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面底盘联合可塑贴环在回肠造口粪水性皮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 梁卫妹 冼玉兰 梁柳珍 陈水莲摘要:目的 分析凸面底盘联合可塑贴环在回肠造口粪水性皮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回肠造口粪水性皮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年龄37~79岁,遵循自愿分组原则将其分为30例一组,实施常规二件式造口袋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凸面底盘联合可塑贴环护理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总有效率、疼痛程度及造口袋持续使用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造口袋持续使用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凸面底盘联合可塑贴环可有效提高回肠造口粪水性皮炎护理效果,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延长造口袋持续使用时间。
关键词:回肠造口;凸面底盘;可塑贴环;护理;粪水性皮炎;疼痛程度
回肠造口为暂时性肠道转流,可有效预防多种肠道疾病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粪水性皮炎为肠造口术后多发并发症,由粪水刺激引起[1]。患者存在明显疼痛、皮肤糜烂等症状,这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身心健康,增加经济负担。从诱因上看,这与患者体形、造口并发症及手术需要等导致的造口周围皮肤凹凸不平,继而加大粪便收集难度,底盘容易发生渗漏存在一定的关联。肠造口术的目的在于重建患者正常排泄功能,或者为外科治疗方案的必然结果。肠造口周围皮肤存在缺损甚至溃疡时,会严重影响患者肠造口自我控制难度。这种状态下,常规造口袋无法进行正常粘贴,临床必须通过其他途径予以解决。本研究旨在分析凸面底盘联合可塑贴环在回肠造口粪水性皮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回肠造口粪水性皮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年龄37~79岁,遵循自愿分组原则将其分为30例一组。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37~78岁,平均年龄(57.82±3.12)岁。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37~79岁,平均年龄(57.33±3.0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纳入标准:均明确存在造口粪水性皮炎[2],造口周围皮肤伴有红肿、溃疡、出血、疼痛等症状;患者和家属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其他严重感染性疾病;无法进行正常沟通;存在其他严重器质性缺损;中途退出研究。
1.2 方法
1.2.1 对照组使用康乐保二件式造口袋
经过检查后,由造口护理专科护士落实各项治疗和护理工作,取生理盐水或不含酒精的湿巾彻底清洗造口及其周围皮肤,并用干纸巾擦干。然后取造口护肤粉,用棉签将其抹开,糜烂区域可适当涂抹厚一点,充分吸收后,用棉签去除多余的造口粉;喷涂3M皮肤保护膜至少3次,每次间隔30 s,待干后可粘贴造口袋。取康乐保二件式造口袋,将底盘裁剪成比造口内径大1~2 mm的椭圆形后,用手指将造口底盘内圈抹平,并对棱角进行修正,减轻对造口的刺激,避免出血,然后贴上造口底盘加造口袋。
1.2.2 观察组使用凸面底盘联合可塑贴环
取两件式凸面底盘加造口袋,用生理盐水或不含酒精的湿布清洁皮肤,并在造口周围皮肤适当喷洒造口粉,用棉签来将其涂抹均匀。清除多余造口粉后喷造口皮肤保护膜,15~20 s后会在皮肤形成保护膜,在将按照造口大小塑形好的可塑贴环贴于造口周围。需要注意,贴环开口要与黏膜皮肤紧密贴置,避免粪水渗漏。在造口袋上方对应造口区域开1个小口,并用水胶体透明敷料固定,插入吸痰管,连接负压吸引器,根据黏液浓稠度与量调整负压,基本控制在1~2 kPa。
使用过程中还需给予患者积极的护理干预。
(1)正确清洗造口周围皮肤:指导患者使用温开水清洗造口周围皮肤,必要时可用弱酸性沐浴液清洗,呈由外向内环状,且需将造口周围皮肤轻轻擦拭干。
(2)正确选择造口袋:确定使用这种造口袋后,护理人员要向患者介绍造口袋的原理,消除其对造口袋使用顾虑。
(3)正确使用护肤粉:告知患者皮肤清洗干净,确定完全干燥后可喷洒护肤粉,以造口为中心,周围5 cm为直径,呈圆形。整个喷洒过程中要注意均匀,喷洒后等待2 min,用棉签去除多余的造口粉。
(4)底盘粘贴技巧:告知患者若是自己进行造口袋粘贴,需要取站立位,家属帮忙粘贴则需取平卧位。粘贴时,保持腹部臌气,或者用手将褶皱皮肤拉紧,使之粘贴在底盘。
(5)清理与更换:告知患者保持宽松穿着,不能将造口袋部分扎入裤内,这样很容易阻碍粪水流入,使之倒灌进入底盘发生渗漏。观察粪便性状,若不成形,则造口袋满1/3需及时清放;若是成型,需要在每次排泄完后立即清理。注意,造口底盘一般每隔3~5 d更换1次,尽量不要超过7 d,若存在渗漏需及时更换。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两组创面愈合情况:持续干预7 d后观察。若创面完全愈合,且临床症状消失,则为痊愈;若创面缩小在75%以上,且临床症状消失或者有明显改善,则为显效;若创面缩小在25%以上,且临床症状改善,则为好转;未达到上述标准,则为无效[3]。总有效=痊愈+显效+好转。(2)比较两组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分值越高状况越差。(3)比较两组造口袋持续使用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护理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疼痛程度及造口袋持续使用时间比较
