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患有过敏性紫癜怎么办

作者: 李德馨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于儿童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下瘀点、瘀斑,还可能伴随胃肠道、关节、肾脏等症状。一旦孩子患上过敏性紫癜,应如何处理呢?

寻找并去除致敏因素

孩子诊断为过敏性紫癜后,首要任务是查找和清除致敏因素。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因身体对特定物质产生过敏反应而导致的血管炎症性疾病,因此,识别并避免与过敏原接触是治疗的关键步骤。

家长要细心观察患儿的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等,努力寻找可能诱发过敏的因素。常见的过敏原包括食物(如海鲜、牛奶、鸡蛋、芒果)、药物(如一些抗生素、解热镇痛药)、花粉、尘螨、动物皮毛等。明确过敏原后,立即避免患儿再暴露,以缓解症状,预防疾病反复。同时,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经常打扫家居环境,以减少尘螨和其他过敏原。

找过敏原时,可寻求医生的帮助。医生可能建议做过敏原检测,判断患儿对什么物质过敏。这样,家长能更加有的放矢地避免患儿暴露于过敏原,从而更加有效地控制疾病。

一般处理

对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一般性治疗主要包括休息、饮食调整及皮肤护理。

(1)休息:过敏性紫癜会使患儿感觉劳累、不舒服,所以家长要保证患儿休息的充足,有助恢复体力和提高免疫力,切忌剧烈运动、过度劳累。

(2)饮食调整:家长要给患儿供给高蛋白、高热量和高维生素的食品,以满足其生长发育所需。同时,尽量避免让患儿吃辛辣刺激和容易过敏的食物,如辣椒、芥末和海鲜。这类食物可能会刺激血管,导致病情恶化。建议家长向医生或者营养师请教,给患儿制定一个科学的饮食计划。

(3)皮肤护理:过敏性紫癜患儿皮肤会出现瘀点和瘀斑。因此,家长要保持患儿皮肤的清洁卫生,避免搔抓而造成感染;还可为患儿准备宽松柔软的衣服,以减少皮肤的摩擦。忌用刺激性较强的洗浴用品、化妆品等,以免皮肤症状恶化。

药物治疗

合理用药可有效减轻症状,控制疾病进展,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抗过敏药物常被应用于过敏性紫癜的治疗,如氯雷他定、马来酸氯苯那敏,这类药物能抑制过敏反应,缓解皮肤紫癜及瘙痒。但家长需遵医嘱及时按剂量用药,以免因超量用药或者长期用药而引起不良反应。除抗过敏药物及糖皮质激素外,维生素C、芦丁可作为辅助治疗。维生素C能提高血管壁韧性、减少出血;芦丁能增加血管通透性、缓解紫癜症状。这类药物经常与其他的治疗药品一同使用,目的是提高治疗效果。

药物治疗期间,家长要密切注意患儿病情的变化,如紫癜是否消退、腹痛减轻的幅度。同时,要患儿定期复查,以便医生能够及时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家长还应留意药物副作用及禁忌证,若患儿用药后出现不适,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中医中药因其特有的理论体系及治疗方法,为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治疗带来了更多的选择。中医中药治疗强调辨证施治,针对患儿的具体情况及体质采取个性化治疗方案,以调和气血、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宗旨,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中医把过敏性紫癜归在“血证”范围内,认为过敏性紫癜的发生与热毒内蕴、血热妄行、气血瘀滞的病机相关,故在治疗上多用清热凉血、活血化瘀、解毒祛风之法。常用中药为金银花、连翘、紫草、丹参、赤芍,这类药物清热解毒、凉血化瘀,能缓解血管炎症反应和促进紫癜消退。中医在草药治疗的同时,也重视针灸、推拿等非药物治疗手段的运用。针灸可通过对气血运行的调整来达到辅助治疗的目的;推拿是通过特定的手法进行按摩,旨在缓解肌肉的紧张感,减轻疼痛和不适感。

中医中药对过敏性紫癜具有整体观念、个性化治疗等优点,不仅重视患儿症状的减轻,更重视调节患儿整体身体状况、增强机体免疫力,以防止疾病反复发作。同时,中医中药在治疗过程中副作用比较少,比较适合长期治疗。家长在选择中医中药进行治疗时,应向专业的中医师进行咨询,以保证治疗方案科学、安全。

监测和随访

监测和随访对保证小儿过敏性紫癜治疗效果和防止复发至关重要。通过定期监测及随访,医师可及时掌握患儿病情变化,并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以保证治疗效果及安全。

监测中,家长要密切注意患儿症状变化,并注意观察其精神状态、食欲和睡眠方面的一般状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随访中,家长要根据医生意见定期带患儿复诊。医生会根据患儿病情的变化,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并提出相关建议。此外,家长要和医生保持联系,对患儿的情况变化及治疗反应进行及时反馈,让医生对患儿的情况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制定出更加合适的治疗方案。

心理支持

过敏性紫癜不仅给患儿带来身体的痛苦,也会对心理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所以,治疗期间的心理关怀也是非常重要。家长和医生要注意患儿的心理状态,并提供充分的关心与支持,以帮助其建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

过敏性紫癜患儿常存在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这时,家长要给予患儿充分的爱与支持,耐心倾听患儿的感受,并鼓励其宣泄情感。同时,家长要和患儿一起正视病情,主动寻找治疗方法,使患儿感受到家长的陪伴与支持。作为医生,除了积极与患儿进行交流,了解其心理需求并提供相关心理支持外,还可为患儿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使其对疾病的性质及治疗过程有所认识,从而缓解焦虑和恐惧。

此外,患儿可通过参与有益的活动减轻心理压力,比如参与绘画、音乐、游戏等,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下忘却疾病。家长可鼓励患儿与同龄伙伴进行互动,拓展社交圈,提高患儿社交能力及自信心。

适度运动

适度活动可以增强患儿体质,提高免疫力。但要避免剧烈活动,以免症状加重或诱发新出血点。建议选择轻到中等强度的锻炼,如散步、练瑜伽、游泳,这类运动在促进血液循环的同时,不会对患儿身体造成太大的负担。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