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性访谈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影响研究

作者: 李享

摘要:目的 探讨动机性访谈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进行改良或保乳+腋清扫手术治疗的10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干预,观察组行动机性访谈干预,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χ2=8.306,P<0.01);干预后两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上升,且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χ2=22.583,

P<0.010)。结论 动机性访谈能够有效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动机性访谈;乳腺癌;改良;保乳+腋清扫;功能锻炼;依从性

乳腺癌可对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构成重大威胁[1~2]。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乳腺癌早期发现和治疗手段不断优化,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然而,乳腺癌患者经历改良或保乳手术+腋窝清扫后,仍需面对术后身体功能恢复、心理适应等多重挑战。在此过程中,功能性锻炼成为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环节,但部分患者难以持续遵循医嘱进行规律性锻炼,依从性较差,成为制约康复效果的主要因素。动机性访谈以患者为中心,旨在通过探索和解决矛盾心理来激发个人内在改变动力。通过倾听、同理和反馈等技巧,动机性访谈帮助个体增强改变行为的内在动机和自我效能感,促使个体作出积极的生活方式调整[3]。本研究旨在探讨动机性访谈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进行改良或保乳+腋清扫手术治疗的10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年龄37~51岁,平均年龄(40.17±3.10)岁;肿瘤临床分期为Ⅰ期20例,Ⅱ期30例。研究组年龄36~52岁,平均年龄(40.22±3.15)岁;肿瘤临床分期为Ⅰ期22例,Ⅱ期2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乳腺癌,并已接受手术治疗;进行改良或保乳+腋清扫手术的患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身体状况稳定,适合进行功能锻炼;具备基本的认知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理解和配合研究人员的指导和干预措施,同意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如心脏病、肺部疾病等严重慢性疾病;存在精神障碍或认知障碍,无法理解和配合研究要求,或者无法准确回答访谈问题;术后出现严重的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具备基本的认知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理解和配合研究人员的指导和干预措施,同意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干预:术后给予健康教育,告知并指导患者功能锻炼的方法。观察组行动机性访谈干预。具体步骤如下。

(1)组建访谈小组:访谈小组应由1名主管护师、1名护师、2名护士组成。采用面对面交流的方式,访谈周期定为每周1~2次,每次访谈时间控制在30 min左右。计划总计安排访谈4次。

(2)培训准备:对小组成员进行动机性访谈技巧的培训,包括开放式问题的使用、倾听技巧、同理心的表达等。确保团队成员了解乳腺癌及其治疗方法,如改良手术、保乳手术加腋清扫等。

(3)建立信任和同理心:与患者建立积极的关系,表现出同理心和理解。并倾听患者的担忧、期望和顾虑,确保患者在访谈中感到舒适和安全。

(4)进行意向访谈:评估患者身体情况,让患者意识到进行术后功能锻炼的必要性、锻炼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难点”及解决办法。

(5)方案的制定:结合个体情况,由双方共同商讨制定功能锻炼方案。

(6)深度访谈:对比改良或保乳+腋清扫功能锻炼前后效果,解决患者进行功能锻炼过程中的障碍,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与治疗的主动性和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估患者生活质量;采用问卷调查形式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指标

数据处理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功能锻炼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总依从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6.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74.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乳腺癌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等。手术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其中行改良或保乳+腋清扫术为常用术式。改良根治术是在传统根治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保留胸大肌和胸小肌,但仍然需要切除整个乳房和部分腋下淋巴结。这种手术方式适用于肿瘤较大或已经侵犯到胸肌的患者[4]。保乳手术是尽可能保留乳房的形态和功能,只切除肿瘤及其周围的部分组织,同时需要进行腋下淋巴结清扫,即清除腋下淋巴结和胸肌间淋巴结中的癌细胞,以减少复发和转移的风险[5]。这种手术方式适用于肿瘤较小、位置较表浅、未侵犯胸肌的患者[6~8]。

乳腺癌患者在接受改良或保乳+腋清扫手术后进行功能锻炼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有助于身体恢复,还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乳腺癌手术,特别是腋清扫,可能导致患者上肢淋巴回流受阻,进而引发上肢水肿、疼痛等症状。通过适当的功能锻炼,可促进淋巴液回流,减轻上肢水肿,缓解疼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患者常出现上肢活动受限情况,这不仅影响日常生活,还可能影响心理健康,功能锻炼可增强上肢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灵活性,促进上肢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乳腺癌患者手术后生活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身体功能、心理状态等。通过功能锻炼,患者可在身体恢复的同时,增强自信心,改善心理状态。此外,术后患者往往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存在焦虑、抑郁等情绪,通过功能锻炼,患者可以转移注意力,减轻心理压力,同时也可以在锻炼过程中与他人交流,获得社交支持,促进心理康复[9~10]。

动机性访谈是一种咨询技巧,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和强化个体内部改变的动机和意愿。这种方法强调的是一种合作的、引导式的对话过程,而非直接给出建议或命令[11]。动机性访谈旨在帮助个体识别和解决内心的矛盾和障碍,从而使其从内在产生改变的动力。在这个过程中,咨询者通过提问、倾听和肯定等技巧,促进个体自我反思,明确目标和价值观,增强自信心和行动力[12]。通过动机性访谈,乳腺癌患者可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疾病进程和治疗方案,以及它们对生活的影响。这有助于患者形成更全面的自我认知,为接下来的治疗和康复做好心理准备。动机性访谈可帮助患者明确自己的治疗目标,激发内在的动力和意愿。这不仅可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和决心,还可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和治疗效果。乳腺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如疼痛、不适、心理压力等。通过动机性访谈,患者可以学会如何应对这些挑战,调整心态,积极面对。乳腺癌康复还需要患者改变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动机性访谈可帮助患者识别并克服改变过程中的障碍,从而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动机性访谈中,患者可与咨询者建立一种信任和支持的关系,这种关系不仅可为患者提供心理安慰和支持,还可以帮助患者建立更广泛的社会支持网络,提高自身应对压力的能力。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上升,且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0)。

综上所述,动机性访谈能够有效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袁忠,马海南,王科军.改良根治术与保乳手术对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19(4):88-91.

[2]施丽娜,费杨虹虹,司婷婷,等.保乳手术和根治性手术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及对患者神经降压素和神经降压素受体1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21,36(9):2175-2178..

[3]王真波,吕亚杰.保乳术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妇儿健康导刊,2023,2(16):109-111,115.

[4]石博,马文飚.保乳+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33):29-30.

[5]潘玉鸿,吴玲,姚育芝,等.动机性访谈在乳腺癌术后患者功能锻炼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14):1069-1074.

[6]王雅静.动机性访谈对乳腺癌乳房重建术患者希望水平和应对方式的影响[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5):152-153.

[7]方文成,宗守凯,张传平.保乳术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治疗早期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22,25(8):636-638.

[8]康林,杨帆,马晓丽,等.乳腺癌根治术后继发淋巴水肿同侧前臂皮肤血管肉瘤1例[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20,36(4):501-502.

[9]朱海云,许丽.乳腺癌患者术后社交回避与苦恼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6):32-34.

[10]张风红,刘玮萍,李佳,等.跨理论模型结合动机性访谈对初产妇盆底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研究[J].黑龙江医学,2021,45(20):2195-2197,2200.

[11]李红燕,刘赛赛,陈静儒,等.基于TTM的动机性访谈联合呼吸功能训练对肺癌患者肺功能锻炼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研究,2022,30(9):192-194,198.

[12]梁培荣,徐彩英,周云凤,等.动机性访谈在学龄期创伤性骨折患儿康复锻炼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5,13(28):2821-2823.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