治疗效果往往受患儿心理状态、睡眠质量等因素影响,因而还需对患儿进行精细护理,提高治疗效果[2~3]。本研究旨在探讨抚触按摩联合保护性睡眠干预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黄疸指数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2年6月~2023年10月收治的82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男21例,女20例;胎龄37~42周,平均胎龄(40.11±1.88)周;新生儿Apgar评分8~10分,平均Apgar评分(9.35±0.69)分;出生体重2 459~4 011 g,平均体重(3 694.25±270.15)g。研究组男22例,女性9例;胎龄38~42周,平均胎龄(40.09±1.97)周;新生儿Apgar评分8~10分,平均Apgar评分(9.41±0.70)分;出生体重2 469~4 007 g,平均体重(3 711.27±264.81) g。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均确诊为高胆红素血症,且符合《眩晕诊治专家共识》[4]诊断标准;日龄≤16 d;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足月妊娠;临床资料完整;生命体征平稳;治疗依从性较高。排除标准:合并肝肾功能障碍;合并先天性缺陷;Apgar评分<8分;家属无法交流;合并其他妊娠并发症;合并免疫功能障碍。

1.2 方法

两组均进行蓝光照射,1次/4 h,4次/d,每次间隔2 h。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包括保暖、喂养、洗澡等,同时指导患儿家属科学喂养。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抚触按摩联合保护性睡眠干预。(1)抚触按摩干预:洗澡后擦干患儿,控制室内温度28~30 ℃,播放舒缓音乐,温暖双手并涂婴儿按摩油,避开乳头、脐带,根据国际通用方法依次对患儿背、臀、四肢、手足、胸部、腹部、头面部依次进行抚触按摩,每个部位抚触按摩5次,2次/d,15 min/次,持续干预30 d[5]。(2)保护性睡眠干预: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告知其新生儿睡眠保护的重要性;定期开展活动,指导家属如何对患儿进行睡眠保护,增强其保护意识;减少开关门、走路声、手机铃声等打扰,为患儿提供良好的睡眠环境;评估每位患儿睡眠周期,并根据患儿身体状态安排检查及抚触按摩护理时间段,保障患儿睡眠;调整患儿睡眠姿势为俯卧,使其四肢呈蛙状,头部抬高15°并偏向一侧,3 h左右为患儿变换一次偏向位置;应用“鸟巢”式襁褓,避免患儿睡眠过程中晃动,增强患儿安全感;出院后定期随访患儿睡眠情况,解答家属疑惑,提供延续性护理服务。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黄疸指数:经皮胆红素测定仪检测。(2)比较两组睡眠质量:采用新生儿睡眠质量调查表评估。好:入睡快且不易醒,睡后安静,每次睡眠3~4 h;差:难入睡且易惊醒,每次睡眠1~2 h,醒后哭闹难休;一般:介于好和差之间。优良率=(睡眠质量好例数+一般人数例数)/总例数×100%。(3)比较两组发育情况:采用Gesell婴儿发育诊断量表评估,包括心理、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和社会5个方面,总分100分,分值越高发育情况越好。(4)比较两组疾病恢复情况:主要观察黄疸消失、黄疸持续、睡眠时间和胆红素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黄疸指数比较

两组干预前黄疸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3、6 d黄疸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睡眠质量比较

两组干预前睡眠质量优良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干预后睡眠质量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发育情况比较

两组干预前发育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干预后心理、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社会方面发育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疾病恢复情况比较

研究组黄疸消失、黄疸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新生儿黄疸根据病理类型可将其分为生理性与病理性两种。生理性黄疸较为常见,主要由新生儿自身胆红素代谢特点导致的产生量与代谢量不平衡、肝细胞转化胆红素能力低、与胆红素代谢有关的血浆白蛋白含量低等因素引起,多出现于新生儿出生后2~4 d。患儿精神、睡眠、发育、吃奶情况均表现良好,且可于2周左右自行缓解。病理性黄疸即高胆红素血症,主要由疾病因素导致的胆红素合成过量、肝脏代谢异常、胆汁排泄障碍等各种因素导致的胆红素异常升高引起。发病后患儿常表现为嗜睡、大小便异常、拒奶、肢体抽搐、精神欠佳等临床症状。若不及时进行干预,还可能引起神经损伤、脑损伤等并发症,影响新生儿正常发育[6]。抚触按摩是临床常用的新生儿护理方式,旨在通过对患儿身体进行抚触按摩促进生长发育、消化、睡眠,增加患儿安全感。保护性睡眠干预包括健康教育、睡眠姿势干预、睡眠环境干预以及出院后延续性指导,旨在为患儿提供良好的睡眠环境,改善患儿睡眠质量[7]。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干预后3、6 d黄疸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睡眠质量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黄疸消失、黄疸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心理、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社会方面发育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抚触按摩联合保护性睡眠干预可有效改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黄疸指数和睡眠质量,促进患儿各方面发育。抚触按摩可加快患儿消化酶分泌,改患儿消化功能,使患儿身体舒适、放松,更易进入睡眠状态;保护性睡眠干预给予患儿舒适的睡眠环境,通过合理的姿势与襁褓增加患儿睡眠舒适度与安全感,进而延长患儿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抚触按摩可与患儿建立亲密连接,给患儿带来安全感,减轻患儿接受蓝光治疗时的恐惧感,提高治疗依从性,保障治疗效果,促进黄疸消退。头面部抚触按摩可促进患儿神经系统、脑部发育,进而改善体质,促进患儿各方面生长发育。

综上所述,抚触按摩联合保护性睡眠干预可有效改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黄疸指数和睡眠质量,促进患儿各方面发育。

参考文献

[1]金玉梅.抚触护理联合早期游泳对新生儿黄疸患儿体重、黄疸指数及胆红素水平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9,41(14):2230-2233.

[2]张晓丽.鸟巢式护理在高胆红素血症蓝光照射患儿中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2,34(22):171-173.

[3]可莉君.抚触干预联合早期游泳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黄疸指数及体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20,27(10):1395-1396.

[4]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儿科杂志,2014,52(10):745-748.

[5]王艳红,陈小英.先俯卧位后仰卧位抚触结合穴位按摩对生理性黄疸新生儿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 [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19):93-95.

[6]张艳,史英,裴静.风险管理联合保护性睡眠干预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护理质量,症状改善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4, 43(8):1429-1432.

[7]钟艳玲.蓝光照射仪联合保护性睡眠护理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22,35(20):154-156.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