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麻醉 消除恐惧

作者: 张万平 杨花平

众所周知,麻醉能够让患者在无痛的感觉下进行手术,有效提升手术成功率以及术后康复效果。但是,很多人认为麻醉存在一定风险,从而对麻醉产生抵触情绪。其实,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麻醉的风险已大大降低。本文将介绍麻醉有关常识,帮助大家了解麻醉,消除内心恐惧。

麻醉的作用

首先,在临床麻醉中,医生通常会根据手术需要和患者身体状况,适当使用一些镇静药、镇痛药、抗胆碱药等,减轻患者术前的精神紧张,减少其心理和生理的不适,从而保证麻醉和手术的顺利进行。例如,镇静药能够让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保持平静,镇痛药则是用来缓解手术中可能产生的疼痛。

其次,在重症监护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处理危及生命的情况(如休克、严重呼吸困难时),麻醉专业人员的作用尤为重要。他们不仅负责在手术室内执行麻醉职责,也会参与到重症监护室(ICU)中进行呼吸支持和病理状态管理。例如,在呼吸衰竭的患者身上应用机械通气,麻醉医师需要根据患者病情调整呼吸参数,以确保氧合并减少呼吸机相关的肺损伤。

最后,麻醉在紧急救援中的应用亦非常广泛。在发生急性循环或呼吸衰竭的情况下,如因严重疾病、外伤、溺水、电击伤、交通事故等威胁生命安全的情境中,麻醉医护人员通常是急救团队的重要成员。在这些情况下进行的心肺复苏(CPR)等紧急医疗措施时,往往需要精准的麻醉技能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例如,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这是急救常见的一个步骤,需要麻醉科医生来完成。

常见的麻醉类型

不同的麻醉类型往往伴随不同的作用效果。

局部麻醉

局部麻醉是一种常见的麻醉方式,主要针对手术部位进行精确的麻醉,而不影响患者整体意识。使用的药物主要包括利多卡因、罗哌卡因等,可以通过注射方式直接作用于手术区域的神经末梢,阻断神经信号的传播,从而达到无痛的效果。局部麻醉常用于小型手术或特定部位的治疗,如牙科手术、皮肤小手术等,能够减少全身麻醉带来的风险和副作用,同时可以加快术后的恢复。

神经阻滞麻醉

神经阻滞麻醉利用利多卡因、罗哌卡因、布比卡因等药物,通过注射达到阻断特定神经路径的目的,常用于颈丛、臂丛、腰丛以及坐骨神经的周围。这种方法能有效地阻断疼痛信号向中枢神经系统的传达,适用于需要较大手术区域的操作,如四肢手术、腹部手术等。神经阻滞麻醉不仅可以提供较长时间的疼痛控制,同时也是控制术后疼痛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椎管内麻醉

椎管内麻醉指的是将局部麻醉药物,如利多卡因、罗哌卡因注射到硬膜外腔或蛛网膜下腔,可以让半边身体暂时失去感觉或移动能力,广泛应用于下腹部手术、下肢手术以及分娩期间。椎管内麻醉不仅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减少了术中患者的不适感,还可以根据手术需要调整药物剂量和浓度,从而控制麻醉部位和深度。

全身麻醉

全身麻醉是一种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完全失去意识和痛感的麻醉方法。它主要通过静脉注射药物实现,如丙泊酚、异氟醚等,使患者进入一种类似于深度睡眠的状态。全身麻醉通常用于大型手术,如心脏手术、脑部手术等,可以为手术提供一个非常安全、稳定的环境,有效避免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痛苦和紧张。

无论是局部麻醉、神经阻滞,还是全身麻醉,每种方法都旨在确保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感受到最小的不适,并能够安全地完成手术过程。患者要与医护人员充分沟通,表明自己的顾虑和期望,共同制定最适合的麻醉方案,确保治疗过程平稳顺利。

麻醉是否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麻醉是否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会有哪些后遗症?这些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下面以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为例进行讲解。

损害

(1)局部麻醉:除高敏反应或特殊体质的患者外,局部麻醉是所有麻醉方式中较为安全的,大家不必过于担心。局部麻醉根据选用的不同药物和作用原理,通常情况下药效可持续1~4 h,4~6 h即可完全被人体代谢出去。

(2)全身麻醉:全身麻醉肯定有风险,这是麻醉医生和患者及家属签字时一定会说的。一般来说,风险多与跟患者身体情况有关,包括自身有没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过敏病史,是否肥胖,有没有假牙或松动的牙齿等。而麻醉副作用基本不会有,因为现在的麻醉药品代谢非常快,一般在术后几个小时就会被完全代谢掉。

后遗症

麻醉常见的后遗症为苏醒延迟、呕吐以及局部疼痛等。像全身麻醉停止给药后,患者一般在60~90 min即可清醒,指令动作、定向能力和术前的记忆会逐渐恢复。若超过这个时限,患者神志仍不十分清晰,便可认为是全麻后苏醒延迟。对于局部疼痛,麻醉效果消退后的两天是手术部位最疼的时间段,之后疼痛会逐渐减轻,多数患者可以忍受。若痛感难以忍受,可以佩戴术后止痛泵,能够有效缓解疼痛。

麻醉需要做哪些准备

做好麻醉前的准备,能够有效提高麻醉的效果,辅助手术顺利进行。

术前沟通

全身麻醉前,首先需要和医生做好沟通。比如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在接受麻醉手术前一定要如实告知医生。麻醉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麻醉方式、把控麻醉剂量。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如果是择期手术,患者在术前头天晚上应好好休息,保持心情愉悦。如果实在睡不着,可以和管床医生进行沟通,选择合适的镇静药物。良好的睡眠有助于保持充沛的体力,从而能够更好地耐受手术的应激。如果是急诊手术,患者也要尽量放松心态,积极配合医生。

禁食禁水

一般情况下,胃对易消化的固体食物排空时间约为6 h,对水及轻饮料(清茶、苏打水等)的排空时间至少是2 h。患者在进行全麻前,一定注意保证胃的排空。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多是术前至少6 h禁食、2 h禁水。对于消化道手术或其他有术前禁食要求的手术,需要以专科医生的具体医嘱为主。禁食禁饮目的是避免在手术期间发生胃内容物的反流,导致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结束语

希望大家能够正确认识麻醉在临床上的作用,消除内心对麻醉的恐惧,积极配合治疗。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