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泌尿系统结石

作者: 李慧

泌尿系统结石是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尽管可以通过医学手段进行治疗,但复发率较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深入了解泌尿系统结石,掌握有效的预防方法至关重要。

什么是泌尿系统结石

泌尿系统结石是指发生在肾、输尿管、膀胱等泌尿系统组织中的结石,一般由身体代谢异常、尿路梗阻、感染或药物使用等因素引起。此外,泌尿系统结石的形成还受到环境气候、地域、民族、饮食习惯、遗传等因素的影响。

泌尿系统结石的类型

泌尿系统结石有多种分类方式,如根据结石所在部位分类、根据发病原因分类和根据结石晶体成分分类。

根据结石所在部位分类,可以分为上尿路结石和下尿路结石。上尿路结石包括了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其中,肾结石还可以被细分为肾集合管结石、肾盏结石、肾盂结石、鹿角形结石;输尿管结石可以细分为输尿管上段结石、输尿管中段结石和输尿管下段结石。下尿路结石可以分为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其中,尿道结石又可以被细分为前尿道结石和后尿道结石。

根据发病原因可以分为代谢性结石、感染性结石、药物性结石和特发性结石。根据结石晶体成分分类,可以分为含钙结石和非含钙结石。

泌尿系统结石的症状

上尿路结石

(1)疼痛:常在深夜至凌晨发作或是活动后发作,疼痛感极为剧烈,呈刀割样。疼痛一般发生在腰部或是上腹部,并逐渐沿着输尿管放射到腹股沟、睾丸或是阴唇周边。当结石处在输尿管膀胱壁段时,还会出现膀胱刺激症状、尿道和阴茎头部放射痛。如果输尿管因为结石活动梗阻,就会引发剧烈的肾绞痛。

(2)血尿:多为镜下血尿,少数为肉眼血尿,有时活动后出现镜下血尿是上尿路结石的唯一症状。

(3)恶心呕吐:输尿管结石可能还会引发尿路梗阻,这时输尿管管腔内的压力就会增高,管壁局部扩张、痉挛和缺血。由于输尿管和胃肠道有共同神经支配,会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此外,当结石伴有感染或输尿管膀胱壁段结石时,患者还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下尿路结石

膀胱结石的典型症状为排尿突然中断,疼痛放射至远端尿道及阴茎头部,伴排尿困难,且出现膀胱刺激症状。在经过跑跳、改变排尿姿势后,疼痛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患者能继续排尿。

尿道结石多见于男性,典型症状为排尿困难、点滴状排尿及尿痛,甚至造成急性尿潴留。

预防泌尿系统结石的方法

液体摄入

(1)液体的摄入量:饮水能稀释尿液,减少尿中结晶的形成,并将结晶和微小结石冲出体外,是预防结石的有效手段。推荐每天的液体摄入量在2.5~3.0 L以上,使每天的尿量保持在2.0~2.5 L以上。

(2)饮水种类:一般白开水即可,但不能以茶水、咖啡等代替。

(3)饮水时间:睡前和半夜增加水量的摄入,预防结石的效果最佳,但可能会对睡眠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应该根据自身情况科学安排饮水时间。

饮食预防

适当的饮食干预有助于预防结石的发生。当然,应先在医院对结石成分进行分析,才能更好地预防结石的复发。

尿酸结石

尿酸结石呈黄色或砖红色,圆形光滑,且复发风险高。预防尿酸结石的方法包括增加尿量、提高尿液的pH值、减少尿酸的形成和排泄。除了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外,还应每日大量饮水,使尿量保持在2 000 mL以上,并严格限制高嘌呤饮食,如动物内脏、海产品、菌菇类等,避免饮酒。

草酸钙结石

为避免患上草酸钙结石,应尽量少食用含有大量草酸的食物,如菠菜、草莓、芦笋、李子、巧克力、花生等,同时增加富含枸橼酸的水果摄入,如柑橘、山楂、菠萝等。传统观念认为,降低钙的摄入量能预防结石。其实,摄入一定的钙质,能与草酸在肠道内结合并排出,减少通过尿液排泄的草酸,这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泌尿系统中形成的草酸钙量。

磷酸钙结石

预防磷酸钙结石的措施主要包括:大量摄入液体,以增加尿量,从而达到降低尿液中磷浓度的目的;减少食盐的摄入量,以降低尿液中的盐分,有助于减少结石的形成;控制动物蛋白的摄入,因为高蛋白饮食可能促进尿液中磷和钙的排出,增加磷酸钙结石的风险。

磷酸铵镁结石

预防磷酸铵镁结石的关键在于治疗并预防尿路感染,因为这类结石通常是由感染引起的。此外,多饮水可以增加尿量,有助于降低尿液中矿物质浓度,减少结石形成的风险。同时,遵循低磷、低钙的饮食原则,也是预防磷酸铵镁结石复发的重要措施。

胱氨酸结石

胱氨酸结石患者建议大量饮水以增加胱氨酸的溶解度,保证每天的尿量在3 000 mL以上。碱性饮料是首选的液体来源;多食用低蛋白食物,避免过多食用富含蛋氨酸的食物,如大豆、小麦、鱼、肉、豆类和蘑菇等;控制钠的摄入,推荐钠盐的摄入量限制在2 g/d以下。

生活习惯的调整

(1)减轻体重:肥胖和高血压是泌尿系统结石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肥胖者体内脂肪过多,可能导致体内代谢异常,增加尿液中结石成分的浓度。

(2)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泌尿系统的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结石的形成,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3)避免长时间憋尿:长时间憋尿会增加尿液中结晶的形成和沉积,从而增加结石的风险。因此,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憋尿,及时排尿。

(4)注意个人卫生:尿路感染时,尿液中的细菌会分解尿素产生氨,使尿液碱化,促使磷酸盐、碳酸盐等以晶体形式析出,并沉积于局部形成结石。因此要保持个人卫生,特别是泌尿系统的清洁,有助于预防尿路感染。

结束语

泌尿系统结石是一种常见病,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只有深入了解结石的成因和类型,并掌握有效的预防方法,才能从根源上避免结石的发生。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