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级链式护理理念的针对性护理在小儿支原体肺炎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 李梅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层级链式护理理念的针对性护理在小儿支原体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层级链式护理理念下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疾病相关指标、负性情绪、护理依从性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SCARED、DSRSC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层级链式护理理念的针对性护理可有效促进支原体肺炎患儿症状消失,缓解患儿负性情绪,提高其护理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小儿支原体肺炎;层级链式护理;肺部湿啰音;负性情绪;发热
支原体肺炎是一种由肺炎支原体引发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耳痛等,如未及时接受有效的治疗,病情容易进展为重症肺炎,可能导致胸腔积液、肺不张,或发生纵隔积气、气胸、坏死性肺炎等,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安全[1~2]。
临床在积极对小儿支原体肺炎进行治疗的同时,还应加强护理干预,提高患儿治疗配合度,保障治疗效果[3]。本研究旨在探讨层级链式护理理念下针对性护理在小儿支原体肺炎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4~8岁,平均年龄(6.53±1.55)岁;病程2~5 d,平均病程(3.21±0.79) d;体重15~21 kg,平均体重(18.86±3.57) kg。研究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4~8岁,平均年龄(6.68±1.47)岁;病程2~5 d,平均病程(3.45±0.81) d;体重15~21 kg,平均体重(18.59±3.24) kg。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小儿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4];生命体征稳定,存在清晰的意识;患儿家长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呼吸道损伤;合并肺部其他疾病;合并机体重要脏器损伤;合并恶性肿瘤;为过敏体质。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
责任护士为患儿提供舒适的病房环境,减少环境对患儿的影响。遵医嘱对患儿使用药物,嘱家长监督患儿正确用药。密切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加强病房巡视,及时发现和上报异常情况。
1.2.2 研究组实施基于层级链式护理理念的针对性护理
第一,分层级。根据操作能力、分化程度、职称以及从业时间对护理人员进行分级,从高到低分为高级护士、责任护士和初级护士,并组建护理小组,护士长担任组长。组长定期组织护士参加相关培训,并进行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的考核。同时,定期到病房查看患儿情况以及护理工作落实情况,并评估护理效果。记录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法。引导小组成员互相沟通,分享工作心得。高级护士为护师职称,在临床护理中工作5年以上,负责协助组长进行护理工作的管理,并给予其他护士专业性的指导。责任护士在临床护理中工作3年以上,负责指导患儿用药,并对其进行饮食护理、呼吸道护理、口腔护理、并发症护理及康复训练。初级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时间1年以上,负责患儿的检查、健康教育,并及时安抚其情绪,做好病房管理,预防交叉感染。
第二,针对性护理。患儿入院后,护士热情、亲切地与患儿及家属沟通,告知家属相关治疗和护理措施。护士主动与家属沟通,了解患儿的性格、兴趣,给予患儿鼓励和陪伴,减轻其对治疗、护理的恐惧感。遵医嘱对患儿呼吸道分泌物进行检测,每日查房时注意检查患儿是否出现痰液无法自行排出情况。对于年龄较大的患儿,引导其掌握正确的咳嗽方式;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若情况严重,应及时遵医嘱对其进行吸痰。嘱家属为患儿提供清淡、高蛋白食品,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确保营养充足,促进机体康复。针对发热的患儿,每日测量4次体温,体温在38.5 ℃以下以物理降温为主;体温在38.5 ℃以上应遵医嘱采用药物治疗,辅助物理降温,促进退热。患儿病情稳定后,护士指导其进行深呼吸训练、吹气球游戏,5 min/次,3次/d。患儿出院后应定期进行电话随访,确定患儿基本情况,均随访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疾病相关指标:包括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
(2)比较两组负性情绪:采用儿童焦虑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评估患儿焦虑情绪,得分越高患儿焦虑情绪越严重;采用儿童抑郁自评量表(DSRSC)评估患儿抑郁情绪,得分越高患儿抑郁情绪越严重。
(3)比较两组护理依从性:完全依从,在治疗和护理期间患儿能够完全遵医嘱并配合完成护理;部分依从,在治疗和护理期间患儿可基本遵医嘱或配合完成护理;不依从,患儿完全不遵医嘱且不愿意配合完成护理[5]。总依从=完全依从+部分依从。
(4)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疾病相关指标比较
研究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负性情绪比较
研究组干预后SCARED、DSRS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护理依从性比较
研究组护理总依从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7.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小儿支原体肺炎在儿科较为常见,可对患儿身体发育造成影响。由于患儿年龄较小,免疫力较弱,肺炎支原体感染病情进展快。部分患儿家属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较低,导致就医不及时,可影响临床治疗进展。临床研究表明,科学的护理干预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和机体恢复有重要作
用[6~7]。常规护理缺乏针对性,对疾病治疗的促进作用有限。基于层级链式护理理念的针对性护理具有全面性、有效性和综合性,可围绕患儿开展多维度、多层次的针对性护理,满足其护理需求,促进患儿康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SCARED、DSRS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基于层级链式护理理念的针对性护理可促进支原体肺炎患儿症状消失,减轻其负性情绪,提高患儿护理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基于层级链式护理理念的针对性护理要求护士针对患儿情况,为其制定护理方案[8~9]。通过对不同层级护理人员的责任划分,针对性地对患儿进行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呼吸道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及康复锻炼指导,解决其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问题,减轻患儿的症状及负性情绪,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保障治疗效果[10]。
综上所述,基于层级链式护理理念的针对性护理可有效促进支原体肺炎患儿症状消失,缓解患儿负性情绪,提高其护理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王晗.层级链式护理在小儿支原体肺炎中的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20,34(2):102-104.
[2]吴凤娇,陈艺兰,陈小端.层级链式护理理念下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治疗期的应用效果[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3,9(2):178-180.
[3]张琳琳.层级链式护理干预模式在小儿肺炎患儿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黑龙江中医药,2023,52(1):334-336.
[4]胡大康,张瑾,俞莲花,等.儿童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实验室诊断[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8(5):494-495,497.
[5]张鑫.层级链式护理在重症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2,34(8):174-176.
[6]李美芬.层级链式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1(17):2825-2826.
[7]何献芳.对肺炎患儿进行层级链式护理的效果研析[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13):256-258.
[8]王艳.基于诺丁斯关怀理论的护理模式对小儿支原体肺炎雾化吸入治疗舒适度、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与病理杂志,2022,42(12):3063-3069.
[9]何珊珊.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5):166-168.
[10]侯凤香.针对性护理在支原体肺炎患儿康复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9):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