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造口袋持续使用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肠造口为临床常用于肠道术式后的一种护理途径,旨在粪便出口改道,降低对疾病或手术区域的刺激。这种方案能够减轻疾病对人体消化功能的影响,但本身造口没有控制功能,造口患者需佩戴造口袋进行粪便收集。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为消化与吸收,其分泌多种酶加上胰液、胆液和胃液等,容易对造口周围皮肤造成不同程度地侵蚀,长时间接触易导致皮肤糜烂、疼痛等问题[4~5]。由此可以看出,造口袋的运用状况会直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6~7]。此外,造口袋需要频繁更换,患者经济负担大,且操作中对皮肤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基于此,临床在对回肠造口患者进行护理时,必须注重造口袋选取,在防渗漏的前提下,保证消化道瘘引流通畅,保护造口周围皮肤,还要尽可能达到使用目的。
造口袋的使用会对部分患者生活带来影响,部分患者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焦虑、抑郁等情绪,使其无法积极配合各项工作的开展。在护理过程中,还需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积极疏导,如以积极的健康教育告知其回肠造口粪水性皮炎的可预防性和治愈性,明确不同造口袋选取对其的影响。同时,告知患者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做好饮食、运动等护理工作,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之生理指标逐渐恢复正常。
本研究中分别选取二件式造口袋和凸面底盘联合可塑贴环两组方案,从效果上看,后者明显优于前者。这主要是因为,凸面底盘中央凸出设计可顺应造口凹陷,继而避免渗漏发生[8]。同时,加用可塑贴环可减少粪液渗漏,减轻对皮肤的刺激性,有助于保护造口及其周围皮肤[9]。在患者疼痛程度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凸面底盘联合可塑贴环的运用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感。此外,观察组造口袋持续使用时间长于对照组,这也就明确了前者更有助于临床落实,便捷性较强。在实践中,造口袋持续使用时间延长,可有效降低其更换频率,减轻对周围皮肤带来的刺激,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从而有助于其生理指标的稳定性。可塑贴环相较于传统防漏膏来说,其使用方式更为简便,且能够轻松拉伸、塑形,可塑形强,也容易揭除;适用于不同形状造口,也可以与造口周围皮肤紧密贴合,长时间吸收皮肤与排泄物水分;同时,还保持着形态完整,使粪水与造口周围皮肤能够持久,且较好地隔离。
综上所述,凸面底盘联合可塑贴环可有效提高回肠造口粪水性皮炎护理效果,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延长造口袋持续使用时间。
参考文献
[1]朱敏.可塑防漏贴环对回肠造口患者周围粪水性皮炎效果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1,28(12):63-65.
[2]熊荣春,徐晶晶,仇晓溪.凸面造口产品使用的国际专家共识在结直肠癌术后造口患者皮肤管理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0,6(4):74-77.
[3]陈静文.肠造口粪水性皮炎的护理进展[J].西南医科大学学报,2019,42(6):575-579.
[4]杨文琴,许喜喜,张俊梅,等.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肠造口粪水性皮炎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8,32(18):2974-2976.
[5]陈丽明,席雅君,黄彩英,等.造口护肤粉联合无痛皮肤保护膜在肠造口粪水性皮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21):97-98.
[6]张媛媛,谢书芹.凸面底盘联合防漏膏在护理回肠造口粪水性皮炎患者的应用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32):159,166.
[7]梁义,方艳霞,李娜,等.凸面底盘联合持续负压吸引在护理回肠造口粪水性皮炎患者的应用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6):732-734.
[8]郭起贤.新型敷料联合双料喉风散护理回肠造口粪水性皮炎74例体会[J].青海医药杂志,2017,47(3):39-40.
[9]蔡红玲,徐樱.凸面底盘联合防漏膏在护理回肠造口粪水性皮炎患者的应用观察[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21(3):29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