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老年中风后癃闭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 李远科 卢利员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老年中风后癃闭的临床效果观察0

摘要:目的 观察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老年中风后癃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40例老年中风后癃闭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用药包括阿司匹林肠溶片、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等;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尿流动力学指标、前列腺症状、生活质量评分及治疗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治疗后排尿次数、膀胱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治疗后IPSS评分、SF-36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治疗满意度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79.41%(P<0.05)。结论 针对老年中风后癃闭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可进一步改善尿流动力学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满意度。

关键词:中风后癃闭;桂枝茯苓汤;膀胱残余尿量;生活质量;前列腺症状

中风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急、危害重、易复发特点,其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均较高[1]。中风后癃闭是为常见症状,指的是患者小便不通、排尿困难或尿潴留,可对日常生活带来不利影响。目前临床治疗药物主要为利尿剂,但实践证实疗效不理想,患者容易出现头痛、恶心等不良反应。中医认为癃闭是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所致,可采用活血化瘀方案,如桂枝茯苓汤能利水消肿、调节免疫、促进气血运行[2~3]。基于此,本研究回顾分析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40例老年中风后癃闭患者临床资料,探讨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40例老年中风后癃闭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0例。对照组:男11例,女9例;年龄61~83岁,平均年龄(70.36±8.70)岁;中风病程3~11个月,平均病程(6.59±2.43)个月。干预组:男12例,女8例;年龄60~81岁,平均年龄(71.53±8.94)岁;中风病程3~12个月,平均病程(7.14±2.75)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可展开研究。

纳入标准:依据诊治指南[4],经颅脑CT或MRI检查确诊为中风;体格检查符合癃闭征象,表现为尿液排出不畅、膀胱膨胀且按压有尿液流出,残余尿量>50 mL;年龄≥60岁,临床资料完整;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有心、肝、肾器质性病变;有出血倾向或凝血功能异常;其他原因所致癃闭(如外伤、手术、前列腺增生等);有精神疾病或不能正常沟通;中途转院或退出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降压、降糖、调脂,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每日3次,每次0.6 g;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静滴,每日1次,剂量为40~80 mg,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稀释后滴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口服,每日1次,每次0.2 mg。连续用药4周。

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基本组方:桂枝、茯苓各15 g,黄芪、赤芍、桃仁、泽泻、车前子各10 g;随症加减,痰热者加用瓜蒌、胆南星各6 g,气虚者加用白术、党参各6 g,血瘀者加用川芎、红花、地龙各6 g,肝肾阴虚者加用天冬、白芍、枸杞子各6 g,肝阳上亢者加用天麻、钩藤、石决明各6 g。每日1剂,加水300 mL煎煮后取汁,分早、晚2次服用,连续治疗4周。

加强病情监测,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清淡饮食,忌高脂、高糖、高胆固醇、辛辣刺激食物,多吃新鲜水果蔬菜,保证营养均衡;规律作息,配合医生进行康复训练,锻炼生活自理能力;保持积极平稳的心理状态,正视疾病与治疗过程,出现不适或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并配合处理。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尿流动力学指标:于治疗前后观察患者排尿次数、膀胱残余尿量和最大尿流率。(2)比较两组前列腺症状和生活质量评分:前者采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量表(IPSS)[5],包括排尿不尽、尿线变细等7个维度,分值0~35分,最终得分越高说明症状越严重;后者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6],包括躯体疼痛、心理健康等8个维度,分值0~100分,最终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3)比较两组治疗满意度:于患者出院前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从服务态度、临床操作、日常管理等方面进行评估,总分100分。根据评分结果,划分为非常满意(85分以上)、一般满意(60~85分)和不满意(60分以下)。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34×100%。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尿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尿流动力学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干预组排尿次数和膀胱残余尿量小于对照组,最大尿流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前列腺症状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前列腺症状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干预组IPSS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相关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治疗满意度比较

干预组治疗总满意度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癃闭指的是小便量少甚至闭塞不通,对应西医排尿困难、尿潴留症状,是老年中风患者常见并发症。排尿功能由大脑皮层中央区控制,中风后一旦膀胱和排尿反射神经受到损害,会影响正常的排尿功能[7]。常规西医治疗中,阿司匹林肠溶片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脑血管循环。丹参酮ⅡA磺酸钠可增加冠脉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阻止血栓形成,改善心脑血管血液供应。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属于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通过阻断前列腺α1肾上腺素受体,对平滑肌产生松弛作用,从而改善排尿困难症状。

中医认为癃闭病机在于气血逆乱、淤血阻滞,因膀胱气化失司、气机不畅,阻塞水道从而发病,治疗原则为调理气血、利水渗湿。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干预组排尿次数和膀胱残余尿量小于对照组,最大尿流率高于对照组(P<0.05)。桂枝茯苓汤中的桂枝可温通经脉、助阳化气;茯苓可利水渗湿、宁心安神;黄芪可行滞通痹、利水消肿;赤芍可散瘀止痛、清热凉血;桃仁可活血祛瘀;泽泻可利水渗湿;车前子可利尿通淋。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祛湿利尿之功效[8]。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标本兼治,将中医与西医的治疗优势结合起来,从而促进患者症状改善。治疗后干预组IPSS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药理学研究发现,桂枝中的桂皮醇、桂皮醛等成分,具有镇痛、利尿、扩张血管作用;茯苓内含有乙酸乙酯成分,可改善液体代谢、促进尿液排出[9~10]。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后,随着临床症状缓解、尿流动力学指标改善,患者前列腺功能和生活质量可随之提高。干预组患者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年龄较大、多存在基础疾病,单用西药的不良反应多,影响用药依从性。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见效更快,更符合患者对临床治疗的预期。另外,患者治疗满意度提高,有助于更好地遵医嘱,建立互相信任的医患关系,避免或减少纠纷矛盾发生,符合现代医学发展要求。

综上所述,针对老年中风后癃闭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可进一步改善尿流动力学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王鹏远,刘彩云,曾琳瑶,等.中药封包配合针刺对中风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的影响[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4,35(2):209-211.

[2]Huang G,Zang J,He L,et al.Bioactive Nanoenzyme Reverses Oxidative Damage and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in Neurons under Ischemic Stroke[J].ACS nano,2022,16(1):431-452.

[3]戴雨,余雨枫,孙羽健,等.反复促通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康复效果的Meta分析[J].中国疗养医学,2024,33(5):30-35.

[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8,51(9):666.

[5]李一夫,李晓琳,张岩,等.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的汉化与评价[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9,17(4):305-307.

[6]郭新峰,赖世隆.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评价中国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信度、效度和可应用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9(33):12-15.

[7]于川.醒脑神促气化针刺治疗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取穴思路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3,21(24):123-125.

[8]孙哲,艾宗耀,李峥嵘,等.针刺联合中药复方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观察及对患者血清5-HT、NE和BDNF水平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22,41(4):342-347.

[9]王欣宇,唐新桥,李兰,等.针刺联合本体感觉训练对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功能恢复及肌电图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24,27(4):468-472.

[10]赵云霞.桂枝茯苓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中风后癃闭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23,39(5):872-874.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