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治疗仪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 谭燕盈 孔颖清 苏淑冰
摘要:目的 研究毫米波治疗仪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23年9月~2024年1月医院收治的100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毫米波治疗仪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住院时间、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下腹部持续性疼痛、阴道分泌物增加、发热、异常阴道出血、高热、食欲下降)、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后遗症(生育力下降、异位妊娠、盆腔痛)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PC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后遗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毫米波治疗仪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抑制炎症反应,促进患者较快康复,降低后遗症发生率。
关键词:盆腔炎性疾病;毫米波治疗仪;中药热奄包;C反应蛋白;盆腔痛
盆腔炎性疾病是指女性上生殖道及其周围炎症,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等,其中以输卵管炎最常见[1]。经及时、规范、有效治疗后,患者多可在短期内治愈,若失治、误治会导致病情加重,随着炎症进展,可引发弥散性腹膜炎、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等[2]。
既往常规治疗主要为抗感染,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炎症,达到治疗目的[3]。但部分患者仍存在较高的后遗症发生风险,临床多给予综合治疗。毫米波治疗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血流循环及新陈代谢,通过毫米波频率与人体共振原理发挥治疗作用[4]。中药热奄包具有温经通络、消肿止痛等功效,其中花椒、吴茱萸等中药可促进炎症吸收、改善病情,且中药药性温和,不会对人体造成损伤。本研究将2023年9月~2024年1月医院收治的100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毫米波治疗仪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23年9月~2024年1月医院收治的100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年龄22~40岁,平均年龄(32.52±1.05)岁;病程0.5~3年,平均病程(1.52±0.24)年;体重指数(BMI)7.53~27.22 kg/m2,平均BMI(22.53±0.24)kg/m2。对照组年龄20~37岁,平均年龄(32.49±1.02)岁;病程0.5~3年,平均病程(1.51±0.22)年;BMI 17.67~27.74 kg/m2,平均BMI(22.51±0.26)kg/m2。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编号AF/SC-09/04.1)。
1.2 入组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盆腔炎性疾病中医临床诊疗指南修订研究》[5]中诊断标准,宫颈举痛或子宫压痛或附件区压痛,宫颈或阴道异常黏液脓性分泌物,红细胞沉降率升高血C-反应蛋白升高;知情本次研究内容,自愿加入;临床资料完整,意识清晰,能正常沟通交流。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妇科疾病;恶性肿瘤疾病;器质性病变、严重肝肾功能异常;对研究用药过敏或存在毫米波治疗相关禁忌证;认知与精神障碍,无法配合研究;需手术治疗。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热奄包联合毫米波治疗仪治疗。中药热奄包组方:吴茱萸6 g、花椒3 g、肉桂6 g、大青盐6 g、小茴香12 g。将所有中药材放入特制的布袋密封保存,并对其进行加温处理,待布袋温度上升至70 ℃时放置于患者腹部、腰部进行熨烫,1次/d,7 d为一个疗程,共治疗6个疗程。毫米波治疗:采用毫米波治疗仪(成都天元公司,TYHZ-MUM3004)进行治疗,频率42.19 GHz,功率60 mW,波长7.1 mm,指导患者取平卧位,将照射头放置于其下腹部炎性器官投影区,注意距离皮肤应至少0.5 cm,照射范围10 cm2;若炎症部位较多,需依次照射完成;2次/d,10次为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住院时间、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下腹部持续性疼痛、阴道分泌物增加、发热、异常阴道出血、高热、食欲下降)、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后遗症(生育力下降、异位妊娠、盆腔痛)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观察组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炎症介质水平比较
