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患者护理过程中应关注哪些问题

作者: 王维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问题,通常由外伤、疾病或衰老引起。由于脊髓是连接大脑与身体各部位的重要“通信”通道,一旦受损,可能导致广泛的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对于患者来说,这不仅意味着肢体功能的丧失,还可能带来一系列复杂的并发症,如神经源性膀胱、体位性低血压和自主神经反射亢进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如何做好脊髓损伤患者的日常护理非常重要。本文将深入探讨脊髓损伤护理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几个问题,旨在帮助脊髓损伤患者更好地康复。

神经源性膀胱护理

神经源性膀胱是脊髓损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脊髓损伤可导致膀胱的神经控制功能受损,通常表现为尿潴留或尿失禁,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其出现泌尿系统感染、肾功能损害等严重问题。护理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定期排尿计划:保持膀胱的正常排空非常重要。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制定并遵守定时排尿的计划,避免膀胱过度充盈,减少尿潴留的发生。家属可以协助患者记录排尿时间和尿量,以便及时调整排尿计划。

(2)膀胱训练:通过定时排尿和膀胱压迫法,帮助患者恢复膀胱功能。例如,每隔2~4 h尝试排尿,逐步延长时间间隔。

(3)预防尿路感染:保持尿道口及其周围的清洁对于预防感染至关重要。患者可以每日使用温水清洗外阴,但要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用品。如果有长期导尿需求,应及时做好导尿管的清洁和更换,以降低感染风险。

(4)液体摄入管理:饮水过少会导致尿液浓缩,增加感染风险;饮水过多可能使膀胱过度充盈,增加尿失禁风险。所以,患者应保持适量的液体摄入,每天的饮水量应根据医生建议进行调整,最好选择多次小量饮水,以维持良好的尿液循环。

(5)定期检查:定期进行膀胱功能检查,如超声或尿流动力学评估,以便医生能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家属应帮助患者记录相关数据,按时就医,确保膀胱管理计划有效进行。

间歇导尿

间歇导尿是脊髓损伤患者管理神经源性膀胱的一项重要护理措施。通过定期导尿,可以有效防止膀胱过度充盈和尿潴留,降低尿路感染的风险。在护理时需要注意以下措施。

(1)选择合适的导尿设备:使用一次性无菌导尿管是预防感染的关键。导尿管的选择应根据医生建议,确保长度和直径适合患者,并保持储存环境的清洁和干燥。

(2)导尿的频率和时间安排:间歇导尿的频率通常为每隔4~6 h一次,具体时间间隔应根据个人膀胱容量和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患者家属应每天记录排尿时间和尿量,以便及时调整导尿计划。

(3)正确的导尿步骤:在进行导尿前,操作人员应彻底洗手,并佩戴无菌手套,准备好所需用品(导尿管、润滑剂、无菌纱布等)。患者应处于舒适的体位(如仰卧位或半坐位)。家属帮助患者轻轻插入润滑好的导尿管,直到尿液开始流出,注意避免插入过深而损伤尿道。等待尿液完全排出后,再缓慢拔出导尿管,动作应温和,保持耐心,避免刺激尿道。

青少年患者颈椎病的防治

对于脊髓损伤的青少年患者,如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容易发展为颈椎病,需要及时进行预防和管理。

(1)保持正确坐姿与站姿:无论是学习还是使用电子设备,当保持坐姿时头部应保持自然直立,不要长时间低头或前倾;背部应紧贴椅背,避免长时间弯腰或驼背,以减轻脊柱的负担;使用书桌或电脑时,视线应与书本或屏幕平行,避免颈部过度弯曲,肩膀自然下垂,不要耸肩或前倾。

(2)适度运动:鼓励患者进行适度的颈椎拉伸运动,如颈部侧弯伸展、颈部前屈后仰等;还可以进行颈部肌肉强化训练,如颈部屈伸运动、颈部旋转训练等,以增强颈椎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家属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设计个性化的运动计划,并监督其实施,确保运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建议患者减少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增加户外活动,避免颈椎长期处于不良姿势。

(3)生活方式干预:指导患者合理安排作息,确保充足的睡眠,减轻颈椎的负担。患者需要增加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摄入,促进骨骼健康。

脊髓损伤后体位性低血压

许多脊髓损伤患者由于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出现障碍,无法正常调节血压,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这是一种因体位变化(如从躺卧转为坐立或站立)而导致血压显著下降的情况,可能会引起头晕、乏力、视力模糊,甚至晕厥。为预防体位性低血压,需采取以下护理措施。

(1)患者应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在起床前,先逐步抬高床头,帮助身体逐渐适应重力变化。可以使用床头升降装置或在床垫下垫一些枕头,缓慢抬高上半身。起床时,先从平躺位置转为坐位,在床边坐几分钟,确认没有头晕等不适感后再缓慢站立。

(2)长时间坐着或站着不动会导致血液在下肢滞留,加重低血压症状。因此,患者应尽量避免长时间静止不动,最好每隔1~2 h应活动一下腿部肌肉,如进行简单的屈伸动作或少量的步行,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当长时间坐着时,可以时不时抬起腿、踮脚尖或用脚画圈,帮助血液回流。

(3)适当增加食物中盐分的摄入可以帮助提高血压,如吃一些富含盐分的咸味饼干、腌制食品等。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过热的环境,如洗热水澡、暴露在强烈阳光下等,这些情况会导致血管扩张,加重低血压症状。同时,保持温和的日常锻炼,如在家中进行的简单拉伸运动或缓慢散步,但应避免剧烈的体力活动。

(4)患者及家属应了解体位性低血压的症状,如头晕、乏力、视力模糊、恶心等。一旦出现这些症状,患者应立即坐下或躺下,并将腿部抬高,以促进血液回流。如果症状持续,要及时就医。

自主神经反射亢进护理

自主神经反射亢进是脊髓损伤患者常见且危险的并发症,尤其在胸部以下高位脊髓损伤患者中更为常见。该反应通常由某些刺激引起,导致血压骤然升高,严重时可能引发中风、心脏病或其他危及生命的情况。

一旦发现患者出现自主神经反射亢进的症状,患者家属应立即尽量让患者保持镇静,避免过度紧张,尽快解除任何可能引发反射亢进的刺激源。同时,检查患者膀胱、导尿管是否阻塞,肠道是否有便秘,皮肤是否有压迫或损伤等。可将患者的床头抬高或帮助其坐起,以减少头部的血流压力。如果家中有血压计,应立即测量患者的血压。如果发现血压持续升高,要立即就医。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