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儿童康复治疗
作者: 孔熠什么是儿童康复
0~18岁是成长的关键阶段,但有一部分孩子因为各种内外因素,如先天性疾病、急慢性疾病,以及各类损伤,导致身体机能出现缺陷,如动作障碍、语言障碍、认知障碍、行为障碍以及交流障碍等。此时,需要积极进行康复治疗。
儿童康复的核心任务,是针对上述功能障碍进行改进和根除。但这一过程的实施并非简单的治疗行为,而是需要根据儿童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制定出一套综合的康复方案。这不仅仅是为了治疗孩子的身体障碍,更是为了激发他们的潜能,从而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
儿童康复的适用范围
(1)高危儿早期干预:高危儿是指那些已经出现或有可能出现严重病情,并在临床上引起高度关注的婴儿。他们可能因为孕妇的疾病病史、年龄问题、生育史中的难产或外科手术,以及新生儿期的缺氧、多胎、低体重、早产等,而面临健康风险。
(2)脑性瘫痪:这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运动障碍,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态异常,常伴有智力低下、癫痫、感知觉障碍、语言障碍和精神行为异常等。
(3)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这类疾病会导致孩子的发育指标迟缓,包括全面性的发育迟缓、智力发育迟缓、学习障碍、自闭症谱系障碍、交流沟通障碍、多动症、抽动症以及发育协调性障碍等。
(4)癫痫及共患病:癫痫症患儿往往合并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疾病和躯体疾病。与普通孩子相比,他们更容易出现偏头痛、抽动症、广泛发育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情绪障碍及精神障碍等疾病。
(5)脊髓疾病:如脊髓炎、脊髓损伤等,会对患儿的脊髓功能造成严重影响。
(6)神经肌肉疾病:这类疾病包括先天肌性斜颈、炎性肌病、肌营养不良、脊髓性肌萎缩、吉兰-巴雷综合征、重症肌无力、周期性瘫痪以及小儿麻痹症等,会导致患儿的肌肉功能受损,影响日常生活和运动能力。
(7)内分泌疾病:如先天甲亢、矮小症、肥胖症和糖尿病等,会对患儿的内分泌系统造成紊乱,影响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
(8)遗传性疾病:如染色体病、遗传性白质脑病、遗传性痉挛性截瘫以及遗传性代谢障碍等,会对患儿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
(9)儿童脑卒中:包括脑梗死和颅内出血等,会对患儿的脑部造成严重损伤,影响神经功能和生命安全。
(10)小脑及锥体外系疾病:如急性小脑共济失调、肌张力不全、四肢徐动、肌阵挛以及小脑症和锥体症等,会影响患儿的运动协调能力和身体平衡感。
(11)周围神经系统疾病:如臂丛损伤、面瘫以及腓骨肌肉萎缩等,会对孩子的周围神经造成损伤,影响感觉和运动功能。
(12)骨关节疾病:如关节畸形、关节运动障碍、髋部发育不良以及脊柱侧弯等,会影响患儿的骨骼和关节发育,导致运动功能受限。
(13)重症康复:如昏迷、颅内压力过大等,此时需要进行紧急的康复治疗,以帮助患儿恢复意识和生命体征。
(14)其他疾病:包括听力障碍、视觉障碍、睡眠障碍、颅脑损伤、小头畸形、先天性脑积水、遗尿症、先天性心脏病以及小儿头痛眩晕等,会对患儿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儿童康复的方法
针对儿童康复中的不同需求和挑战,专业的康复师和医生会采用多种方法来进行综合治疗。
(1)运动疗法:这是一种结合积极主动和消极被动运动方式的治疗方法。通过针对患儿躯干、四肢的运动、感觉、平衡等功能的锻炼,提高他们的粗大运动功能,并矫正不正常的姿势和动作。方法包括关节松动技术、软组织牵伸技术、肌肉训练技术、神经发育学疗法、步态训练技术以及平衡训练技术等。
(2)作业治疗:这种方法通过有针对性的任务游戏和作业活动,促进患儿的感觉和运动技能的发育,旨在保持并改善上肢及双手的功能,进而提升患儿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衣、进食、洗漱、上厕所等。同时,还可以提升患儿的学习能力,如写字、画画、手工等。
(3)物理因子治疗:这种方法是利用物理因子,如电、光、声、磁、水、温度等,刺激患儿的身体机能,促进康复。
(4)语言训练:针对孩子的语言障碍,语言训练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包括呼吸训练、构音器官运动、发音诱导、音位训练、语言理解与表达以及交际等。通过这些训练,可以帮助提高患儿的语言能力,更好地与他人沟通交流。
(5)认知训练:认知训练主要针对患儿的认知障碍,包括生活用品的认识、图形的认识、数字的认识、物品的分类、图形的类比、逻辑推理、记忆力、注意力和观察力等。通过这些训练,可以帮助患儿提高认知能力,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环境。
(6)感觉统合训练:这种方法具体包含了前庭觉、本体感觉、触觉等多感觉刺激的全身运动。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可以对患儿前庭、肌肉、关节、皮肤触摸、视、听、嗅等多种刺激同步进行,并将其与运动有机组合起来,从而帮助提高患儿中枢神经系统对感觉信息的处理能力,改善身体协调性和平衡感。
(7)行为矫正治疗:针对患儿的不良行为习惯,行为矫正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包括对坏习惯进行约束,培养和强化好习惯。在自闭症患儿的不良行为矫正中,可以采用应用行为分析等方法。
(8)辅助器具的应用:在某些情况下,辅助器具可以帮助患儿更好地进行康复训练和生活自理。这些辅具可以提高、补偿或替代人体功能,帮助患儿纠正站立或行走时的不正常姿势,如足踝矫形器、矫形鞋垫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儿童康复是一个综合性的治疗过程,要求专业的康复师和医生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这一过程中,运动疗法、作业治疗、物理因子治疗、语言训练、认知训练、感觉统合训练、行为矫正治疗以及辅助器具的应用等多种方法被综合运用,旨在帮助患儿克服各种机能障碍,提升生活质量,并实现全面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家长在这一过程中的支持和配合也至关重要。家长需要与康复师、医生保持紧密的合作,共同为患儿的康复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