观察组CRP、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后遗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后遗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2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盆腔炎性疾病主要由病原体感染所致,感染途径包括逆行感染、血行感染和邻近器官蔓延。常见病原体有需氧菌和厌氧菌的混合感染,以及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如淋病奈瑟球菌、沙眼衣原体等[6~7]。该病多发生于性活跃期、有月经的女性,初潮前、绝经后或未婚女性较少发生,常见症状为下腹痛、阴道分泌物增多,活动或性交后加重。若病情严重,患者可能出现高热、寒战、头痛、食欲缺乏等症状[8]。若未能及时、彻底治疗,可导致不孕、输卵管妊娠、慢性盆腔痛以及炎症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女性生殖健康。治疗原则主要为抗生素药物治疗,必要时选择手术治疗。积极治疗后可以治愈,但易反复发作,临床应多给予患者综合治疗,降低复发率。
毫米波治疗通过特定的毫米波频率与人体细胞产生共振原理,使人体的病变细胞恢复正常,还具有杀菌、营养转化和恢复新陈代谢的作用。此外,毫米波照射有抑菌作用,可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力,改善局部血循环,促进组织新陈代谢,作用于病灶和对应穴位后,对早期存在炎症的患者可有效改善患处微循环,抑制炎症发展,防止炎症蔓延,减轻痛、肿、热等症状。毫米波的工作频率介于微波与远红外波之间,兼有两种波谱的特点。毫米波的理论和技术分别是微波向高频的延伸和光波向低频的发展[9~10]。中药热奄包为中医外治法,将调配好的中草药经严格加工打磨成粉装入布袋,微波加热至50~70 ℃后,利用温热之力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并通过热力使中药发散,从而实现温经通络、调和气血、消肿止痛效果[11~12]。中药热奄包组方中,吴茱萸可散寒止痛、温脾益肾、杀虫止痒、抗菌消炎;花椒可温中散寒、增强机体气液循环流通、解除气滞郁结,其中含有很多挥发性植物油,具有杀菌作用;肉桂可散寒止痛、温经通脉,调和身体机能;大青盐可润肠通便;小茴香可温煦肝肾,散寒止痛、杀菌消炎[13~1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住院时间、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PC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后遗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毫米波治疗仪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抑制炎症反应,促进患者较快康复,降低后遗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陈璐,任志雄,刘赛,等.毫米波辅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有效性及对机体免疫、炎性反应的影响[J].吉林医学,2023,44(2):330-332.
[2]张玉到,王燕兰,陈小娜,等.中药灌肠联合热奄包外敷对盆腔炎性疾病的护理效果[J].青岛医药卫生,2022,54(5):381-383.
[3]陈妍,王旺.中药热奄包及心理干预治疗气滞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疗效及对生活质量影响[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2,30(9):2054-2059.
[4]徐姗姗,涂建红,苏颖.中药热奄包联合保留灌肠在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2,29(10):59-61.
[5]孙晓盈.盆腔炎性疾病中医临床诊疗指南修订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5.
[6]周星月,李红举.中药热奄包外敷联合中药督脉熏蒸治疗盆腔炎的效果[J].临床医学,2022,42(2):124-125.
[7]童平平,罗慧南,饶根辉,等.中药热奄包湿热敷联合TDP红外线灯照射治疗急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36):5265-5267.
[8]王欢,晏燕.热敏灸联合热奄包治疗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1,32(22):3656-3658.
[9]李瑶,张烨.中药热奄包联合情志护理治疗气滞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21,43(10):30-32.
[10]胡建芳,林寅寅.毫米波治疗仪照射联合大黄和芒硝外敷对分娩后会阴水肿的影响[J].中国乡村医药,2021,28(4):31-32.
[11]张旦红,曹戌,张婷,等.毫米波局部照射尿道下裂术后阴茎创面的应用与护理[J].临床医药实践,2017,26(8):610-613.
[12]施巨芳,李小亮.中药热奄包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护理及疗效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6(26):180,187.
[13]陈春娟,刘彩云.中药热奄包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19):129-131.
[14]李彩霞,张伟荣,王桂梅,等.探究中药灌肠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盆腔炎的具体效果[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19):125-127.
[15]马长注.艾灸联合毫米波治疗仪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肺功能、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9,40(8):939-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