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 路天龙

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观察0

摘要:目的 观察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就诊的58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合并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血压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血压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合并高血压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减轻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后循环缺血性眩晕;高血压;天麻钩藤饮;血压;头痛;面红目赤

循环缺血性眩晕主要是由于颈椎动脉供血不足所引起的。颈椎动脉作为大脑供血的主要动脉之一,当颈椎动脉供血不足时,会导致患者脑部供氧不足,从而出现眩晕等症状[1]。这种供血不足的原因可能是颈椎间盘突出、颈椎管狭窄、颈肌过度紧张等因素引起的。患者常在起床、转身、行走等活动中出现眩晕感,有时还伴随着视物旋转、站立不稳及恶心、呕吐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这些症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2]。常用的治疗药物有扩血管药、改善血液循环药或镇静剂,可减轻眩晕症状,但部分患者疗效不显著,且症状反复。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该疾病上也具有较好的效果,中医药治疗能够调节机体内部环境,促进气血运行畅通[3]。根据中医理论,循环缺血性眩晕是由于气血不畅所致,因此调节气血运行状态成为治疗关键。本研究旨在观察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58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合并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降压药治疗:给予氯沙坦钾片口服,50~100 mg/次,1次/d,连续服用8周。

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加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组方:天麻钩藤(后下)10 g、石决明(先煎)10 g、黄芩30 g、桑寄生10 g、夜交藤10 g、茯神10 g、川牛膝15 g、杜仲10 g、栀子10 g、益母草10 g;若肝火旺、口苦面赤、心烦易怒,加龙胆草、夏枯草各10 g;若头痛、眩晕症状严重,加龙骨20 g、牡蛎20 g、水牛角粉6 g;若兼见便秘,加枳壳10 g、大黄6~9 g。加清水煎煮,取汁200 mL,分早晚温服,100 mL/次,连续服用8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血压及生活质量。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2 两组血压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压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3 两组SF-36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讨论

循环缺血性眩晕常见于高血压患者,为颈部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大脑供氧不足而引起的一种眩晕症状[4]。高血压患者血管壁结构改变、动脉狭窄,易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不足,从而引发眩晕症状[5]。此外,高血压患者常伴有心脏负荷过重,心肌供氧不足也可导致眩晕发生。氯沙坦钾片属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主要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收缩和水钠潴留的作用,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6]。氯沙坦钾片可扩张颈动脉及脑血管,增加脑部供血,改善循环缺血状况,减轻患者的眩晕症状。氯沙坦钾片能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肌供氧情况,从而减轻心脏相关的眩晕症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是维持血压稳定的重要机制,其失衡会导致高血压发生[7]。氯沙坦钾片还能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减少醛固酮生成和水钠潴留,进一步降低血压[8]。部分患者经西医治疗后,仍存在一定症状反复现象。

天麻钩藤饮是一种传统中药方剂,以天麻和钩藤为主要药材,具有平肝、清热、益气功效[9]。其中,天麻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可调节神经递质释放,保持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平衡,从而恢复颈动脉窦功能,减轻眩晕症状[10~11];钩藤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具有扩张血管、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血小板聚集等作用,能舒张颅内外血管,增加脑灌注,改善脑部微循环,从而减轻眩晕症状。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常伴有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增加,导致脑组织损伤和神经元功能异常[12]。天麻和钩藤成分均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明显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清除氧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同时抑制炎症介质释放,保护脑组织免受损伤,减轻眩晕症状[13]。此外,天麻和钩藤具有降血压作用,可通过不同的机制降低血管阻力、抑制交感神经活性,从而降低血压水平,改善脑血供,减轻眩晕症状[1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血压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合并高血压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减轻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赵焕东,丁瑞敏.半夏白术天麻汤“异病同治”高血压、高脂血症、眩晕的网络药理学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3,21(12):2125-2133.

[2]邹美兰.火龙罐治疗联合易筋经导引法对高血压合并颈性眩晕患者血压水平及症状改善的影响[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3,34(10):1228-1230.

[3]黄增英,逯蕊芳,罗军,等.甲磺酸倍他司汀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眩晕的疗效及对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J].临床内科杂志,2021,38(12):826-829.

[4]卢艳英,黄玮熙,滕峻,等.基于中医优势病种临床路径的人力成本分析:以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为例[J].现代医院,2023,23(3):413-417.

[5]刘英华,唐娜娜,陈抒鹏,等.活血化瘀中药刮痧介质在瘀血内阻型高血压病的临床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3,21(12):96-98.

[6]季军峰,赵桂峰,安布龙,等.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五苓散治疗高血压病的作用机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3,21(12):69-71.

[7]何璐.观察在原发性高血压病眩晕患者中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黄连温胆汤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J].药店周刊,2021(9):106.

[8]袁万富,鲁俊.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眩晕症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J].川北医学院学报,2023,38(9):1246-1249.

[9]孙龙,董致郅,王革生,等.凉血散瘀汤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中医症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影响[J].陕西中医,2023,44(8):1061-1064.

[10]张庆,郭麦平,姚姗姗,等.六味地黄滴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阴虚阳亢证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3,21(12):2273-2277.

[11]梁燕,李佳,多慧玲.高玉瑃教授运用子午流注针法联合中药治疗失眠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经验举隅[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3,32(12):1700-1703,1711.

[12]吉浩净,黎佰胜.天麻钩藤汤加减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FKN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吉林医学,2023,44(5):1295-1297.

[13]袁晖戍,代国方,耿乃志,等.心脉通胶囊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瘀血阻滞兼阴虚阳亢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双盲双模拟、多中心临床试验评价[J].中国医药科学,2023,13(3):17-20.

[14]陈水作,张文斌.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高血压眩晕的临床疗效[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3,33(6):36-38.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