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高血压悄悄“偷走”你的健康

作者: 金勇

很多人只有身体出现显著不适,才会想到去医院。其实,不少疾病会在不知不觉中危害生命健康,高血压便是其中一种。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遗传

遗传是高血压发病的一个潜在因素。研究表明,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群体中,大约75%存在一定遗传因素。

超重与肥胖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饮食方式的改变,超重以及肥胖人群数量逐步上升。一般来说,脂肪含量与血压呈正相关。体重指数增加3 kg/m2,4年内出现高血压的概率会大大提高,甚至可高达57%。此外,身体内脂肪的分布,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血压,如腹部有较多的脂肪积累,血压指标会更高一些。

饮酒

临床发现,有很大一部分高血压患者存在大量饮酒的情况。其实,即便长期少量饮酒,也会造成血压上升。

心理因素

大量调查数据表明,社会应激(如失恋、丧偶、病残等)会导致情绪剧烈波动,进而引起血压升高。

其他疾病

有些疾病会引发高血压,如肾脏疾病、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

高血压的症状

高血压在早期通常没有显著症状,可能出现头晕、面色潮红或者身体疲乏等非特异性症状,容易被患者忽视。但对于严重的高血压患者,短时间内没有及时进行干预,会对心脏或者肾脏造成损害,并出现相关症状。一般来说,高血压患者会出现以下症状。

头痛

头痛是高血压患者比较常见的症状,疼痛部位多数出现在后脑,可伴随恶心、呕吐。

眩晕

高血压引发的眩晕相对较轻,不像耳石症一样影响身体平衡,无法站立。

耳鸣

高血压患者可出现双耳耳鸣,这不同于中耳炎所致的单耳耳鸣。

腰酸背疼

部分高血压患者会出现腰酸背疼。当然,肩部血液循环不畅、风湿病也可引发该症状。

气喘

高血压患者容易因心室扩张以及心功能障碍等问题,导致心脏无法适应外界环境,进而出现气喘。

手脚麻痹

高血压发展到一定程度,患者可能出现单侧手脚麻痹的情况,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预防中风的发生。

球结膜出血

高血压患者由于血管长期处于高压的状态,因此可能会引起球结膜小动脉硬化,从而使血管壁的渗透性以及脆性增加,导致红细胞渗透至血管外,引发球结膜出血。

高血压的预防

健康饮食

只有保持健康饮食,才能控制超重或者肥胖,提高身体免疫力。在平时的饮食中,要减少油腻、高糖食物的摄入,适当增加新鲜果蔬的摄入量,蛋白质来源以鸡蛋、禽肉、瘦肉、豆类为主。多吃一些粗粮,如玉米、糙米等。以植物油为主,适当摄入海鱼,因为其含有不饱和脂肪酸,以帮助促进胆固醇的代谢和清除。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 g。可增加富含钾元素的食物摄入量,如茄子、海带。每日喝一杯牛奶,以补充钙质。减少肉汤的摄入,以免增加尿酸水平而影响肝肾正常代谢。

坚持运动

平日要坚持运动,不仅可促进机体血液循环,改善代谢状况,还能强化肌肉,提高关节灵活度。运动后肠胃蠕动会加速,有助预防便秘,提高睡眠质量。建议进行有氧运动,如打太极拳、做体操、游泳等。在运动前半小时,进食一些食物,避免低血糖的发生。户外运动时,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增减衣物,预防感冒、中暑等。运动场所应选择在公园、操场、河边等地方,不要在马路边运动。

戒烟限酒

吸烟喝酒都会增加高血压的风险,应及时戒除。

保持心理平衡

平时要保持平和心态,避免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当情绪有较大波动时,要学会自我调适,如向他人倾诉、参与娱乐活动以转移注意力。

定期监测血压

定期自我监测血压,如发现异常,及时寻求医生帮助。对于高血压患者,要遵医嘱坚持服药,做到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高血压的治疗

药物治疗为基础

临床中,治疗高血压疾病的药物种类很多,有着各自的作用机制和适用人群。

氢氯噻嗪为一种利尿剂,能促进排尿、减少血容量降压,但患者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监测自身电解质,以防发生紊乱。

对于心率快以及合并冠心病高血压患者,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是不错的选择,能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但是,支气管哮喘、严重心动过缓患者需慎用,避免诱发相关疾病。

硝苯地平、氨氯地平属于钙通道阻滞剂,能阻止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以扩张血管而降压,适用人群广。但是,少部分患者使用这一药物后,会出现面部潮红、下肢水肿等不良反应。

卡托普利、依那普利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抑制相关酶活性、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生成,起到降压和保护心肾的作用,适合合并心力衰竭、糖尿病肾病患者。其副作用是干咳,因此在使用时要严格调整方案。

氯沙坦、缬沙坦可阻断结合发挥降压作用,效果平稳、副作用少,患者如不适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选择上述药物。

患者在接受疾病治疗过程中,医生会考虑其年龄、血压水平和并发症情况,给予指导用药。老年患者在选择药物时,原则为副作用低、温和;青年患者想要保护血管,如血压太高,就要考虑联合用药;合并糖尿病选用对血糖和肾脏有好处的药;合并冠心病选减轻心脏负担、改善心肌供血的药。服药若有不适,必须及时告知医生。

特殊情况的治疗

高血压急症相当危险,必须采取紧急措施。如血压值在短时间内突然超180/120 mmHg,同时合并心、脑、肾等重要器官急性损害,此时首选硝普钠、硝酸甘油等静脉用降压药,避免患者器官损害变得更严重。硝普钠进入人体之后,能迅速扩动静血管,减少心脏前后负荷。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密切监测血压,因为太快降压会致重要器官灌注不足。硝酸甘油能扩张静脉血管、降低心脏前负荷,对冠状动脉有扩张作用,特别适合伴有急性心肌缺血的高血压急症患者使用。医生要认真检查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身体情况,排除其存在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性之后,要再次评估病患的依从性、生活方式。在对患者调整治疗方案过程中,有可能需联用更多降压药或加量。

结束语

总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慢性病,虽然症状往往不明显,但会对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因此,平时大家要重视自己的血压水平,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维护自身健康。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