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拍形切口乳房保乳成形术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 招秋婵 梁忠锃 陈智丹 陈春燕 于淼 黎嘉伦
摘要:目的 研究网球拍形切口乳房保乳成形术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23年1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63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保乳手术治疗,观察组31例采用网球拍形切口乳房保乳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肿物切除情况(肿物切除直径、组织切除量及占比)、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肿物切除直径、组织切除量及占比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网球拍形切口乳房保乳成形术可以提升乳房美观度,兼具临床治疗效果与美容效果,且并发症较少,患者接受度较高。
关键词:网球拍形切口乳房保乳成形术;肿物切除直径;并发症;满意度
乳腺癌是一种多种致癌因子影响下导致增殖异常所引发的肿瘤,乳腺癌根治术是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方式之一,经多年来的临床实践,目前已过渡为保乳手术。有研究显示[1],传统保乳手术术后可能会受肿瘤位置、大小等因素影响,导致乳头移位、乳房回缩等问题,美学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人们的健康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整形保乳手术应运而生。有学者认为[2],整形保乳手术可以利用整形手术将乳房形体保留下来,从而获得理想的美学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网球拍形切口乳房保乳成形术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23年1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63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2例,已婚18例,未婚14例;年龄27~50岁,平均年龄(37.24±3.81)岁;病程4~22个月,平均病程(12.43±1.31)个月;TNM分期为I期17例,Ⅱ期为14例。观察组31例,已婚20例,未婚11例;年龄28~50岁,平均年龄(37.34±3.89)岁;病程3~25个月,平均病程(12.78±1.89)个月;TNM分期为I期16例,Ⅱ期15例。两组一般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均经影像学检查或组织活检确诊;肿瘤直径均在3 cm以下;均有保留乳房指征:知情本研究内容,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同意文件。排除标准:伴有心、肝、肾等脏器恶性疾病;曾接受腋窝手术治疗;存在凝血或血液系统异常;年龄超过80岁;处在妊娠或哺乳期。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均行常规保乳手术
根据患者疾病情况对具体术式予以选择。如肿瘤处表面有皮肤覆盖,或存在象限乳腺组织,应实施象限切除术治疗;需要将肿瘤及周围1 cm以内正常乳腺组织切除者,则应实施肿瘤扩大切除术治疗。手术过程中需对残腔实施部分缝合,不需要强行闭合,以纤维蛋白对残腔进行填充,使乳房外形维持原来形态。
1.2.2 观察组均行网球拍形切口乳房保乳成形术
按照同心圆取双环乳晕切口,切除双环之间皮肤组织并完全分离后,将肿瘤整体彻底切除,而后以游离腺瓣填充切除病灶后的残腔,并根据肿瘤大小明确是否予以乳房塑形。对转移后的乳头、乳晕进行转移,将其转移至中央,或以临近皮瓣或远处组织代替,如肿瘤未对皮肤造成侵害,可在切除肿瘤的同时将表面皮肤保留下来,但要注意取隐蔽切口,最后与腋中线平行实施腋窝淋巴清扫术,并且放置好引流管。
两组均在手术结束后,注意查看引流液与伤口愈合情况。拔除引流管及伤口愈合以后,应实施化疗。于乳腺全乳、腋窝锁骨上部实施放疗。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2)比较两组肿物切除情况:包括肿物切除直径、组织切除量及占比。(3)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如切口感染、皮瓣坏死、乳房疼痛等。(4)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根据患者主观感受对切口进行满意度评价,包括很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肿物切除情况比较
观察组肿物切除直径、组织切除量及占比上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讨论
乳腺癌的发病率比较高,据研究显示,其发病因素有雌激素、肥胖、营养过剩等,主要表现为淋巴结肿大、乳头溢液以及乳房肿块等临床症状[3~4]。有研究指出[5~6],象限切除术后可能会出现乳头乳晕移位、腺体缺损以及腋窝凹陷等问题,而肿瘤扩大切除术切除的组织比较多,手术后极易发生局部塌陷,因此很难获得理想的美容效果。另有研究显示[7],将保乳手术与放疗联合,其整体效果与全乳房切除术的效果相当。网球拍形切口乳房保乳成形术主要运用腺体瓣移位、肿瘤整复,对破损部位进行修复,是整形保乳手术的一种,可对乳腺癌进行有效治疗,目前已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网球拍形切口乳房保乳成形术可显著加强乳房对称性,减少乳房凹陷问题的发生,并且切除的范围比较小,可以将大部分乳房保留下来,提升乳房美观效果[8~9]。本研究分别采用常规保乳术、整形保乳术对患者予以治疗,从研究结果来看,与常规保乳手术相比,采用整形保乳术可以获得与之相当的手术效果,同时在改善乳房形态等方面具备常规保乳手术无法获得的优势,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目前,乳腺癌手术以创伤小、从最大程度上保留脏器功能、有效控制肿瘤、获得较好美容效果等为治疗原则。但通常情况下,如果要安全有效地切除肿瘤,就很难确保器官功能的正常,所以乳腺癌手术治疗还需要进一步改进与完善[10]。从临床实践来看,要想获得理想的乳房整形效果,临床医师应对患者是否存在多病变现象进行考虑,同时与肿瘤部位、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等情况相结合[11]。从缺损修复角度来看,如果缺损比较小,可在周围对腺体游离后予以缝合处理,如为乳房内侧肿瘤,可使用皮下组织腺体瓣;如果乳房较大,可通过乳房缩小法予以修复[12]。因此,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修复,才能获得较为理想的整形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肿物切除直径、组织切除量及占比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网球拍形切口乳房保乳成形术可以提升乳房美观度,兼具临床治疗效果与美容效果,且并发症较少,患者接受度较高。
参考文献
[1]刘威.球拍形切口乳房成形术与常规保乳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效果比较[J].中国民康医学,2023,35(17):159-161,165.
[2]徐其,郑丽,徐丹英,等.球拍形切口乳房成形术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22,20(12):2041-2044.
[3]李利飞,陈秀春,焦德闯,等.球拍形切口乳房成形术对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美观效果与社会心理适应影响[J].淮海医药,2022,40 (6):560-564.
[4]王军.腔镜下带蒂大网膜乳房填充成形术联合保乳手术对早期乳腺癌患者复发率的影响[J].吉林医学,2022,43(10):2661-2663.
[5]王懿,王梅丽,王锐,等.胸外侧筋膜组织瓣转移修复乳腺癌保乳术后乳房缺损23例患者的观察分析[J].肿瘤学杂志,2022,28(9):736-740.
[6]陈国平,范平明,陈峙霖.球拍形切口乳房成形术用于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美学效果探讨 [J].中国美容医学,2022,31(4):72-75.
[7]范兴超,邹力君,冯凌云.网球拍法整形保乳术在早期乳腺癌手术治疗中的并发症及美容效果分析[J].临床研究,2021,29(12):20-22,26.
[8]周丽,马宁飞.球拍形切口乳房成形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效果及对患者乳头横向偏移距离的影响 [J].实用癌症杂志,2021,36(2):290-292.
[9]崔世恩,凌飞海,黄志华,等.球拍形切口乳房保乳成形术治疗对乳腺癌患者乳头横向偏移距离、乳头纵向偏移距离评分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 (23):65-67.
[10]廖瑜玲.对比分析球拍形切口乳房成形术与非整形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效果差异[J].数理医药学杂志,2020,33(7):965-967.
[11]颜昕,杨乐艺,马坊,等.探讨乳腺肿瘤非整形保乳术与整形保乳术对早期乳腺癌治疗疗效[J].辽宁医学杂志,2019,33(5):45-47.
[12]黄光钺,吴煌福,宋杰峰.球拍形切口乳房成形术与非整形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疗效比较[J]. 中国美容医学,2019,28(6):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